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能引起多种动物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其他家畜如牛、羊、犬等也可自然感染.许多野生动物也易感。伪狂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带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但其它季节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伪狂犬病的病原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伪狂犬病最早在1813年发生于英国的牛群中。Au-jeszky(1902)、Schmiedhoffer(1910)和Sangirgi(1914)相继发现并分离出PRV。PRV可感染多种动物,除两周龄以上的猪外,其他动物感染PRV均为致死性感染。特别是60年代以后,由于强毒株的出现,伪狂犬病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芬兰、挪威等少数国家仍无伪狂犬病的报道。我国自1947…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但是猪感染后无奇痒症状,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的高病死率,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国际兽疫局(OfficeIntem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2008年,我国农业部也将伪狂犬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都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厦门市同安区为了配合做好猪场净化工作,掌握全区猪群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状况,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辖区内猪群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试剂盒,共检测991份血清样品,并实地调查20家猪场,了解猪场饲养管理和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同安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流行率为65.0%,个体真实流行率为47.5%(44.5%~50.4%)。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奇痒症、奥叶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性传染病。至今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等有本病的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伪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黄银君,周育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46)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伪狂犬病(又叫Au-jeszky′s病)的病原,为a疱疹病毒,分类名叫猪疱疹病毒—1型。伪狂犬病最早是在牛上发现的,现在则成为猪的...  相似文献   

7.
新型伪狂犬病疫苗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伪狂犬病病毒(PRV)为α疱疹病毒,能引起多种动物的伪狂犬病。该传染病遍布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1947年首次发现本病,现已蔓延到十几个省市,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防制伪狂犬病的主要策略。尽管疫苗不能完全阻止PRV强毒感染和排毒,但它...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流行现状及我国应采取的防制措施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1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伪狂犬病(Pseudorabies,Aujeszky′sdisea-se)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猪、牛、羊、犬、猫、兔、鼠、野猪、貂、熊、狐等动物。除猪以外,其他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具有发热、奇痒和急性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可使许多家畜、野生动物及实验动物发病,目前已有44种动物感染发生的报道。患病动物临床表现以发热、奇痒(猪很少发生)、脑脊髓炎及生产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生于欧美一些国家,近半个世纪,尤其近20年来,在我国也迅速传播蔓延,使本病成为遍及全球广泛流行的疫病。目前,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猪疱疹病毒Ⅰ型。伪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丙酮、氯仿、酒精等高度敏感,对消毒剂无抵抗力。  相似文献   

11.
李淞  朱玲  赵玲 《养猪》2011,(5):92-9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发生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神经症状等,同时伪狂犬病病毒也是引起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产弱仔,新生仔猪出现共济失调、抽搐以及突然死亡;在生长肥育猪群中,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但该病毒还能感染其他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除猪外,感染动物还发生奇痒。幼龄动物死亡率极高,成年动物死亡率较低,妊娠期间感染还会造成流产和死胎。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简称PR)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及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根据本县年初制定的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乐都部分乡镇的456份猪血清进行伪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8%。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人犬(畜)共患传染病1直接人犬(畜)共患病1.1肠病毒感染病原:ECHO病毒、Coxsackic病毒、轮状病毒。地理分布:世界性;传染途径:消化道(粪便污染);易感动物:人、犬、灵长目及许多哺乳动物;临床症状:人—中度至重度的胃肠炎;犬—无症状,或轻度腹泻。1.2伪狂犬病病原:伪狂犬病病毒;地理分布:世界性;传染途径:直接接触;易感动物:人、犬、猪;临床症状:人—短暂而严重的瘙痒;犬—脑炎,瘙痒。1.3狂犬病(恐水病)病原:狂犬病病毒地理分布:世界性传染途径:动物咬伤、吸入易感动物:人、犬等所有…  相似文献   

15.
孙斌 《兽医导刊》2016,(2):146-146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为二类动物疫病,感染病毒的猪可终身带毒,并且向外排毒,病毒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免疫耐受,因此,临床上多见到猪伪狂犬病与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导致严重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爆发,造成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猪场伪狂犬病进行防控和净化对提高养殖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公猪精液可传播病毒,母猪乳汁可带毒,仔猪因吃乳而感染。各种日龄阶段的猪均可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感  相似文献   

17.
控制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制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比较温和的猪痘病毒上,插入经济损失严重的猪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生产出没有潜在危险的伪狂犬病疫苗,以此控制猪的伪狂犬病。该疫苗是伊利诺斯大学病理学教授Tripathy博士生产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的控制与净化关系到猪群其他疫病的发生与防控,关系到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该病对成年猪以隐性感染为主,且可以长期带毒,所以仅靠一般的技术手段难以在猪场净化该病。养猪发达国家已有很多关于该病净化的成功案例,在借鉴国外伪狂犬病净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湖北某猪场进行了该病的净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对猪危害性大,具有高度隐性感染的特点,可引起持续性感染,特别是耐过的母猪常呈潜伏感...  相似文献   

20.
吕惠序 《养猪》2011,(5):93-96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很广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特征,除猪外其他动物均以死亡告终。伪狂犬病一旦传入未免疫的种群,则呈暴发流行。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以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为主,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有的呕吐和腹泻,2周龄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