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加法 《植物医生》2011,24(2):27-28
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田块种植的太子参的定点观察和系统调查,掌握太子参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并从肥料配比、田间管理及药剂选用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宏辉 《植物医生》2007,20(2):27-28
通过多年来对寿宁县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类型田块的太子参进行田间观察和调查研究,总结出太子参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并从肥料配比、水管方式及药剂筛选等方面探索了防治叶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滨海县位于江苏沿海北部棉区,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种植棉花1.5万hm2.棉叶斑病是该棉区近年来上升的重要病害,常年在棉花后期发生普遍,在条件适宜年份,部分地区在棉盛蕾期即可大发生.一般发生田块减产5%~10%,早发、重发田块减产30%~50%.为了掌握该病发生消长规律,及时开展有效防治,于2002-2004年进行了田间调查与防治试验,已取得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花生几种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和花生黑斑病(C.personata)是我国花生生产上为害较大的3种叶斑病。在山东褐斑和网斑的始病期为6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以后。黑斑病始病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中旬以后。褐、网、黑3种斑病田间发生的普遍率依次为31.2%、17.9%和1.0%。发生程度、高峰期来的早晚受湿度影响较大。3种斑病的分布特点、花生品种间的抗性均有差异。化学防治效果随药剂种类与方法及条件而异,防效最高为62.8%,亩增干果74.5公斤(增产28.9%)。用抗病品种,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7.
桃儿七叶斑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Wall.exRoyle)Ying]属于小檗科、桃儿七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主要用于治疗蛇咬伤、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痛及气管炎等症。群众还用它沤制农药杀虫。1880年Podwyssotzkii从美洲桃儿七的树脂中分离出鬼臼毒素,现已证实鬼臼毒素具抗癌活性。以鬼臼毒  相似文献   

8.
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个月的平均RH(X1)呈正相关,与8月份雨日数(X2)呈负相关,其综合影响的二元回归式为Y=-37.3842+0.6471X1-0.7079X2,rY1.2=0.8274,rY2.1=-0.  相似文献   

9.
10.
综合作者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研究资料,阐述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原、发生症状、为害损失、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和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大叶黄杨叶斑病在恩施地区5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7月上旬病害发生较重,6月中旬为第一个发病高峰,10月上旬为第二个发病高峰。该病由坏损尾孢Cercospora destructive Ravo引起,病菌分生孢子在10-30℃、相对湿度70%以上和酸性条件下均能萌发,以25℃、相对湿度100%、pH值为5时萌发最好。病害发生与温度、光照、湿度等有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12.
香蕉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鄂平 《植物医生》2006,19(1):22-22
夏秋台风暴雨频繁.蕉园高温多湿。易引起香蕉叶斑病的发生流行,应做好防治。  相似文献   

13.
杨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生  余祖德 《江西植保》2005,28(3):117-117,116
在杨树苗木地和新造杨树幼林中,分别选择标准地,观察杨树天牛在湖口县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探索其预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Liryomyzasativae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yomyzahuidobrensisBlan chard)是1993年和1994年4月分别传入我国的植物检疫对象。贵州省1995年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 ,1996年发现南美斑潜蝇 ,余庆县在1996年发现。为了摸清其发生特点 ,制定防治策略 ,搞好余庆县斑潜蝇的综合防治工作。于1996年8月至1999年 ,开始进行了斑潜蝇的调查和综合防治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方法1.1发生种类和受害作物及发生规律调查1.1.1发…  相似文献   

15.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的试验和调查分析表明,油菜开花前气温较低,花期阴雨日多,有利油菜菌核病发生。同时,油菜的栽培制度、品种、长势等对其发生也有一定影响。明确了油菜秆堆放地和上年发病较重的油菜地是主要病原基地。并组建了回归预测式,探讨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义  汪以 《植物检疫》1999,13(3):28-29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graminis引起的病害,是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受侵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枯白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  相似文献   

17.
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红安县植保站(431500)蒋洪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俗称地蚕)是我县花生主要地下害虫,对花生产量影响颇大。掌握蛴螬发生与为害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是我县花生稳定高产的迫切要求。我站在多年调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摸清了该虫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杂交水稻组合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我县水稻稻秆蝇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为害逐年加重。第1代幼虫对秧苗为害率一般为30%~50% ,高的可达90%以上 ,第2代幼虫伤穗率一般为15%左右 ,高的可达50%以上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为害 ,近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发生规律稻秆蝇(ChloropsoryzaeMatsumura) ,属双翅目 ,秆蝇科 ,别名稻秆潜蝇 ,是一种为害禾本科植物的钻蛀性害虫。1.1生活史稻秆蝇在…  相似文献   

19.
杨明霞 《植物医生》2009,22(4):43-44
柑橘大实蝇是我国检疫性害虫,针对该虫的主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特点,通过长期观察和试验示范,总结出该虫的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控制了其发生范围,促进了柑橘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2005年在河南濮阳发生面积达到1.4万hm^2,文章通过对其分布范围、发生特点、为害规律的阐述,结合濮阳市近年来的各项研究,提出了适宜于本地区的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