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的亚种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卡那霉素、潮霉素、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4种抗生素对菜心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以及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潮霉素对菜心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卡那霉素作为抗性筛选剂,子叶的筛选浓度为10 mg/L,下胚轴的筛选浓度为15 mg/L,潮霉素作为筛选剂,子叶的筛选浓度为8 mg/L,下胚轴的筛选浓度为6 mg/L;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对菜心子叶和下胚轴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较小,对农杆菌LBA4404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作为抑菌剂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的浓度以200~40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2.
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品种嘠拉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m)、潮霉素(Hm)对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的选择压和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及对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的抑菌效果,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结果证明表明:Km卡那霉素10mg/L、Hm4.0 mg/L完全抑制了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苹果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 在Km 50mg/L、Hm5.0 mg/L达到继代苗的半致死浓度,可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苗的筛选浓度,1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分化。;由于抗性芽再生的选择压与抗性苗筛选浓度相差较小,Hm相对于Km更适合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选择标记;培养基中附加潮霉素的浓度为5mg/l继代苗不再分化生长,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2.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再生,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头孢青霉素在Cef 300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影响不大;而附加Carb羧苄青霉素则需400mg/L以上时才能抑制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同时严重抑制了叶片再生。因此,宜选用Cef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抑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大豆不同基因型胚尖不定芽的诱导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胚尖为外植体,在MS+3.0mg/L6BA上培养诱导8个基因型产生不定芽,筛选适合于胚尖再生系统的大豆基因型。同时,测定吉林40在诱导胚尖不定芽时对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8个大豆基因型中,2个基因型的不定芽诱导率大于90%,综合考虑不定芽诱导率和芽数两个性状,吉林40和黑农37适合于大豆胚尖不定芽再生系统。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或头孢霉素时,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胚尖不定芽诱导率急剧下降。经方差分析,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对大豆胚尖不定芽诱导率和芽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培养基内加入200mg/L卡那霉素或300mg/L头孢霉素时,胚尖不定芽诱导率和芽数显著地低于对照。在胚尖再生系统遗传转化中,建议以200mg/L卡那霉素作为抗性筛选浓度,使用头孢霉素作为脱菌剂时,浓度低于300mg/L不会降低大豆胚尖不定芽的诱导率和芽数。  相似文献   

