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生猪的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生猪的疫病更加复杂化.严重地威胁着生猪散养户的发展.因此.生猪散养户应树立生猪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1流行现状1.1老疫病仍有发生养猪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随着乡村规模化中小型猪场大量建立,生猪及其产品大范围经营,造成了疫病发生与流行,导致一些已控制的传染病又重新抬头,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气喘病等。  相似文献   

3.
生猪养殖是畜牧业的细分板块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猪养殖同时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其经营好坏决定了猪场的投资回报水平。猪传染病引发猪群健康问题,降低了猪场的产出水平,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可使猪场总收入下降7%,每头母猪的经济损失达197美元;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流行对生猪产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体现在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以及猪肉消费市场上。针对猪群重要疫病,猪场管理者需制定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及免疫治疗策略来做好疫病防控,减少因重要疫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主管部门需出台有力的政策调控,平复新冠肺炎疫情对猪场经营、猪肉消费的影响,确保生猪的养殖、销售及猪肉消费等环节正常运行,减少因市场变化导致的猪场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保健》2012,(12):83-84
一、当前生猪腹泻疫病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一)主要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根据全国猪病持续监测和调查结果,当前造成生猪腹泻流行的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流通频繁,本病已成为生猪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我乡先后有3个猪场感染猪伪狂犬病,现将有关该病的流行发病及防治情况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PCVD)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疫病,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疫病,严重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发展。我国自2000年报道和明确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以来,随着引种、生猪调运等原因,流行范嗣迅速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猪疾病的种类相对较多,流行范围广大,使养猪业面临严峻的疫病防控形势。近几年,国家加强对生猪养殖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疾病采取强免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猪疫病防治工作中,现有单一的猪病诊断技术已不能有效应对混合感染的复杂现状,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多联诊断技术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合理应用,促进生猪疫病防治工作优化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省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现状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省养猪业发展迅速,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猪病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尤其是猪传染病,已严重影响了我省养猪效益和食品安全。为此,就目前我省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现状及其防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丁宜春  曹莉 《当代畜牧》2014,(26):55-56
猪高热病属于一种猪的是传染性疾病,是生猪综合型疫病,感染该疾病后的生猪主要临床病状为持续性高热。生猪高热病的病状特点表现为:急性、热性、高致病性、致死性。一直以来,生猪高热病的防治是养猪专业户在夏季主要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防治生猪高热病是控制猪夏季传染病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生猪高热病症状与防治措施展开论述,并对生猪高热病诱因、病原及流行特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有效防治生猪高热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动物疫病的大量出现和流行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疫病的防治工作困扰着广大养殖户。由于近年市场对猪肉食品的需求加大,带动了各种规模的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而生猪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养殖动物,其防疫工作的难度更大。防治猪疫病的有效依据就是生猪防疫检疫工作,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帮助广大的生猪养殖户了解疫病的流行趋势、特点等,促进养殖企业对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要疾病。由于我国的生猪养殖以散养户居多,饲养管理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养殖户疫病防控能力差,导致该病在我国流行日趋广泛,危害日渐严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猪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生猪养殖是我国传统畜牧养殖业之一.抓好对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对确保生猪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生猪疫病,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该病一旦暴发将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该疫病的病原及相关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及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仔猪、青年猪以多发性关节炎、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严重接触性传染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是其主要临床症状。此病暴发时可导致大批生猪急性死亡,它是集约化养猪场及散养农户的一种常见疫病。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呈递增趋势,流行规律也有很大变化,2009年以来笔者通过对本街道(镇)2个养猪场和14户散养农户的67头患病生猪进行兽医临床诊断、剖解变化,选用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收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养猪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生猪及其产品流通日益频繁,但由于疫病防控力度不足,使得许多已经根除的猪传染病在某些地区又存在复发的趋势,传统的老病与新病并发流行,给养猪场(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此背景下,首先分析了当前猪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其次对猪传染病的防控技术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猪传染病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棘手问题,为了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我国在预防控制疫病方面制定出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并在防疫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但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农村生猪散养户对生猪品种的引进、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繁,外来生猪传染病的传播机会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猪业》2009,4(10):4-6
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一大危险因素,给养猪业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及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在生猪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为此,本刊记者特邀业界专家——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原副秘书长荆继忠.针对相关疫病的发展演变、流行特点、诊断检测、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希望能给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猪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疫病实施强制免疫,规定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目前,云南省对这三种疫病强制免疫推广“321”免疫新技术。这一技术真正实现了动物强制免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提高了免疫密度及免疫抗体合格率。但必须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即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选择优质的疫苗、正确的运输、保存和使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从根本上控制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生猪生产的健康。威远镇于2012年秋防与全县同步组织实施生猪“321”免疫技术,笔者结合长期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和经验,就威远镇实施生猪强制免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及采取对策进行粗浅的描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是由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生产安全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2006年-2007年长沙市首次发生较大规模HP-PRRS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给有效防控HP-PRRS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追溯性方式对该市HP-PRRS流行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P-PRRSV是造成2006年-2007年长沙市生猪疫病流行的主要病原,疫病的流行与生猪流动、异常气候、多种病原混合感染、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生猪市场交易流动是导入和迅速传播HP-PRR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猪霉形体性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of swine),亦称猪气喘病(Mycoplasma HyPneumoniae),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Swine enzootic rneumonia),它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生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喘气,它是集约化养猪场及散养农户的常见疫病,也是SPF猪场要求净化的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有很大变化,2007年以来笔者通过对本县4个大型猪场和27户散养农户的229头患病生猪进行兽医临床诊断、剖解变化,选用多西环素、鱼腥草注射液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PCVD)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疫病,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疫病,严重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发展。我国自2000年报道和明确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以来,随着引种、生猪调运等原因,流行范围迅速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