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饲养克氏原螯虾,对水体水质和池塘条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水质无工业污染,水中有机质丰富,即可进行粗放饲养。但如果要充分利用水体,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则要对池塘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辅以投喂饲料和日常管理,进行池塘精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山区梯级池塘节水节能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是利用梯级池塘有稳定水源和一定的水位落差,根据流水养鱼生态学原理,把各级池塘的进排水串联起来,通过水流的冲击和水体交换,达到自然水体增氧,实现节能减排、增产增效的一种绿色健康养殖。本文主要介绍山区梯级池塘节水节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供参考。一、技术亮点1.提高养殖水体中的溶氧该技术通过布局池塘建造位置形成高度落差,进而形成天然的水位落差,  相似文献   

4.
消毒工作贯穿于整个池塘养殖,重视消毒工作,对于鱼病的预防,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池塘消毒 在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清除杂草,挖除过多的淤泥,同时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池塘进行消毒,以杀灭原有病原生物。具体方法为:在挖除过多淤泥后,不立即注水,而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后,每 667 m2池塘用生石灰 50~ 75 kg或漂白粉 7~ 10 kg泼洒消毒,若池塘为 1 m水深,用量则加倍。 2水体消毒 2.1养殖水体应清洁、无污染,养殖过程中应常注新水,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进水口要用网筛过滤,防止杂鱼、敌害等进入,引用生活污…  相似文献   

5.
虾蟹贝混养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的藻类、菌类等,它们互利共生,共同维持着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但到了养殖中后期,随着生物总量的不断上升,饵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虾蟹排泄物、动植物尸体增多等都会加重池塘负荷,如不能及时将其转化和分解,就极易导致有害细菌和病原体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对虾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使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菌相维持平衡,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柳富荣 《科学养鱼》1997,(2):30-30,22
一、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池塘具有网箱养鱼所需水体流动的基本条件。池塘虽为静水状态,但目前大部份精养鱼塘具有排灌方便、水系畅通的优势。2.池塘养鱼与池塘设置网箱养鱼王无干扰。池塘网箱养鱼更是一种小范围的笼养,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集约化养殖好途径。3.池塘能提供网箱养鱼较佳的生态环境。首先,由于池塘水活、肥,使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较自然水域饵料更丰富。其次,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大,水质保持一致,箱鱼始终生活在与池塘一样的较佳溶氧、较低代谢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此外,网箱范围小,降低了鱼类…  相似文献   

7.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军  刘斌  谢骏 《水利渔业》2005,25(1):63-65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干预池塘底泥微生物相和水体藻相,使泥水界面有机质减少,好氧层加厚,增加水体藻类多样性,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藻相,提高池塘溶解氧水平,促进有机污染物好氧分解,减少NH3、H2S、NO2^-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强化池塘自净功能,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鱼儿离不开水,要养好鱼首先要养好并管理好池塘水体。水体作为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的生长。对于采用驯化养鱼技术来说,由于驯化养鱼,采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投喂颗粒饲料,特别是池塘水体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鱼类生长较快,投饵量较大,排泄物增多,导致水质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9.
混养就是利用共生关系提高水体的生产力。育珠蚌、鱼和小蚌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以青饲料喂鱼,鱼粪肥水,肥水养蚌鱼,可充分发挥“自体施肥”的优势,提高养殖效益。1池塘条件池塘是蚌、鱼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效益的高低。1.1水源与水质水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内陆省份,有许多水深低于1.5米的池塘,我们称之为浅水池塘。浅水池塘随着有效养殖水体的减少,载鱼量随之下降,不但影响了产量,降低效益,而且在养殖过程中病害多,养殖鱼成活率低,用药频繁,对水体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由于鱼塘中存在大量的淤泥,腐殖质多,导致商品鱼有泥腥昧等异味,影响了商品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业的高速发展,池塘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池底淤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村内池塘,致使许多水体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使养殖环境恶化,养殖效率降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时间、人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较为困难。如何使这些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笔者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确定合适的养殖类型池塘养殖什么品种,应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中水深是重要原因之一。若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则不…  相似文献   

12.
7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河蟹进入生长旺季。同时,池塘水体容易恶化、缺氧,各种病害微生物活跃,处在蟹病多发期。因此,必须做好防病和池塘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池塘养蟹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物学的方法对池塘水质污染进行监测,研究其富营养化程度。通过对浏阳市沙市镇肉食水产站池塘养鱼基地的生物学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的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力的提高。采用生物的方法来控制水质污染,提高养殖水体的渔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盐碱荒洼地资源辽阔,虽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发利用,但新开发的盐碱地池塘鱼产量不高,效益不佳。主要原因是受盐碱地新池塘特殊水体理化因子和生态条件的制约,加之养鱼历史短,尚未有成熟的养殖经验。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笔者在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池塘测水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课题时,对盐碱地新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水体理化因子和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高青县大芦湖渔场新开挖的 4个盐碱地池塘面积分别为 0.16、 0.14、 0.14、 0.127公顷。池塘水深 1.3米左右,水源主要是黄河水地下渗透水,没有增氧设施,排…  相似文献   

15.
《水库渔业》1982,(1):65-69
网箱养鱼与天然水体和池塘养鱼相比,主要与采取强化措施,成百倍或成千倍地增加鱼产量有关。依靠水体小面积网箱养鱼,可以使整个水体的鱼产量翻几番。  相似文献   

16.
转水是指池塘的水体产氧能力、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的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物质大量积聚,在天气变化时池塘水体突然变黑、变清.  相似文献   

17.
池塘饲养克氏原螯虾,对水体水质和池塘条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水质无工业污染,水中有机质丰富,即可进行粗放饲养.但如果要充分利用水体,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则要对池塘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辅以投喂饲料和日常管理,进行池塘精养.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池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溶解氧是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变化是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学过程的综合反映,也是养殖池塘生产性能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水体ρ(溶解氧)<2 mg/L时,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1],直接影响鱼虾贝类等水生经济动植物的发育、发病乃至死亡。因此,掌握虾蟹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管理,对提高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河渠、池塘中均能栖息,黄颡鱼肉质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市场上的黄颡鱼主要来源于自然水体的野生资源,少量来源于池塘套养。近年来,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池塘、网箱主养黄颡鱼等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项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浅水湖泊和水体比较透明的池塘中,水生大型植物经常是丰富的。这些植物能够在比较低浓度的溶解养分中生长,显然是由于它们具有从泥土中吸收养分的能力。为此,具低水平的浮游植物丰度的水体可以大量产生大型植物。池塘的一些常见水生植物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