4.
不同抗生素对罗汉果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抗生素潮霉素(Hyg)、头孢霉素(Cef)、氨苄青霉素(Ap)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罗汉果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影响,确立了其在罗汉果转基因过程中的剂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对罗汉果子叶离体培养的毒性比头孢霉素大;以头孢霉素抑菌效果最佳,250mg/L已经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用潮霉素(Hyg)罗汉果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性筛选,结果表明选择剂Hyg在不定芽和不定根抗性筛选中的临界浓度分别为25mg/L和10mg/L。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黄樱桃-2号’的子叶切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产生以及再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形成的‘黄樱桃-2号’愈伤组织和再生芽数目存在差异,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5 mg/L+ IAA 0.2 mg/L,出愈率可达到95.08%,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约为5。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IAA 0.2 mg/L。通过观察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2种抗生素对子叶愈伤组织和再生芽诱导情况的影响,确定‘黄樱桃-2号’子叶的除菌培养基为:MS+ 6-BA 2.5 mg/L+ IAA 0.2 mg/L+ 头孢霉素 200 mg/L+ 羧苄青霉素 200 mg/L。同时还对作为筛选剂的卡那霉素进行了浓度筛选,确定了卡那霉素对‘黄樱桃-2号’子叶的筛选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6.
大豆子叶节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及转EPSPS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遗传转化效率,优化了激素水平、基因型、抗生素及筛选压力等影响植株再生的多个因素,并用EPSPS基因转化大豆子叶节。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为1.6mg/L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黑农37和合丰35的不定芽诱导率较吉育91高,吲哚丁酸(IBA)诱导生根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头孢霉素的最适抑菌浓度为500mg/L,草甘膦有效筛选压力为8mg/L,并获得转EPSPS基因的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高效的西瓜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西瓜‘SM1’材料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子叶节再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研究潮霉素浓度、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SM1’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AA 0.1 mg/L,不定芽分化率为91.7%。最优遗传转化组合为农杆菌侵染时间15 min,共培养3 d,之后进行选择培养。外植体不定芽分化潮霉素最适浓度为10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1 mg/L+NAA 0.01 mg/L。通过潮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12株阳性转化株系,转化率为6.5%。本研究建立了高效西瓜‘SM1’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及西瓜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几种抗生素对大白菜种子发芽及离体子叶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观察抗生素对大白菜基因型GP-11种子发芽以及离体子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GP-11种子在含有200mg/L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上发芽生长时,幼苗子叶完全黄化,侧根数为0;随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芽、主根和侧根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受影响。4日苗龄的离体子叶在含有10mg/L卡那霉素并附加一定激素的改良MS培养基生长时,基本无绿芽诱出,在含7.5mg/L和5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诱出的绿芽率只有32.5%和40.2%;在仅含3mg/L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中,小苗完全丧失生根能力。在添加浓度高至400mg/L的头孢霉素或羧苄青霉素的诱芽培养基中,GP-11诱芽率为0,且它们之间差异不明显,但在添加头孢霉素或羧苄青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中,小苗生根依然正常。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中,对大有转化苗筛选的卡那霉素浓度在10mg/L左右是适宜的,添加的抑菌剂浓度在能控制农杆菌生长的同时,同时降低浓度,最好不超过400mg/L;在诱导生根培养基中,卡那霉素浓度不宜超过3mg/L。另外,对T0代转基因种子进行遗传分析时在发芽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浓度应该达到200mg/L。  相似文献   

9.
葡萄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优良无核葡萄品种莫利莎葡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an)、潮霉素(Hyg)对葡萄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葡萄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继代苗对Hyg的敏感性强于Kan,葡萄遗传转化更适合使用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作为选择标记。Hyg 3.0mg/L即达到继代苗致死浓度,可作为转化后抗性苗的筛选浓度,Hyg 0.8mg/L完全抑制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葡萄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抗生素可选用Cef 300mg/L或Carb 400mg/L,但对不定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激素种类与浓度等培养条件,按正交试验设计的原则,建立了百脉根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 2,4-D 2.0 mg/L KT 2.0 mg/L 培养基可高效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培养基可高效诱导芽的分化,MS NAA 0.1 mg/L 培养基可快速诱导根的生成,形成再生植株.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VP60-pBI121,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对百脉根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百脉根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农杆菌LBA4404为介导菌株、以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3 d,在OD600为0.6的菌夜中浸染20 min,共培养3 d,以及300 mg/L 羧苄青霉素脱菌浓度和50 mg/L 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最佳转化条件.为利用百脉根生产动物口服型疫苗建立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红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子叶和下胚轴在不同激素的浓度和组合下分化率及再生频率的变化。在诱导愈伤组织时,低浓度的NAA和高浓度的6-BA会导致下胚轴的诱导能力略低于子叶;IAA和ZT的浓度升高时,红茄下胚轴的分化率随之增加,红茄子叶的分化率随之降低。在IAA浓度为0.3 mg/L时,不定芽分化率达到最高;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NAA+1.0 mg/L 6-BA;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 IAA+2.0 mg/L 6-BA;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本研究建立的红茄再生体系,为红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小盐芥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与不同浓度组合对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2,4-D组合能诱导出愈伤,诱导率为100%。MS 6-BA NAA组合既能诱导出愈伤又能分化不定芽,愈伤诱导率为100%,激素不同浓度不定芽分化率不同,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2.5mg/L 6-BA 0.1mg/L NAA,不定芽分化率为43%。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为74%。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东农303和Favorita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无腋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过程中对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基础抗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对两种抗生素的基础抗性存在差异,东农303对两种抗生素均较Favorita敏感。用卡那霉素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抗性筛选时,对东农303的适宜浓度为50mg/L;Favorita的适宜浓度为200mg/L。用头孢霉素作为农杆菌遗传转化的脱菌剂时,对东农303适宜浓度为100mg/L或略高;Favorita依菌液的浓度和活力不同,加入低于500mg/L的浓度不会影响无腋芽茎段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以菊苣子叶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在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对菊苣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对菊苣子叶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有抑制作用.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提高,菊苣子叶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频率逐渐降低,当Km达到25 mg/L时,完全抑制愈伤组织诱导产生芽.与Km相比,头孢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对弱一些.但随着头孢霉素浓度的提高,菊苣子叶的出愈率和出芽率也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柱型苹果“鲁加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以柱型苹果"鲁加6号"试管苗叶片外植体为转化材料,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凶为选择标记,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柱型苹果"鲁加6号"苹果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MS+6-BA 4.0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叶片不定芽分化阶段Km的选择压力为20 mg/L,不定芽生根阶段Km的选择压力为15 mg/L,脱菌培养阶段头孢霉素的适宜浓度为300 mg/L.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经过36 h预培养,侵染10 min,共培养48 h时,有利于提高遗传转化效率,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数均最高.获得的Km抗性植株经PCR检测,扩增出特异条带,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苹果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16.
芝麻子叶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为材料,对子叶丛生芽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以及子叶受体材料对卡那霉素、潮霉素和头孢霉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芝麻子叶基因高频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适宜的诱芽培养基为MS+5.0 mg/L 6-BA+1.0 mg/L IAA+5.0 mg/L AgNO3 +1.0 mg/L ABA+3%蔗糖...  相似文献   

