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江门菠萝的寒害调查和品种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2013年冬季低温胁迫之后,根据寒害等级比较品种抗寒性差异,对4个菠萝品种‘金菠萝’(MD-2)、‘黄金菠萝’、‘巴厘’、‘卡因’进行了寒害调查。结果表明,这4个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寒害,其中‘金菠萝’和‘卡因’的寒害等级较低,‘巴厘’和‘黄金菠萝’的抗寒性相对较弱,抗寒能力依次为‘金菠萝’>‘卡因’>‘黄金菠萝’>‘巴厘’。叶绿素的荧光特性决定作物的光合产量,为此,比较了不同菠萝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金菠萝’的Fo和Fm均显著高于‘巴厘’,但是4个品种的Fv/Fm却没有显著差异。‘金菠萝’和‘黄金菠萝’均适合在江门进行推广种植,寒害等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为抗寒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和利用中国丰富的萱草属种质资源,完善萱草属植物系统分类,试验研究了13种萱草资源的表观形态及气孔特性,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依据欧氏距离的不同,可以把13个萱草资源分成三类或五类。即当欧氏距离为7.974时,‘金娃娃’、‘粉缘’、‘日落芝加哥’、‘糯米露’、‘小野蜂’为一类,‘问候’单独为一类,其余品种分为一类;而在欧氏距离为5.995处时,‘粉缘’、‘日落芝加哥’、‘糯米露’、‘小野蜂’被划为一类,‘金娃娃’与‘问候’分别单独为一类,‘粉缎’、‘杂种’、‘海尔范’为一类,剩余种类被归为一类。这和萱草属植物在田间的直观表现基本相符。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花朵形态、叶片气孔数量相关指标可以作为萱草品种分类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NaCl胁迫对丁香‘瓷蓝’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瓷蓝’的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瓷蓝’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使得光合性能降低,并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化学猝灭系数(q P)、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瓷蓝’的耐盐范围在0.4%以下,在盐浓度低于0.4%时会通过提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来抵抗胁迫造成的伤害,当盐浓度高于0.4%时其光合机构受损严重,产生严重光抑制。  相似文献   

4.
玉米叶片光合生理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玉米叶片净光舍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a/b比值(Chl a/b)、最大荧光(Fm)和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比对照均有所下降,基础荧光(Fo)增加;Pn和Ctd a/b比值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07**,P<0.01;r=0.8804**,P<0.01),Fo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则呈显著负相关(r=-0.764 0*,P<0.05),Fm和Fv/Fm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则呈显著正相关(r=0.711 6*,P<0.05;r=0.772 3*,P<0.05).因此,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b比值、Fo、Fin和Fv/,m可以用来评定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高温胁迫下不同杜鹃品种PSII活性变化及其耐热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杜鹃光合机构对高温的响应机制与筛选耐热品种,以7 个杜鹃品种‘胭脂蜜’、‘吐蕊玫瑰’、‘小青莲’、‘夏锦袍’、‘锦袍’、‘艳春’与‘紫鹤’为材料,研究了3 种高温(30℃/28℃、35℃/30℃、38℃/35℃)胁迫下,供试杜鹃品种的外观形态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初始荧光)、Fv/Fo(PSII 潜在活性)、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 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与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杜鹃品种随着胁迫时间增加Fo 上升,Fv/Fo、Fv/Fm与Fv’/Fm’下降,变化幅度与胁迫强度及时间成正比;NPQ表现为前期下降后期升高,耐热性强的杜鹃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幅度小而耐热性差的品种变化幅度大,与外观表现一致。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胭脂蜜’、‘吐蕊玫瑰’、‘小青莲’耐热性较强,可部分替代常规品种‘紫鹤’应用于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6.
