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帛婷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478-6482
本研究对生物育种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通过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生物育种产业中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如专利保护、商标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探讨了这些策略在创新激励、技术转移、市场竞争力和商业化效果方面的应用和效果;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培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分享以及推动创新保护机制建立等方面的建议和启示。本研究旨在为生物育种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首先要解决种子的问题。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种业腾飞的经验:一是积极创建与农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障法律体系;二是眼光向外,积极运用多边体制为美国育种权和国际市场拓展提供国际保护;三是私营企业和公共机构互补性、双轮驱动式的种子研发模式,极大促进了美国种业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四是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对我国种业发展提出建议:一是严格执法,加大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二是改革研发模式,提高企业育种研发活力;三是积极参与多边体制,为国内育种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了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的协调与对接问题。农作物遗传资源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而知识产权法在农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存在挑战。本研究强调了知识产权法在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并着眼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及其演变。协调二者至关重要,涉及限制专利法的特例、地理标志的应用、国际合作、伦理和道德问题探讨以及公众参与。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应致力于深化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的研究,探讨伦理和道德问题,促进全球合作,以确保农作物遗传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分享。  相似文献   

4.
桂光泽 《分子植物育种》2024,(10):3411-3417
本研究旨在研究常规育种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与法律问题,深入分析了专利权、植物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形式在育种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国际法规、国内法律框架对常规育种的影响。探讨了专利申请与保护、植物品种权管理、商业秘密保护等关键问题,并指出了在生物多样性与知识共享、种子自由与农民权益、跨国合作与知识产权纠纷等方面的挑战。对知识产权管理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农业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平衡知识产权与共享创新的方向。为未来升级完善法律框架、优化专利权保护机制、建立农业科技共享机制以及强化农业法律救济体系,促进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很多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于农业领域的种子相关产品,如何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是广泛关注的问题。种子相关产品的专利适格性,是其专利保护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剖析专利审查及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结合相关国际条约、国内立法进行分析,探讨种子相关产品的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6.
李喆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262-7266
本研究对国际种子法律与国内法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和优劣势,以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通过对国际种子法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概述,以及对国内种子法律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揭示了两者在法律框架和原则、法规内容和要求,以及实施机制和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国际种子法律倾向于制定统一标准和机制,注重种子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而国内种子法律更加注重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农民权益保护。同时,两者在实施机制和效果方面存在不同的挑战和成效。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国内种子法律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促进国际种子资源的保护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概述了中国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体系的现状以及中国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的种子监管法律法规,对中国种子监管体系和管理工作在品种知识产权、种子监管部门管理、种子市场规模化和种子检测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健全种子监管部门执法体系、扶持地方种子机构规模化生产和提高种子检测水平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种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鄂娜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796-7802
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针对国际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争端与解决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了国际技术转移的阻碍和跨国知识产权争端的增多。为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以缩小这些差距。同时,为了提高公众和相关人员对生物育种技术与知识产权法律的认识,应加强培训与教育普及生物育种技术与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此外,多边机构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其能力如建立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和法律建议等。最后,本研究对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展望,强调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并预测数字技术可能为知识产权管理和争端解决带来变革。本研究通过分析国际生物育种知识产权的争端及其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机制和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靳英桃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31-793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渐成为种业发展的核心议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知识产权在种子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其对种业整体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种子知识产权的强化能够鼓励创新,促进技术研发和品种改良。同时,它也为种业企业提供了更稳定的经济回报,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然而,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导致种子市场的垄断,制约农民的使用权和生态多样性的维护。因此,建议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多重效益,实现利益的平衡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季娜 《分子植物育种》2024,(10):3467-3473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南繁地区作物育种中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针对当前面临的法律问题,包括知识产权平衡、农民权益保护和国际合作标准化差异,提出了解决之道。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与资源共享的平衡、农民参与和权益保护以及国际合作与标准化的重要性。为促进南繁育种法律法规的健康发展,呼吁在法律制度中多方合作、平衡各利益相关者权益,并实现资源共享与创新并重。本研究旨在指导南繁地区作物育种法律法规的未来制定与完善,推动该领域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其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述了中国种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详细剖析了与种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别、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后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种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最后对国内种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覃丹 《分子植物育种》2024,(4):1374-1379