17.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萌动子叶节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仁镐 《作物学报》2006,32(8):1188-1192
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化萌动大豆成熟子叶节获得了高频率的转基因大豆。从萌发12~16 h的大豆种子切取半片种子作为目标组织,对其子叶节组织进行伤处理后,接种于含有pGB载体的LBA4404农杆菌溶液。pGB载体含有除草剂(phosphinothricin, PPT)抗性基因bar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将接种的外植体分别在含有3或5 mg/L PPT的芽诱导培养基、3 mg/L PPT的芽伸长培养基及2~4 mg/L PPT的根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了筛选。利用萌发5 d的外植体进行PPT浓度筛选的结果表明,芽诱导、芽伸长及根诱导阶段的PPT浓度分别为5、3及3 mg/L时,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为5.3%。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在大豆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和GFP分析结果表明被整合的外源基因在大豆细胞中得到了稳定的表达。成熟植株对体外喷洒100 mg/L PPT溶液产生抗性。转化效率达8.9%。  相似文献   

18.
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在MS附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的培养基上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基上,番茄子叶和下胚轴均能诱导出淡绿色的愈伤组织和分化形成不定芽,但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的出愈率和不定芽诱导存在明显差别。诱导番茄愈伤组织形成和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 mg/L+IAA 0.2 mg/L和MS+6-BA 2 mg/L+IAA 0.02 mg/L,番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MS+IAA0.2 mg/L。  相似文献   

19.
关键因子对棉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Bt基因和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0.1mg/L2,4-D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卡那霉素50mg/L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根农杆菌籼稻转化效率,将修饰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ck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分别置于紧密相连的2个T-DNA上,构建载体pCDMARUSCK-HPT,电激法将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获得工程菌.比较了提门叮和国产噻孢霉素对工程菌LBA4404的抑制效果,试验得出提门叮在500mg/L以内比噻孢霉素能更有效地去除水稻细胞中的农杆菌,而且低浓度条件下(250mg/L)就能有效地抑制工程菌LBA4404,并且有利于水稻转化细胞成功地再生植株.确立了工程菌LBA4404菌液浓度OD值0.8,浸染时间5min为明恢86合适的转化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的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杂交籼稻优良恢复系明恢86,获得转基因植株127个克隆,转化效率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