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季云 《分子植物育种》2023,(10):3455-3461
本研究探讨旅游对植物资源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旅游区,但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多的观赏性植物。旅游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改变。因此,旅游对植物资源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包括加强保护和管理、限制游客干扰、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等。这有助于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程杰晟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788-4793
本研究以伏羲山景区为例,调查了旅游干扰对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旅游干扰显著影响了景区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旅游干扰导致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如pH值略微变化、容重和水分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受到影响,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降低,全磷和有效磷无明显变化,全钾和有效钾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到显著影响,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降低。为了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业的平衡发展,建议采取科学的旅游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合理规划游览线路、加强环境教育和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3.
张利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2-6926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种群结构的改变、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损失。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区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旅游业发展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鑫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7-6932
植物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植物遗传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旅游干扰对植物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动的影响,揭示了旅游业对植物遗传多样性造成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可能导致物种间交流的减少和遗传变异的降低,从而影响植物群体的适应能力和长期生存。游客的涌入可能引起植物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的干扰,打乱了植物间的正常基因流动,导致遗传基因的丧失和基因污染的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揭示了旅游业不合理规划和管理的负面影响,包括非法采摘、破坏栖息地、引入外来物种等,对植物遗传多样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本研究提出了保护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对策,期望引起人们对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视,促进旅游业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可持续共存,实现旅游业和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平衡发展,促进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刘中洁 《分子植物育种》2023,(16):5547-5551
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相关性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究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乡土植物多样性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乡土植物多样性丰富性和物种组成对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其次,乡土植物的存在可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物种的适应和繁衍。此外,乡土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具有积极影响。最后,乡土植物的保护与城市规划和绿化管理的结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因此,保护和促进乡土植物多样性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丽霞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55-8259
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避难所,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过度的旅游活动导致了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异,减少了物种多样性,改变了生态过程,甚至影响了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性。这些变化不仅对植物群落本身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更大的生态系统,如土壤、水资源和动物。因此,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和干扰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在旅游活动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彭宗兰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02-4808
本研究基于对八美高原草甸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距离游径的不同对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揭示人为干扰和距离游径对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通过评估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草甸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并为保护和管理八美高原草甸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距离游径的增加,人为干扰程度降低,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现轻微增大的趋势。物种均匀度指数在距离游径增加初期降低,然后出现轻微升高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距离游径的增加逐渐升高,表明草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受到距离游径的影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八美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通过对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的研究,可以为八美高原草甸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减轻人为干扰对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增加。  相似文献   

8.
向松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86-6590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群动态的影响及其管理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群结构、数量、繁殖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对植物生境的改变、生理和生态过程的干扰,以及种群遗传结构的变化,都对植物种群动态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减轻这些负面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管理策略,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提供适当的游客教育和行为指导、设立保护措施和建立保护区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可以实现旅游活动与植物种群动态的平衡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吕洁如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44-8249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植物资源多样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吸引因子逐渐受到旅游业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植物资源多样性与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当地的植物资源多样性。特有的植物、季节性的花卉盛开和独特的生态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此外,植物资源多样性不仅能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还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韧性等。本研究的结果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君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50-6955
本研究通过研究室内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策略与实践,并分析其对室内环境质量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表明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优先选择本地和原生植物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策略,因为它们更适应当地环境并能提供适合不同物种的生境条件。此外,创造适宜的栖息地和连接性也是重要的实践策略,通过提供垂直和水平的生境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连接通道,可以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于管理和维护,合理的植物养护和疾病防治措施以及定期监测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是关键。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和实践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本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包括探索更多创新的策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和实施性等。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提升室内绿色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创造出更健康、可持续和美丽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1.