以‘南逗迈4号芒’为试验材料,对大棚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方式下,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卷曲度等表型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探讨大棚避雨栽培对芒果叶片表观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同时对叶片表型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芒果叶片变长、变宽、变薄、叶面积增大并且卷曲度变小;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Fs)升高,其中Fo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Fv/Fm、Fv’/Fm’、NPQ、ETR、Fq’/Fm’降低,其中ETR、Fq’/Fm’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叶片长度和宽度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o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ETR、Fq’/Fm’和叶片的长度、宽度等是受栽培条件影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综上所述,棚内‘南逗迈4号芒’的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较露地均有所下降,但并未受到棚内环境胁迫,仍可正常生长。在南方雨水过多的地区可适当推广芒果避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7.
低温对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品种东光、富士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对其叶片的几种叶绿素荧光指标以及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3个品种的初始荧光Fo呈下降趋势,-4℃时急剧上升。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Fv/Fo整体均呈下降趋势。-4℃时各个指标均大幅下降,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4℃低温处理时,Fv,Fv/Fm,Fv/Fo的值东光>寒富>富士,Fo则出现相反的结果,Pn值东光>寒富>富士。处理结束放于24℃下12 h后-4℃处理未恢复到处理前水平,表明-4℃低温对叶片的光合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
光质对番茄果实表面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保罗塔番茄果实为试材,采用叶绿素成像荧光仪(MINI-IMAGING-PAM)测试分析了蓝(453±2)nm、绿(519±2)nm、红(623±2)nm 3种光质对番茄果实表面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200~2 500μmol/(m.2s)),蓝光和红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光系统Ⅱ(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实际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均呈"S"型下降趋势;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急剧上升,反映出高光强导致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的不平衡,PSⅡ和PSⅠ间线性电子传递的协调性降低;而绿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可能是绿光减少了叶绿素对光能的过度吸收,使得光抑制程度较轻;蓝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Fv/Fm、Y(Ⅱ)、ETR和Fv’/Fm’均小于红光和绿光处理,并且随着光强的增加这种差距越来越明显,表明蓝光对光抑制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强光胁迫的影响;另外,当光强为200~1 000μmol/(m.2s)时,番茄果实表面Fv/Fm、Y(Ⅱ)和Fv’/Fm’值红光>绿光,超过1 000μmol/(m.2s)时,则绿光>红光,反映出绿光处理番茄果实适应强光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不同环境因子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玉米生态适应性,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不同光照强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水分等环境因子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动力学曲线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荧光参数ETR、PhiPSⅡ、qP、NPQ等值逐渐上升并在20 min左右达到稳定,与光合同步。荧光光响应曲线表明,光照强度大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PhiCO2均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当光照强度小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hiCO2与光照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强光下PhiPS II所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较少,而过剩的光能较多的以热的形式耗散掉了。荧光ACI曲线表明,在一定CO2浓度范围内,CO2浓度和荧光光合速率、PhiPSⅡ、PhiCO2及ETR值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Fm、Fv/Fm、PhiPSⅡ、PhiCO2及ETR值随水分胁迫的增强而下降,而Fo和NPQ值却随水分胁迫的增强而升高,说明水分胁迫条件下光系统PSII受到了伤害,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提高。Fv/Fm的日间变化出现了光抑制现象,水分胁迫加重了抑制程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甲烷对两个水稻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云英  许锦彪  赵华  季本华 《种子》2005,24(8):85-87
