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书羽 《分子植物育种》2023,(13):4457-4462
本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中国郑州市乡土植物资源的种类与景观特征,揭示了乡土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园林景观植物共327种,其中本土植物109种,引种植物218种。木本植物种类更为丰富,占总数的72.15%。草本乡土植物占总数的13.46%,较少应用。乡土植物的分布特征和生态习性为景观设计和保护提供了基础。研究发现,乡土植物在城市景观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然而,引种植物的应用较为普遍,地域乡土植物的应用还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强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意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索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推动乡土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广泛应用。此外,建立乡土植物资源保护网络和合作机制,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综上所述,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为郑州市乡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管理和应用乡土植物资源,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本研究探讨了景观设计中考虑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的意义和影响。生态适应性植物作为具有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在水循环、空气净化、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实现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注重植物与景观要素的融合以及管理和维护措施等指导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广莹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20-7924
本研究针对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盆景制作及景观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多种植物资源的分析,发现植物的多样性为盆景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增强了盆景的艺术表现力。同时,盆景和景观的设计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促进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盆景和景观设计的艺术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文航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69-5175
本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布央生态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茶园的植物资源调查和景观分析,探讨了茶园植物的多样性、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布央生态茶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结构和独特的景观美感。茶树作为主要植物巧妙地融入了茶园的整体景观,为茶园增添了独特的元素。研究还发现,茶园的植物布置方式和景观设计体现了地域和民族特色,既保留了茶树种植的良好状态,又突出了茶园的生态功能和中国古典设计的特点。研究结果对茶园的生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岳璐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17-6921
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多样性对景观吸引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通过对植物多样性对景观美感、生态系统服务和用户体验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对景观吸引力具有显著贡献,可以提升景观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植物多样性的融合还能够增强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空气质量、水循环等生态系统服务,进一步提升景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此外,植物多样性对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用户参与和互动的促进也是不可忽视的。综合分析植物多样性对景观吸引力的关系,本研究强调植物多样性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付丽娜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25-7930
地方特色植物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保护现状、挑战以及应用潜力。首先,通过调查分析了地方特色植物的分布、种类和特点;然后,评估了现有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识别了主要的威胁和挑战;最后,探讨了地方特色植物在食品、医药、园艺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针对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具体建议。本研究为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岳璐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83-5186
乡土植物是指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生长范围广泛的本地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和管理的重要资源,乡土植物具有独特的多样性和特征特性,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综合评述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及其意义。首先,乡土植物的多样性为园林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景观效果,丰富了景观的观赏价值。其次,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园林景观中长期生存并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此外,乡土植物为园林景观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它们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条件,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综上所述,乡土植物多样性及特征特性在园林景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乡土植物资源,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提升景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因此,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探讨了乡土植物资源与乡村景观构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广西百色市拥有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包括经济林树种、果木林、药用植物、食用菌类植物等。这些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生态功能突出等特点,对乡村景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案例,发现它们可以营造出独特的乡村风貌和文化氛围。此外,乡土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对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景观美感都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乡土植物资源与乡村景观构建也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因此,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充分发挥乡土植物资源的潜力,构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9.
李静  康兴昆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09-4815
本研究以河北蟠龙湖景区为研究实例,对其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并进行景观评价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景区内植物群落结构丰富,包括大型落叶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竹本植物等。彩叶植物和花卉的种植增加了景区的色彩丰富度。基于景观评价指标的分析,景区的植物群落具有丰富的观赏性状和象征意义,景观配置更自然和规则化。研究还发现,景区内植物的季节性选择使得景观在不同季节呈现独特效果。综合分析表明,河北蟠龙湖景区的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景观设计合理,对游客的观赏体验和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景区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提升景区品质和吸引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张利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2-6926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种群结构的改变、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损失。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区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旅游业发展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芬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16-4823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青岛市旅游区的绿化园林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评价园林植物的景观形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旅游区公园内共有248种植物,分别属于75个科和152个属。其中,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共计226种,属于69个科和137个属;裸子植物共计22种,属于6个科和15个属。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乔木和灌木是该旅游区的主要植物类型,分别占总种类的46.77%和34.68%。在植物色彩方面,该旅游区以暖色调为主,花卉植物的丰富多样使景观更加活跃。植物空间布局以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同时起到了阻隔游客和保护植株的作用。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于旅游区绿化园林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绿化水平不均衡、生态质量需要提升等。因此,建议加强绿化管理,增加绿化投入,提高植物多样性,注重生态保护,以实现旅游区绿化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金鑫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90-8294
