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单株产量等为代表的重要性状是选育小麦高产良种的主攻目标性状,分析小麦重要产量性状的数量遗传特性,为深入研究其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品冬34为母本(P1)和BARRAN为父本(P2)配置杂交组合,在2年4个环境下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该组合单世代(P1、P2、RIL7:8、RIL8:9)单株产量、千粒重、株高、穗下节间长、旗叶上节间长和分蘖数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和分蘖数外,其余性状间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穗下节间长与旗叶上节间长平均相关系数达0.91 (P≤0.001)。最优遗传模型对于单株产量是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78、2.89、–6.18和0.15,多基因遗传率为86.23%;对于千粒重是2对互补作用主基因+加性效应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基因加性效应值是22.37,主基因遗传率为66.96%,多基因遗传率为28.25%;对于株高是2对累积作用主基因+加性作用多基因混合遗传... 相似文献
2.
烟草主要农艺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38-6447
本研究以烤烟品种‘云烟97’和‘变异云烟97’为亲本,分别构建P1、P2、F1和F24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烟草的株高、节距、叶数和茎围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分别与节距、叶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围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节距与叶数间则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株高、节距和叶数3个性状具有相同的最优遗传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MX2-ADI-AD),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225 8%、94.285 4%和99.177 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774 2%、5.568 4%和0.822 9%;茎围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最优遗传模型(MX2-AD-AD),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0.314 6%和9.685 4%。上述性状均受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均高达90%以上且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受环境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在烟草高产育种过程中针对上述农艺性状的定向选择宜在早期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3.
玉米粒长是培育优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选择性状。选取粒长性状表现差异显著的玉米自交系铁7922和E28,及其组建的6个世代群体P1、F1、P2、B1、B2和F2为材料,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玉米粒长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粒长性状在F1表现为超亲优势,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的E-1-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22%~80.58%,多基因遗传率为17.68%~24.95%,环境因素决定粒长表型变异的19.42%~41.10%,控制玉米粒长性状的主基因效应高于多基因效应,并且主基因的加性累积效应明显,该性状在育种中可以通过世代累积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穗轴粗性状是影响果穗籽粒脱水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对穗轴粗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研究较少。以经典玉米自交系PHB1M/丹340(组合Ⅰ),PH4CV/丹598(组合Ⅱ)构成的P1、F1、P2、B1、B2和F2 6世代群体为材料,运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玉米穗轴粗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穗轴粗性状在2组合的F1代呈现中亲遗传。组合Ⅰ中穗轴粗性状最佳模型符合C-0,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组合Ⅱ穗轴粗遗传符合D-2,表现为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其中多基因起主要作用。穂轴粗性状在B2世代多基因遗传率最大,育种中可以在遗传率较高的世代通过轮回选择或聚合回交等方法累积增效基因,进而选育出穂轴粗细适宜的材料,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的优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发芽种子耐湿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湿害是我国特有的自然灾害,对油菜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单产显著下降。为研究油菜种子发芽耐湿性的遗传规律,本文利用耐湿性遗传差异较大的2个甘蓝型油菜纯系中双9号和GH01的杂交后代衍生的世代家系群体构建油菜耐湿性遗传体系,并以主基因+多基因家系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油菜耐湿性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双9号×GH01组合的耐湿性的遗传受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表现为耐湿对不耐湿完全显性。该组合的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相等,为0.0696;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相等,为0.0530。多基因加性效应为0.3275,显性效应为负值([h]= –0.2137)。主基因存在显性效应,该组合的耐湿性存在杂种优势,多基因显性效应为负,多基因显性效应使F1代耐湿性降低。F2家系的主基因遗传力为73.57%,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建议育种工作者对耐湿性在早期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明确中国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规律,选用中国南瓜杂交获得的6世代群体(P1、P2、F1、F2、BCP1、BCP2)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该群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0.7077,均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显性效应分别为3.5034和1.3586,均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2.3066和-0.6679。其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F2分别为17.06%、56.01%、95%,多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F2分别为47.16%、18.78%、0;说明主基因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可以在早期世代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选择。研究为中国南瓜育种品质性状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甜玉米品质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为甜玉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用果糖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的甜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T77(高值亲本)×T15(低值亲本)。以该组合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其果糖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3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3个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及相关遗传参数。试验表明,果糖含量的最适模型为A-1,是受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76.4%;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最适模型同为B-1,表明这2个性状符合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3.6%和64.7%。在育种实践中,对甜玉米果糖含量、膳食纤维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改良和选择,可在早期世代进行,同时要注意一定的环境因素,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的方法来积累微效基因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8.
棉花叶柄分化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个叶柄分化率性状稳定的棉花材料W10、W12为亲本,构建了两个5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F2、F2:3),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这2个群体(W10×TM-1, W12×CCRI12)的叶柄组织培养分化率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叶柄组织培养分化率在2个群体中均表现为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1模型)控制。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正值,均使分化率提高。2个F2群体显示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22%和74.6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47%和16.78%。 相似文献
9.