本文选择了两个水稻品种盐粳204和汕优63,分析了甲烷胁迫处理下荧光参数Fv/Fm、qN和电子传递活力、叶绿素含量、电导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甲烷胁迫1 d后,两品种Fv/Fm下降,qN上升;随着甲烷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Fv/Fm、电子传递活力、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电导度则呈上升的趋势,且汕优63的变化幅度大于盐粳204.这说明甲烷胁迫使叶绿素含量下降、电子活力降低,导致PSⅡ的光化学效率降低.且汕优63比盐粳204对甲烷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棉花叶片氮素营养监测模型,为棉花高效施氮及植株生长状况的无损监测提供方法。【方法】在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以新陆早5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测定了棉花生长关键时期顶2(从顶部数起)至顶5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氮素含量,分析了棉花叶片氮素含量与荧光参数的关系。【结果】(1)棉花出苗70 d后,叶片氮素含量以及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0)、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随着棉花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2)不同氮素处理下,各叶片氮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Fv/Fm、ΦPSⅡ和Fv’/Fm’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N2(240 kg·hm-2)处理下各荧光参数值最大。(3)叶片氮含量与Fv、Fv/F0、Fv/Fm、ΦPSⅡ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荧光参数ΦPSⅡ、Fv’/Fm’间呈现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与荧光参数Fv、Fv/Fm、Fv/F0呈现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顶5叶可变荧光(Fv)与叶片氮素含量建立的关系模型(y=0.0022x+1.6243)的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到0.928,相关系数达到0.963,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适量施氮(240 kg·hm-2)能够提高PSⅡ的活性及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进而改善棉花叶片光合能力。顶5叶氮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v构建的模型精确度和拟合效果较其他荧光参数好,因此可以选用荧光参数Fv来监测棉花叶片氮素含量,进而监测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林植芳  彭长连 《作物学报》1999,25(3):284-290
C3植物花生和C4植物甘蔗的光合色素含量、△A505nm、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ΦPS Ⅱ,qN和qp呈日变化进程。中午前后,甘蔗的qN, qp, Fv/Fm和ΦPS Ⅱ的变幅比花生小,△A505nm的增值比花生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仍维持较高水平,而此时花生的qN和qp皆下降。花生和苋菜(C4植物)经甲基紫精(MV)的光氧化处理后,叶片的MDA和蛋白  相似文献   

13.
水分和高温复合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田露  李琦 《作物杂志》2015,31(5):111
以水稻“迁星1号”幼苗为材料,进行水分(PEG6000浓度分别为0%,10%,15%,20%)和高温(35,40℃)双重胁迫处理,研究水分和高温复合胁迫对水稻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探索调控植物光合生理措施、规避高温干旱复合逆境伤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PEG6000浓度为10%)下,35℃高温处理的水稻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叶绿素a/b(Chla/b)、初始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和PS 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40℃高温处理的水稻幼苗在3种水分胁迫下,Pn,gs,Ci,Chla+b,Chla/b,Fm和Fv/Fm显著低于对照,Fo显著高于对照。说明35℃高温处理水稻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未受到明显抑制,表现出对水分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40℃高温处理的水稻幼苗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显著下降,其光合生理特性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和农大364两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最高值,且农大364苞叶的叶绿素降低速率要低于郑单958,这样有利于其保持更为持久的光合能力.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品种间苞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v/Fo等)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郑单958高于农大364,说明郑单958苞叶反应中心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并且苞叶叶片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的效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光合功能的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稻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及抗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甜菜碱可明显增强水稻对盐胁迫的抗性。