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愈率很难超过80%,因乳房炎造成的死淘占所有病因的第一位。传统兽医实践倾向于使用抗生素全身性治疗,现代化的大型牧场倾向于乳区灌注治疗,一些牧场担心抗生素残留而选择中草药制剂治疗。对乳房炎的治疗不仅需要辨证施治,也需要通过化验致病菌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选择乳区灌注或全身性治疗需要根据引起乳房炎的致病菌的种类和乳房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本文对乳房炎的治疗方案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乳房炎的科学治疗。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重要疾病,可降低产奶量和乳品质,增加治疗和预防成本,给牧场带来经济损失。病因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体均可引起传染性乳房炎。临床症状复杂,需要特定实验室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奶牛乳房炎传统方法诊断准确性低,分子生物学检测发展前景大,基于微生物培养试剂盒和环介导等技术有望提高奶牛乳房炎诊断准确性和治疗精准度。治疗方面,抗生素类药物是常用的方法,但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需要开发新型药物用于奶牛乳房炎治疗。近年的研究显示,噬菌体有望作为替代品治疗奶牛乳房炎,部分植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作用,天然分泌因子如乳铁蛋白和磷脂酶A2也具有治疗潜力,但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综述了奶牛乳房炎发生的病因、病原和治疗、预防方法,为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解决乳房炎造成的奶牛产奶量下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作为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且难治愈的疾病,其防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不同省市规模化牧场中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及主要致病菌株组成情况,阐述了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现状。随后从抗生素使用、疫苗研发、奶牛乳房炎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牧场管理等方面概述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并以奶牛乳房发生炎症变化为主的一种疾病。本文就奶牛乳房炎发生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其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仍然是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及大量滥用,导致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耐药菌株呈不断增多趋势,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株,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文章从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现状、耐药变化规律、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如何减少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规范临床使用抗生素和进一步提高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多发病.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的刺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奶牛乳房炎使奶产量下降10-15%,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营养成分较差。此外,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抗生素,残留在奶中,给人类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应该是国内牧场兽医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参加过很多次乳房炎的主题培训,虽然各位讲者都在试图从各种角度强调"解决乳房炎问题,防控和牧场综合管理是关键",但在问答环节中,兽医提问最多的问题还是如何治疗乳房炎,如何解决乳房炎中出现的顽固病例?提问次数较多的问题包括:其他牧场治疗效果很好,给我推荐了这个抗生素,为什么在我牧场一点都不好用?我们牧场里最近复发的病例越来越多,怎么办?甚至在单一牧场内培训时,有直爽的兽医会自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全球奶牛养殖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感染率高,不仅危害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严重者还可导致奶牛失去生产和繁殖机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仍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法,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残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中药治疗乳房炎恰好缓解了这些棘手的问题。笔者等比较全面地综述了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机理、乳房炎的辨证论治及其现代药理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软膏治疗奶牛临床乳房炎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很多养殖场饲养管理不科学,疾病防治技术落后,致使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经常发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目前基本上都是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耐药,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有的抗生素通不过乳房屏障,达不到治疗目的,而且奶牛使用抗生素以后,乳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也是有害的[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威县大力实施奶业振兴,成为河北省新兴奶牛养殖大县,奶产量位居全省第三名。截至到2020年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6万头,年产生鲜乳18万吨;现有万头牧场6个,千头牧场2个。万头牧场生产设施设备条件好,技术人员配备齐全,奶牛饲养管理规范到位;但是小型社会牧场由于受规模和资金限制,技术力量较差,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不稳定,养殖场收益较低。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内部发生了炎症,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和受到外部刺激造成的。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乳房炎发病率过高、发病后治疗不及时将直接导致发病泌乳牛淘汰,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鲜乳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从如何提高中小型社会牧场的管理水平,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做好乳房炎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到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刺激所发生的炎性变化,是奶牛常见疾病,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和危害消费者健康.在乳房炎防治中,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应多使用中药制剂,少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在奶中的残留.为探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方法,我们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了中药制剂"乳房肿块消"与"乳炎至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试验,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健康的疾病之一,而60天左右的干奶期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关键时期,本文从干奶期的重要性以及干奶期乳腺发生的变化入手,分析干奶期乳房炎高发的原因,提出干奶药和乳头内封闭剂对防控奶牛乳房炎和提升牧场效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健康、牛奶产量及品质、造成牧场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约2个月的干奶期是防治奶牛乳房炎最关键的时期。本文基于干奶期的乳腺变化,分析干奶期乳房炎高发原因,提出全群及选择性干奶治疗、乳头末端保护方法、营养及卫生方面的饲养管理方法,为防控奶牛乳房炎、提高牛群生产表现及牧场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联胜 《中国乳业》2020,(10):11-12
奶牛乳房炎一直是牧场的常见问题之一,给牧场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总结了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治疗方法,结合生产实际,阐述科学防治乳房炎对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增加牧场经济效益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及学者,针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生理、病理组织学的一些变化特点,采用了不少具体防治措施。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房和乳汁均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却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生最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类型,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国内外主要应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具有较好效果,但造成抗生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乳房炎症,是奶牛饲养业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一般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隐性型),引起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通常主要病原是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霉形体。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而在一个牛群中大多数乳房炎(大约90%)是隐性型的,奶牛发病后造成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严重感染后造成奶牛提早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作出早期诊断对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乳房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非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以隐性型多发,据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因隐性乳房炎症状不是很明显,故在部分...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疾病,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发生与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有密切关系,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治疗乳房炎时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耐药菌株并带来抗生素残留.有效控制乳房炎的发生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