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火蚁是隶属于膜翅目蚁科 的一种昆虫,与我们常见的蚂蚁系 近亲。这种昆虫原产于南美洲的巴 西、阿根廷、巴拉圭。红火蚁的成虫 体长为3-6毫米,头部的线呈倒 "Y"形,大颚具4齿,中胸侧板有刻 纹或表面粗糙。 红火蚁的首次入侵发生于1918 年至1930年之间,入侵地为美国的 亚拉巴马州。红火蚁入侵美国南部 被认为是随贸易发生的,随后通过 苗木的运输,红火蚁迅速扩散到美  相似文献   

2.
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危险和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是一种对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和人身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害虫。龙岩市新罗区于2005年发现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后,随即开展了疫情调查和防除工作。该文介绍了红火蚁在龙岩市新罗区的发生危害情况,对当地开展的疫情普查及防控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入侵性危险害虫,农业部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等;分析了红火蚁入侵海南的可能性及其危害,提出了应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入侵红火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侵红火蚁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它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性、多型性、群居地栖性、好攻击性、受惊转移和堆尸习性等,大多从卵发育为成虫需要22-38d,每个族群中有单个蚁后或多个蚁后,蚁后寿命最长可达7a,一般每天可产卵1500-5000粒,1个蚁巢可有成蚁5~50万只,盛夏和寒冬整个族群均向蚁巢下部转移,有翅繁殖蚁可四季产生,多在春末夏初飞出蚁巢在空中交配,落地后雌蚁脱翅成为蚁后,并产卵繁殖建立新的族群,主要靠人为传播和自然扩散来扩展入侵地。  相似文献   

5.
蔡建  刘奇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2-143,3
本文针对我国红火蚁的识别、发生危害现状以及防控技术研究作相关论述,以期普及红火蚁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为人们识别防除红火蚁提供依据,并期望我国能进一步加强对其入境的检疫控制,并对我国的红火蚁发生危害区域进行普查,制定科学的检疫、防治规范。  相似文献   

6.
入侵红火蚁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它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性、多型性、群居地栖性、好攻击性、受惊转移和堆尸习性等,大多从卵发育为成虫需要22-38 d,每个族群中有单个蚁后或多个蚁后,蚁后寿命最长可达7 a,一般每天可产卵1 500~5 000粒,1个蚁巢可有成蚁5~50万只,盛夏和寒冬整个族群均向蚁巢下部转移,有翅繁殖蚁可四季产生,多在春末夏初飞出蚁巢在空中交配,落地后雌蚁脱翅成为蚁后,并产卵繁殖建立新的族群,主要靠人为传播和自然扩散来扩展入侵地.  相似文献   

7.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有害生物之一,如今已入侵我国台湾和大陆多个省。对红火蚁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介绍,对其入侵江西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控对策,以期为江西做好红火蚁的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红火蚁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人身安全及农业生产生活.作者依据红火蚁的自身特点,对红火蚁入侵青海的温度、干湿度、天敌等风险因子进行分析详述,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截至2019年,我国大陆发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发生危害已经15年了。在有关部门/机构的支持下,围绕着种群控制理论和技术,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坚持开展红火蚁相关基础研究和防控应用工作。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大陆红火蚁入侵、传播和扩张的时空规律,阐明了红火蚁暴发灾变的生物学基础和规律以及入侵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明确了其入侵优势和生态学效应,阐释了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理论基础;介绍了监测技术体系、检疫除害技术体系和应急防控、根除与治理技术体系的创建,以及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红火蚁的防治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0.
红火蚁通过花卉苗木传播扩散,温州市瓯海区主要以苗木产销为主,苗木产销区及周边苗圃、田园的疫情发生严重。通过普查,采取疫情监测、检疫阻断、化防消杀等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台湾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红火蚁在台湾的入侵、发生和控制情况,简要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学、入侵生物学、危害性、检疫和防治方法,为大陆预防红火蚁入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红火蚁的入侵、扩散、生物学及其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1月,我国广东省吴川市等地发现红火蚁入侵后,广东省率先采取了应急防治措施,启动红火蚁防治应急议案,而作为广东省红火蚁防控专家组成员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积极参加广东省红火蚁的疫情普查及封锁控制扑灭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以及广东省红火蚁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等课题,开展了大量有关红火蚁发生、扩散和防控技术的研究。现将该项目近期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和有关红火蚁生物学、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综述文章在本刊2006年第5期发表,为我国红火蚁的检疫和防控提供重要的技术内容和研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杨凌 《宁夏农林科技》2010,(5):57-57,67
从分析银川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为害特点和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入手,探讨加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红火蚁在广东省封开县的发生危害情况及通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划定普查疫情范围采取具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宣传,落实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强化定点监测等手段等,有效将红火蚁疫情控制在较轻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5.
红火蚁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其对当地原生动植物、人畜和农业生产危害严重。介绍红火蚁的危害,并提出4条防控措施:建立建全预警监控机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进口货物的检疫;国内植物检疫部门加强对红火蚁的监控和检疫;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明溪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红火蚁的发生与防控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防控任务,广泛宣传与培训,积极开展普查与监测,通过狠抓植物检疫,辅之于物理防治、药剂防治、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了防控效果,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红火蚁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有强大的侵略性、攻击性、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已在四川省攀西、川东、川北地区局部扩散蔓延,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因为攻击人畜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林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秩序。识别红火蚁主要看蚁巢特征和野外活动工蚁的个体形态特征。科学控制红火蚁的方法主要包括毒饵诱杀、物理灌巢、化学触杀和天敌保护利用等。文章还介绍了野外活动遭遇红火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红火蚁形态学、生物学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红火蚁的基本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控对策,为检疫鉴定、除害处理和有效防控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艰巨性,以及生物入侵防范工作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加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范工作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红火蚁入侵湖北省的传播途径、有效监测红火蚁在湖北省的发生状况,本研究采用形态和分子鉴定技术确定了湖北武汉、黄冈、荆门和宜昌等地采集的蚂蚁样品为红火蚁,并开展了湖北省红火蚁实地调查与适生性分析。结果发现,上述新发地属于中等偏重或严重发生区,红火蚁蚁巢产生了有翅繁殖蚁,具备婚飞扩散能力。主要传播途径是从我国南方红火蚁发生区引进携带红火蚁的带土苗木。采用AcrGIS系统对红火蚁在湖北省的适生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有效积温低和(或)降水量少的湖北西部地区(主要是恩施市)和北部地区(主要是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外,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红火蚁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加强湖北省红火蚁适生区的植物检疫和监测防控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