泰山是我国第一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单位,2007年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方差分析研究了旅游干扰对泰山登山中路四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⑴旅游干扰造成了群落物种丰富度的降低。⑵不同等级植物主要优势种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干扰等级越轻,伴人植物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越小,个别物种甚至消失,如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⑶旅游干扰对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明显。随着干扰等级的降低,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增加,在2级时达到最大值。⑷旅游干扰降低乔木和灌木植物的更新种类、数量和频度。鉴于目前旅游活动对泰山登山中路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干扰程度,建议应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不同强度放牧干扰下西天山野果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因子间的关系,为后期野果林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天山野果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依照放牧强度的划分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选择12个典型样地布置草本样方。以林下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轻度(距离牧民居住点2~3 km)、中度(距离牧民居住点1~2 km)、重度(距离牧民居住点0~1 km)3种放牧干扰强度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因子的变化,进而分析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植物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禾本科狗牙根和豆科车轴草逐渐被菊科蒲公英所取代;西天山野果林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其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全钾含量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研究认为,土壤中全钾含量和N/K是限制野果林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这很可能与家畜排泄物的归还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项文梅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48-4852
本研究探讨了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景观形成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对实践和管理的意义。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景观的形态、层次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增加景观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创造多样化的景观体验;同时,植物的功能多样性对景观的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因此,在园林规划和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持其多样性并选择具有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植物,以创造更美观、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康兴昆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09-4815
本研究以河北蟠龙湖景区为研究实例,对其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并进行景观评价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景区内植物群落结构丰富,包括大型落叶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竹本植物等。彩叶植物和花卉的种植增加了景区的色彩丰富度。基于景观评价指标的分析,景区的植物群落具有丰富的观赏性状和象征意义,景观配置更自然和规则化。研究还发现,景区内植物的季节性选择使得景观在不同季节呈现独特效果。综合分析表明,河北蟠龙湖景区的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景观设计合理,对游客的观赏体验和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景区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提升景区品质和吸引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6—2014 年民勤荒漠植物4 个样区36 个样方调查数据,对该区沙蒿、梭梭、麻黄和白刺4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植物都是以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灌木层物种的变化不大,草本层物种有所增加;多样性指数沙蒿群落、梭梭群落和白刺群落的略有增加,而麻黄群落略有减小;该区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由于草本层的物种变化引起。了解和掌握民勤荒漠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对于推动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蒲泽敏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81-65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景观美学、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植物选择、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策略。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同时,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水循环调节、空气净化和土壤保持等。因此,保护和增加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岳璐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83-5186
乡土植物是指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生长范围广泛的本地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乡土植物具有独特的多样性和特征特性,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综合评述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及其意义。首先,乡土植物的多样性为园林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景观效果,丰富了景观的观赏价值。其次,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园林景观中长期生存并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此外,乡土植物为园林景观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它们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条件,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综上所述,乡土植物多样性及特征特性在园林景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乡土植物资源,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提升景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因此,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钟莹 《分子植物育种》2024,(11):3748-3753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植物多样性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中的地位,并分析了植物多样性对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以杭州西湖风景区和海南岛国际旅游岛为案例,研究发现植物多样性为旅游目的地创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植物多样性丰富和缺乏的情况下的竞争力差异,揭示了植物多样性对旅游业的关键作用。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包括保护濒危植物与生态系统、推动生态教育与导览活动、促进绿色旅游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这些系统性的研究分析,我们期望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玉杰 《分子植物育种》2024,(10):3418-3424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原生植物为主导的园林景观设计对提高生物多样性的贡献。通过深入探讨原生植物的定义、特点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角色,突显了该设计理念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性。本研究详细论述了园林景观设计与生物多样性的紧密关系,界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和目标,并深入剖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机制、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以及对环境可持续性的积极影响;并以杭州植物园为案例,展示了生态丰富的原生植物选择、多层次植物布局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提升与社会效益。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案例的结合,全面论述了以原生植物为主导的园林景观设计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气温升高和大气氮沉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种重要情景,其变化将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对植物物种多样性而言,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增加对其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通过改变植物物候期、影响植物分布及群落组成)和间接影响(通过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言,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主要改变微生物的土壤环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多样性。此外,在对全球变暖和氮沉降的响应方面,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关联,即全球变暖和氮沉降通过改变植物物种多样性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也将通过种间关系反作用于植物物种多样性。本文根据气候变化对栖息地环境的影响,选择温度和大气氮沉降这两种指标,探讨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