本研究深入研究了种子知识产权与农户利益的权衡问题。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我们发现,种子知识产权政策对不同地区和社会产生复杂影响。农户担忧政策可能导致高昂的种子价格和减少种子选择权,但也有农户认为专利品种的种子通常性能更好。研究发现政策、市场和社会因素在影响种子知识产权与农户利益权衡中起到关键作用。政府应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农户权益,监管市场以避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可以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农户权益,并促进可持续农业和社会正义。未来研究需扩大范围、增加样本规模,深入研究不同知识产权政策对农户和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如果一国的种子产业被别国控制,就等于其发展的"咽喉"被别国扼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作为世界种质资源大国之一却存在种业安全的隐忧,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确保中国种业安全必须制定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战略,加强育种单位、合资企业和农民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且建立种业知识产权的公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张珊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123-7128
随着生物育种产业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在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和创新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介绍了生物育种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强调了法律法规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通过对国内外法律法规的梳理,分析了国内法律法规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具体影响,包括种子法、新品种保护法、遗传资源保护法等。在国际层面,本研究探讨了国际种子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规定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法系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其对经营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贸易的影响。在应对策略方面,本研究提出了国内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如合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技术创新。同时,强调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机会。综上所述,本研究为生物育种产业提供了关于法律法规的全面分析和应对策略的建议,旨在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育种技术转移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创新和提供回报机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带来了知识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复杂问题。本研究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生物育种技术转移的背景,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育种技术转移的挑战,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育种技术转移的实际影响,从而提出了多种策略来解决这些挑战,包括国际合作与协商、法律和政策调整、技术转移平台和共享机制,以及生物育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研究总结了研究发现,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魏璨 《分子植物育种》2023,(13):4473-447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种业监管的法律和法规困境,并提出解决途径。系统论述了中国种业的重要性和监管的必要性,以及法律和法规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中国种业监管的法律和法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种子生产企业的合规困境、种子研发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种子流通环节的监管漏洞以及营销单位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解决途径,包括加强法律和法规制定与修订、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和监督力度。此外,本研究通过分析国际和国内的成功案例,探讨了种业监管经验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中国种业监管的法律和法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解决途径和建议。这对于促进中国种业的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和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泳争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106-61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育种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保护创新和促进生物育种发展提供指导。本研究介绍了生物育种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动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义、范围和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育种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分析了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现状,探讨了技术创新对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详细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与技术转移的关系以及对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进一步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挑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侵权行为和跨国保护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国际合作,以保护技术创新和促进生物育种发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为生物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帛婷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056-7060
本研究以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育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因编辑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在这两种育种方式中的应用和挑战。在传统育种中,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突变育种等方法,而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品种保护来实现。现代生物育种则更加注重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如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和基因修饰等。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生物育种倾向于使用专利保护来确保创新成果的独立性和独有性。本研究比较了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育种在法律法规和管理实践方面的差异,并对基因编辑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加强法律保护、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合作机制、强化宣传和教育以及加强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建议,为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育种企业提供有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进行了农作物品种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旨在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框架对于农作物品种保护的异同,以及这些法律制度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中国的植物新品种权法、美国的植物品种保护法以及欧洲的植物品种权法,揭示了它们在组织和管理、品种注册规定、农民权益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差异;通过国际案例分析,突显了这些法律制度在农业创新、技术转移、农民权益和种子自由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然而,也揭示了一些挑战,如法规不确定性、伦理和道德问题以及种子自由问题。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包括农作物品种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国际合作的推动以及政策建议,以促进农作物品种的保护和推动农业可持续性。这一研究为深化农作物品种保护法律制度的理解,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全球粮食供应的安全和农业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刘岩松 《分子植物育种》2023,(13):4468-4472
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综述对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现状分析表明,尽管中国已有相关法律和政策框架,但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着执行不力、盗用和侵权行为频发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综述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加强法律和政策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和执法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这些措施,预期能够提升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和资源进入农业领域,保护农民权益。然而,实施发展对策仍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和执行力度不够等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善执法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解决途径。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