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疥螨病俗称“癞子”,是由疥螨科的螨类寄生于家畜体表或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该病通过接触传染,以剧痒及发生各类皮肤炎为特征。疥螨病是马、牛、山羊、骆驼、猪等家畜的常见病。这个属的疥螨有马疥螨、牛疥螨、骆驼疥螨、猪疥螨、山羊疥螨、绵羊疥螨、犬疥螨等几种。山羊疥螨的宿主特异性不十分严格,常接触病畜的人,可能受到侵袭。该病病原体肉眼不可见。1临床症状病羊剧痒,皮肤变厚、脱毛和消瘦等,严重感染时,常可导致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引发大批死亡。病初羊嘴唇、鼻、眼圈及耳根部奇痒,皮肤发红、肥厚,继而出现丘疹、水…  相似文献   

2.
绵羊痒病由朊病毒引起,通常发生于2-4岁的羊,以3岁多的羊发病率最高。该病可经口感染,也可因体表伤口被含朊病毒的胎盘或体液感染而发病。 1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很长,自然感染为1-5年,所以1岁以下的羊极少出现临床症状。病羊表现为神经症状,初期兴奋性增强,易惊,共济失调,头颈或腹肋部肌肉发生频细震颤。  相似文献   

3.
羊球虫病是一种慢性或者急性肠炎型疾病,任何品种的绵羊和山羊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羔羊非常容易感染,且症状严重,而成年羊通常作为带虫者。该病在规模化养羊场中经常发生,病羊主要表现出腹泻、生长发育缓慢以及贫血等,同时其毛(绒)、肉品质下降,感染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该病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严重损害养羊经济效益,并对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是由猪疱疹病毒Ⅰ型,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四川省美姑县某乡绵羊发生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但无奇痒症状,经青霉素、链霉素、氨基比林治疗无效。经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观察,诊断为绵羊伪狂犬病。1 流行情况 2001年3~4月份,某乡绵羊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共发病并死亡绵羊20只,致死率达100%,其余牲畜未见发病。2 临床症状 急性病羊突然发病,病羊来不及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所以多数患羊在放牧时死在放牧地上或早晨发现死于羊舍内,少数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5.
羊疥螨又称羊疥癣,俗称"骚",是由疥螨寄生于羊的体表或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皮肤发生炎症,脱毛,剧痒为特征,是绵羊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2005年8月,我县郑河乡某村绵羊发生了该病,全村饲  相似文献   

6.
羊疥螨又称羊疥癣,俗称"骚",是由疥螨寄生于羊的体表或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皮肤发生炎症,脱毛,剧痒为特征,是绵羊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2005年8月,我县郑河乡某村绵羊发生了该病,全村饲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增生性传染病,羊、牛和其他家畜以及人都能够感染。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是引起发病的主要病原,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放线菌也与之相关。牛的易感性最高,绵羊和山羊次之,且牛和绵羊之间能够相互传染。病羊主要特征是头部、皮下以及皮下淋巴结组织发生脓性结节肿胀。该病往往呈散发性,基本不会呈流行性。现主要概述羊放线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变过程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绵羊的肠套叠病时有发生,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据统计,杂种绵羊比本地绵羊发病率高,成年绵羊比周岁以下绵羊发病率高,放牧羊比舍饲羊发病率高。该病一旦发生,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病情。近年来,共诊治12例,经手术治愈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绵羊肺腺瘤是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病毒所引起绵羊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的肺脏肿瘤性疾病。对于绵羊肺腺瘤的感染不具有年龄和品种差异性,但是3~5岁的美利奴绵羊对绵羊肺腺瘤病毒具有高度易感性。OPAV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感染OPAV后的动物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患病绵羊发病以后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病羊渐进性的消瘦,出现呼吸道症状,肺脏出现肿瘤性增生。该病在寒冷季节发生时,病情恶化。本文对绵羊肺腺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羊螨病是由痒螨或疥螨等螨类在羊皮肤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在秋冬季节发病,其特征是皮肤发炎、剧痒、患部脱毛、消瘦。主要对该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等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症状 患羊主要表现为剧痒、消瘦、皮肤增厚、龟裂和脱毛,影响羊的健康和毛的产量及品质。绵羊的螨病通常都为痒螨所损害,病变首先在背及臀部毛厚的部位,以后很快蔓延到体侧。痒螨在皮肤外表移行和采食皮屑,吸吮淋巴液,患部皮肤剧痒。患部皮肤可见针头大至粟粒大结节,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也有人称其为“烂肺病”,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的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死亡率高。文章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重点介绍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2003 年9 月下旬以来,我旗宗别立镇巴彦布拉格嘎查出现5 例羊突然倒地死亡的现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2003 年9 月下旬以来,宗别立镇巴彦布拉格嘎查的五个牧户饲养的羊在放牧途中突然倒地,腹胀,呼吸极度困难,严重的因窒息而死亡。牧户共饲养羊1660 只,其中绵羊510 只;发病55 只,其中绵羊23 只,发病率占3.31%;死亡25 只,其中绵羊11 只,死亡率为45.45%。据牧民反映,羊放牧在长有长羊蒿的草场时发生该病,如果把羊赶往没有长羊蒿的草场时停止发病。2 临床症状 早晨出牧时一切正常,一般于下午5:00 ~7:00时发病较多,阴雨(凉)天气…  相似文献   

14.
羊恶性水肿病是一种由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危害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该病发病急,病羊会出现黏膜出血、广泛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给羊的生产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保障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研究概述了羊恶性水肿病的常见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以期为养殖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绵羊痘病是一种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羊群一旦被绵羊痘病毒感染,皮肤和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被称为"羊天花"或"羊出花"。患病羊出现瘙痒,皮肤出现脓包,严重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该文介绍了绵羊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中西医治疗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主要感染山羊的疾病,绵羊感染该病罕见报道.2001年1月,靖江市一养羊户从浙江省某地调进湖羊106只(其中母羊101只,多为怀孕绵羊),入场后第5天发现一只公羊流浆液性鼻涕,咳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经常反复.进场约20天发现65%的羊只体温升高,部分羊呼吸困难,并有5只发生流产,1只母羊死亡.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血清学等诊断为羊支原体性肺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丘疹和疱疹,病羊发热并有较高的致死率。在大多数绵羊和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本病除死亡率较高外,还会造成妊娠母羊发生流产和多数病羊在病后丧失生产能力,给养羊  相似文献   

18.
绵羊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两群绵羊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该病做了通俗易懂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引起的一种以绵羊、山羊的口唇、舌鼻和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简要总结,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养狗数量的增加,近年来绵羊脑包虫病发生率不断上升。现将该病的诊治方治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该病发生后病羊表现为神经兴奋或沉郁,呈寄生部位对侧性机能反射障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眼泪、鼻涕不同程度的呈对侧性增多,个别羊只有呕吐现象。2 虫体定位诊断2.1 虫体发生在额部症状表现为:离群,无目的乱走,将头低下,在障碍物上长时间触顶不动,站立时,头歪斜于病侧,表现为不自然的姿势。还有的病羊出现头上仰,颈向后缩,后退行走,呈现间歇性发作。用手按虫体的部位时发软。2.2 虫体发生在颞叶部症状表现为:患病羊只向病侧做转圈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