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禽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基因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禽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禽巴氏杆菌病疫苗,从而有效控制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火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养鸡场发病严重,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1年10月广西某鸡场发生产蛋鸡急性致死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剖检结果疑似禽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分离的病原镜检可见革兰染色阴性、瑞氏染色两极浓染的小杆菌,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禽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98%,经分型PCR鉴定该菌为A型巴氏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鸡表现为较高的致病性,人工感染100 CFU即能导致10周龄的鸡3d内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痢特灵、氧氟沙星敏感,通过鸡场彻底消毒并结合使用恩诺沙星和四环素进行治疗,控制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黑天鹅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等。本病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污染的场地、饮水、饲料、用具等经消化道或通过尘土、空气等经呼吸道以及损伤的皮肤粘膜等传播,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发生后,同种的和不同种的畜禽都可互相传染流行,  相似文献   

5.
肉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强毒株能使不同年龄的育成鸡和成年鸡发生100%的感染与60%以上的死亡,是需重点防制的家禽疫病之一.广州市某鸡场肉鸡出现大量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较大日龄的产蛋禽.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本文介绍了一例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及体会,为禽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亚硝酸作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诱变剂,在含有一定剂量的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将一株毒力较强的野生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诱变选育出一株依赖链霉素的突变株。突变株的形态、染色、生长特性、生化反应等与原野生型菌株相同,突变株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亦显示有荚膜,菌体不呈链状,经动物测试,其遗传稳定性及安全性良好,具有中等程度的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8.
猪、牛、禽巴氏杆菌病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羊由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本病多发生于绵羊,其次为山羊.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强毒株能使不同年龄的育成鸡和成年鸡.  相似文献   

10.
2.6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本病过去曾称为“出血性败血病”。由各种畜、禽分离的巴氏杆菌,又曾给以不同的名称,如分别以牛、羊、猪、马、家兔和禽等的败血巴氏杆菌(现统称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名为牛“嗓喉病”、“猪肺疫”、“禽霍乱”等等。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自然感染人、家畜、家禽和野兽、野生水禽等。家畜中以牛、猪发病较多。人的感染多由被家畜咬伤、抓伤所致。本病发生后,同种畜、禽间能互相传染。而不同的畜、禽种间偶见相互传染,若豺狼…  相似文献   

11.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此该病又被称为禽出血性巴氏杆菌病。由于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此应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及防治。本文对禽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意在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广西各地患禽巴氏杆菌病急性死亡的鸡,鸭肝脏分离出56株禽巴氏杆菌强毒株,经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试验鉴定,从中选出15株典型禽巴氏杆菌菌株,Carter荚膜抗原分型鉴定,15株菌均为荚膜A型,间接血凝滴度为1:160 ̄1:640。通过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从中选择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的B25、B26、B27 3菌株进行人工致弱,其中B26菌株在0.1%裂解全血马丁汤中,通过物理诱变方法致弱,即在传代  相似文献   

13.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俗称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湖北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疾病,后经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7,(12):36-37
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败、摇头瘟等.常引起鹅的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其特征是高热、下痢、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5.
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败、摇头瘟等。由于巴氏杆菌血清型较多.一般菌苗很难与发病地区病原菌血清一致,从而造成免疫失败。虽然采用药物防控效果比较好,但需要长期用药,一旦停药后很容易复发.笔者经采用自家组织灭活菌苗接种病鹅,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市各养鸡场、养鸭场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笔者指导养禽业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现将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病理特征为全身浆膜和黏膜有广泛的出血斑点,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从该病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火鸡等禽类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多有发生,对养禽业危害很大.这是一起典型的鸡鸭同时感染禽巴氏杆菌病例,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病理特征为全身浆膜和黏膜有广泛的出血斑点,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从该病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市各养鸡场、养鸭场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笔者指导养禽业主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该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现将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