乡土植物作为与特定地域和气候紧密相连的植物资源,为城市绿化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本研究对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及其在景观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乡土植物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韧性,增强生物多样性,还能为城市景观注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它们在节水、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本研究认为乡土植物在未来的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应当强化乡土植物的研究与普及,推广综合景观设计思路,加强政策支持和激励,鼓励跨学科合作,以推动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通明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222-6226
本研究旨在探讨观赏园艺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景观设计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观赏园艺植物多样性对景观设计效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观赏园艺植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形态特征、色彩效果以及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对景观设计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本研究还分析了不同尺度景观设计中观赏园艺植物多样性的应用策略和效果,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效果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钟莹 《分子植物育种》2024,(11):3748-3753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植物多样性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中的地位,并分析了植物多样性对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以杭州西湖风景区和海南岛国际旅游岛为案例,研究发现植物多样性为旅游目的地创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植物多样性丰富和缺乏的情况下的竞争力差异,揭示了植物多样性对旅游业的关键作用。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包括保护濒危植物与生态系统、推动生态教育与导览活动、促进绿色旅游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这些系统性的研究分析,我们期望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瑞雪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246-7250
本研究以郑州市城市公园为例,对其植物资源与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索景观构建与设计的优化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郑州市城市公园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资源,共计273种,主要包括乔木、灌木、竹类、藤本、草本等多种植物类型。其中,乔木和灌木类植物占据绝对优势,构建了公园的植物景观主体。而在群落结构方面,郑州市城市公园采用了多样的植物搭配,形成了复层植物景观结构,使得景观效果更加层次丰富和美观。为优化郑州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本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融合的设计策略。然而,在实际景观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园的地域文化色彩并不明显,需要在后期景观优化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合,提高景观的历史文化韵味。此外,我们还发现公园的水体植物景观相对不突出,水域内水生植物配置较少,需要增加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浮水花卉植物,增强水体区域的美感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云  吴霞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56-6960
本研究探讨了植物文化价值与园林设计的整合,旨在深入理解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和意义,并探索如何将植物文化价值融入园林设计实践中。研究发现,植物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们在宗教仪式、文学艺术和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园林设计中的文化元素通过运用文化意象和主题,将植物选择和配置与特定文化背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体验。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文化园林设计的成功实施,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园林设计的整合,以及城市公园和社区园林中的文化表达。然而,植物文化价值与园林设计整合也面临挑战和限制因素,例如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平衡以及植物文化价值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协调。通过克服这些问题,本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植物文化价值与园林设计的整合,为人们创造出丰富、有意义和可持续的景观体验。  相似文献   

17.
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导致农业景观重要生境发生巨大变化,农田野生动植物数量下降。农田边界作为农业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物种组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本研究对农业生态系统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进行阐述,论述了影响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和生态服务功能。综述研究显示,农田边界具有类型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类型多样性及时空结构多样性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农田边界结构、农田边界管理、周边土地利用影响以及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农田边界生态功能包括:生产、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景观美学功能等;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型农田边界生态植被营建模式与优化途径,对中国农田边界植被管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分子植物育种》2024,(4):1325-1330
本研究通过应用植物形态学评价方法,对旅游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深入探究。植物形态学,作为评估植物外观特征的学科,为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研究显示,基于植物形态学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客观、细致地分析旅游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从而指导景区的植物配置和设计,使之更符合景区特色。同时,本研究也指出了该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并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生态、环境和文化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不仅为旅游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证支持,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项文梅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48-4852
本研究探讨了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景观形成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对实践和管理的意义。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景观的形态、层次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增加景观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创造多样化的景观体验;同时,植物的功能多样性对景观的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因此,在园林规划和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持其多样性并选择具有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植物,以创造更美观、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20.
低碳城市南昌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低碳城市南昌道路植物景观的现状和影响道路植物景观的重要因子,为南昌及中国其他低碳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若干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了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模型,通过评价因子的权值确定和指标的量化,对南昌城市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南昌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建设水平较好,57.14%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在Ⅱ级以上,III级占35.71%,但也有7.14%的道路在Ⅳ级以下。在所评价的8个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其次是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生活型结构得分排第3位,这说明南昌城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植物与道路和周边硬质景观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多数路段“乔-灌-草”搭配较为合理;物种多样性和植物观赏特性得分低。南昌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仍然存在单位空间绿量较低、植物种类应用欠丰富,以及地域特色不太突出等问题。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南昌城市道路低碳植物景观和地域特色植物景观营建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