茄子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主要土传病害,可使茄子植株萎蔫死亡、大量减产,严重制约着中国茄子的生产。为探明茄子抗青枯病的遗传规律,本研究以茄子高感病自交系“Rf”为母本,高抗病自交系“BC01”为父本,构建F1、F2、BC1P1、BC1P2世代遗传群体,采用伤根灌根接种法进行抗病性表型鉴定,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抗病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代各病级株数呈现多峰、偏态分布;茄子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符合2MG-EAD模型,由2对主基因控制,感病为显性;主基因在F2、BC1P1、BC1P2世代的遗传率分别为89.84%、43.19%、87.41%。研究结果为定位茄子抗青枯病主效基因,开发相关分子标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果实形状是评价冬瓜外观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开展冬瓜果实形状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为冬瓜优质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圆球形冬瓜YO-16和圆柱形冬瓜KX-8为亲本,构建4个世代(P1, P2, F1,F2)遗传群体,并结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瓜果实的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形指数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间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果形指数与果实纵径的相关性最大。果实纵径的最适合遗传模型是MX2-AD-AD,符合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008 5%和4.796 8%;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的最适合遗传模型都是MX2-ADI-AD,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2.623 7%和89.403 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765 9%和1.020 3%。上述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均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因此,在冬瓜优质育种过程中要重视利用主基因,应在早期世代对果形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果实形状是园艺作物商品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明确茄子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可为开发相关分子标记以及选育消费者喜欢的果形新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卵圆茄BC01和长条茄Rf为亲本,构建P1、P2、F1、F2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F2代的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均呈双峰偏态分布。果实纵径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主基因起增效作用,在F2代的遗传率为73.41%;果实横径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起减效作用,在F2代的遗传率为90.99%;果形指数由1对加性主基因控制,在F2代的遗传率为81.46%。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培育果穗不露顶玉米品种,以长露顶玉米自交系WZ06X97和不露顶玉米自交系WZ098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_1、P_2、F_1、B_1、B_2和F_2)株系为材料,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玉米果穗露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果穗露顶的最适遗传模型是E-0,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均为4. 615,显性效应值分别是-0. 680和-0. 742,主基因遗传率在B_1、B_2和F_2中分别是60. 41%,81. 28%和83. 9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6. 74%,5. 90%和5. 04%,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2. 85%,12. 82%和10. 97%;上述结果表明,玉米果穗露顶受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F_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因此育种上可在早期世代对果穗露顶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浙平1号×04Pb11(I)和宁1243×04Pb11(II)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初花期单株抗压力的遗传。结果表明: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在组合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组合I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个组合中的2对主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都表现抗倒对易倒部分显性或完全显性,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互作效应;2个组合中,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平均为54.71%,而多基因遗传率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平均为10.56%,表明2个组合的抗倒伏性状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2个组合各群体中,遗传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53.43%,而环境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46.57%,表明环境对油菜抗倒伏性状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含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高维生素C含量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乌塌菜和低维生素C含量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二青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对不结球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 不结球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 其中2011年结果中, 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3.15, 在B1、B2、F2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54.38%、38.58%和18.69%, 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4.69%、36.92%和40.7%; 2013年结果中, 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6.04, 在B1、B2、F2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1.88%、6.41%和45.04%, 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9.67%、16.57%和16.91%。可见,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 在不结球白菜高维生素C含量品种选育过程中, 要注重环境影响, 并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对性状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瓠瓜果形的遗传规律,本研究以瓠瓜梨形果自交系(H07)为母本,扁圆形果自交系(H14A)为父本,构建六世代(P1, P2, F1, F2, BC1P1, BC1P2)群体,对瓠瓜果实横径、纵径及果形数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瓠瓜的果实纵径与果形指数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三个性状均呈偏态向右分布;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最适遗传模型为MX2-ADI-AD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7.360 3%和85.775 6%;果实横径最适遗传模型为MX2-ADI-AD,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51.0076%。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瓠瓜果形遗传机制及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浙平1号×04Pb11(I)和宁1243×04Pb11(II)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初花期单株抗压力的遗传。结果表明: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在组合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组合II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2个组合中的2对主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都表现抗倒对易倒部分显性或完全显性,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互作效应;2个组合中,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平均为54.71%,而多基因遗传率只在B1群体中检测到,平均为10.56%,表明2个组合的抗倒伏性状是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2个组合各群体中,遗传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53.43%,而环境变异平均占表型变异的46.57%,表明环境对油菜抗倒伏性状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yuanyl@cricaas.com.cn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57-157
采用2个纤维品质表现高强的材料和黄河流域棉区的2个主栽抗虫品种配成2个组合,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5个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质性状是由一个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效应中,F2分离群体中,比强度的遗传效应最大,为14.36%和8.40%,其次是绒长性状,为9.51%和2.59%。F2:3中的主基因效应与F2接近。主基因显性效应很小,除纤维长度在一个组合中总显性效应(主基因显性效应 多基因显性效应)为较大正值外,其余三个性状在两个组合中均表现负值或接近于0,杂合状态下多数纤维品质性状表型值偏向中亲值或低亲值,分子标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单纯依靠表型选择效率低,需要依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主栽品种进行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20.
樱桃番茄果形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樱桃番茄圆形自交系W403(P1)和梨形自交系W405(P2)为双亲,构建P1,F1,P2,B1,B2和R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经典遗传学方法对该6个世代群体果形指数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W403×W405果形遗传符合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B2,B2和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4.99%,79.05%和79.7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34%,7.31%和4.89%,说明F2果形表现出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对W403×W405组合果形性状的改良要以主基因为主,同时注意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