外源甜菜碱能使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o,Fv/Fm增高,说明外源甜菜碱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捕获和转换,明显促进植物生长,降低盐胁迫对植物的抑制作用;外源甜菜碱能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自然衰老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田种植的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上三片功能叶为对象,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功能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最快.Fo和Fv/Fm在不同叶位的功能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SOD、CAT活性在3片功能叶中都呈下降趋势,POD呈先上升后下降,且3种抗氧化酶都是在剑叶中活性最高.MDA和O2-含量在3片功能叶中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随着衰老的进程而逐渐降低,且剑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倒二叶和倒三叶.说明在两优培九衰老的早期,3片功能叶共同维持着水稻的光合产物向子粒中转运,而后期剑叶在进一步增加光合产物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铝胁迫对西瓜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西瓜品种早蜜王(ZM)、早春红玉(HY)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铝(0,250,500,1 000,1 500μmol/L)处理下西瓜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随铝浓度升高,铝处理对两西瓜品种幼苗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基本都表现为"先促后抑",且对ZM的抑制作用较HY更明显。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铝处理下HY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ZM叶绿素含量仅在低浓度(250μmol/L)铝处理下高于对照;HY叶绿素a/b随铝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Al3+≤500μmol/L的铝处理下,ZM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受影响程度较HY明显,在Al3+≥1 000μmol/L处理下,HY、ZM的4个参数均呈降低趋势。在大于250μmol/L的铝处理下,两西瓜品种在铝胁迫下荧光参数变化表现为: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量子产量Y(Ⅱ)下降,非光化学猝灭(NPQ)上升,光化学猝灭(q P)与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HY较ZM耐铝在荧光参数变化上表现为:低浓度胁迫(250μmol/L)下,Fo、Fm、Fv/Fo、Fv/Fm更加稳定;电子传递速率受铝处理影响较小,非光化学猝灭(NPQ)在不同浓度铝处理下较为恒定,即能够维持恒定的光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揭示不同香椿无性系在自然高温干旱胁迫下的叶片解剖特征和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为香椿栽培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以‘XC34-2’‘、XC12-10’‘、XC9-9’‘、XC18-4’‘、XC6-6’等5个香椿无性系2年生截干苗为研究对象,以‘黑油椿’、‘红油椿’2个乡土品种为对照,测定自然高温干旱胁迫下香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有指标在无性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的中脉比‘黑油椿’、‘红油椿’薄,除海绵组织外,其他各项解剖结构均比‘黑油椿’、‘红油椿’厚,其中‘XC18-4’的叶片最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最发达,角质层最厚的‘XC34-2’(2.01μm)是角质层最薄的‘红油椿’的1.63倍。7个无性系在相同的干热环境中受到的光抑制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v/Fm为0.67~0.79。高温干旱胁迫影响香椿无性系PSⅡ吸收的激发能的能量分配,‘XC34-2’的Y(Ⅱ)更高,Y(NO)、Y(NPQ)均较低,‘红油椿’大致与之相反。此外,不同的无性系在高温干旱环境中采取了不同的光保护策略,‘XC9-9’和‘XC18-4’的过剩激发能主要由关闭...  相似文献   

19.
以2年生白及(Bletilla striata)和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Hara)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其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加剧,两种植物表观量子效率(AQY)、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及光合性能指数(PIABS)呈下降趋势,中度干旱时华重楼光合能力明显降低;两种植物叶绿素含量、荧光量子产额参数ψO、φEO均呈下降趋势,中度干旱时OJIP曲线明显形变,K、J点升高,P点降低,表明干旱胁迫破坏电子传递链途径及放氧复合体;天线热耗散(D)随干旱程度加剧先升后降,白及、华重楼D值分别在轻度、中度干旱时达到峰值,过剩激发能(E)趋势相反,两种植物均通过增加天线热耗散来释放过剩光能。所有测量参数中,PIABS对干旱胁迫的加剧最为敏感,可用于评判干旱胁迫下植株受害程度。综上,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会对白及和华重楼的光合系统造成破坏,导致光合性能下降,白及的抗旱能力强于华重楼,生产中在轻中度干旱应及时进行补水。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遮阴对紫叶紫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紫叶紫薇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性,通过遮阴方法设置4个不同的光照强度水平L1(CK)、L2(轻度遮阴)、L3(中度遮阴)、L4(重度遮阴),测定2个紫叶紫薇品种的比叶重、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午夜紫薇’与‘巧克力紫薇’的叶面积与光合色素含量逐渐升高,与之相反,比叶重逐渐降低;‘巧克力紫薇’与‘午夜紫薇’的净光合速率(Pn)随着光照强度(PAR)增加逐渐升高,当PAR>800μmol/(m2·s)时,Pn的增加逐渐趋于缓慢,最后达到光饱和。‘午夜紫薇’与‘巧克力紫薇’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在L1遮荫处理时显著低于其他遮荫处理,且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二者的Pmax(最大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巧克力紫薇’与‘午夜紫薇’的Pn随着胞间二氧化碳(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