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甘薯病毒及类似病毒病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发现甘薯种性退化比较严重,导致块根产量降低。退化的原因除去无性变异等外,病毒及类似病毒病的危害也是重要因素之。病毒引起马铃薯退化已是众所周知,而引起甘薯退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甘薯是我国四大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食品工业、轻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甘薯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总产约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倒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独特的生态功能。对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倒木进行研究,发现平均每块样地共有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倒木32株,总材积为14.92m3,大约165m3/hm2,兴安落叶松占78%。研究认为,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兴安落叶松的浅根性生理特征是影响倒木输入的内在原因;风和多年冻土是影响倒木输入的重要生态因子。由于大兴安岭林区低温高湿的环境,倒木分解非常慢,其中Ⅱ、Ⅲ级腐烂级倒木的现存量最多,兴安落叶松倒木的分解常数是0.0136/a(R2=0.9557),白桦为0.3508/a(R2=0.8789)。倒木的产生为森林经营管理提出了警示,预示达到成熟年龄的林分要及时进行抚育渐伐,避免树木心腐而浪费资源;同时,倒木的发生及其分解产生了很多重要作用和病虫害以及森林火灾隐患,应进行合理地管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西段喀克图地区冻土和冰缘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区属中亚极大陆型干寒区,水分是区内植被、多年冻土的分布、发育和冰缘作用过程及其地貌类型组合的关键因素。与同纬度的祁连山东、中段相比,本区降水少、植被稀疏,雪线、冰缘带下界和多年冻土下界均高,而且冰缘带下界高于多年冻土下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黑土退化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我国黑土退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注重生态安全 ,努力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 ,有必要加大对我国黑土退化的研究。本文对中国黑土退化的现状及影响中国黑土退化的各种因素做了论述 ,并提出了中国黑土退化防治的一些措施和建议。这对于保护我国黑土资源、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我国黑土区的生态安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黄河源区1959-1999年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该区气温、蒸发量、风速、降水量、径流量以及多年冻土的演变规律,揭示了源区对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的生态响应趋势。研究表明:近40年黄河源区气温升温趋势明显,源区升温高达0.58℃/10 a,成为全国升温最高的地区,但气温的升高并没有引起蒸发量的总体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蒸发量下降可能与风速下降有关;气温的升高导致多年冻土层变薄植被失去保护,地表蒸发增强,同时冻土层上限下移,径流量也受到影响;降水有所减少,但其变化趋势并不是十分明显,这与西北地区整体的降水规律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显示出黄河源区的独特的地域性;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共同造成了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冰川萎缩、冻土退化、水体减少等生态问题,气候变化是造成黄河源区生态退化和破坏的根本原因,大规模生态移民可能是保护黄河源区生态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内蒙古草原在畜牧业生产及环境生态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草地退化比较严重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十分密切 ,都受到自然因素与生产活动的影响 ,但土壤退化比草地上植被的退化缓慢 ,土壤具有较强的抗拒退化的能力 ,它是土壤性质的综合表现 ,可以称之为土壤稳定性 ,土壤的稳定性是支撑草地生产稳定和恢复的重要因素 ,在评价与改良退化草地时 ,要充分了解土壤的退化程度 ,引起退化的主导因子 ,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1km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A1和MYD11A1),使用地表冻结数模型反演2003-2019年蒙古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识别冻土分布的逻辑值转化为定量计算多年冻土变化率的方法,分析蒙古高原多年冻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表明: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约57.07×104km2...  相似文献   

8.
河北坝上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河北坝上地区处于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带中最为脆弱的地段,土地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利用Landsat TM影像,对河北坝上地区1986年和2000年的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化、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提出了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布型过牧:一个被忽视的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牧已成为学界和决策部门普遍认可的草原退化原因之一。它是基于牲畜总数超过草原承载力这一简单逻辑来定义的。为了消除过牧,中国采取许多措施以降低牲畜数量和增加草料产量。但是,草原"整体恶化"的局面并没有改变。通过案例调查研究村一级的草原管理和牲畜分布方式,本文提出除了目前单纯强调牲畜总量的解释("数量型过牧")外,由于产权制度变化引起的牲畜分布变化也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其定义为"分布型过牧"。  相似文献   

10.
草原退化对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结合态腐殖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原退化引起的土壤性质的变化会影响腐殖质与矿质颗粒的结合状态 ,本文对采自草原退化前后的土壤样品分级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 ,然后用不同的浸提剂提取复合体中结合状态不同的腐殖质 ,对其含量、分布和组成在草原退化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土壤各粒级复合体中腐殖质主要以松、紧结合态形式存在 ,并且主要集中在粘粒和粉粒级复合体中 ;草原退化时土壤腐殖质的减少主要是粘粒细粉粒级复合体 ,其次是粗粉粒级复合体中松态腐殖质减少的贡献 ;而松态腐殖质的减少又主要是 HA的减少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简化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水分胁迫系数,基于E0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大兴安岭林区单位面积NPP为高值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NPP为低值区,林草交错区和农牧交错区NPP介于林区和草原区之间;2)2000年-2008年4类土地覆被类型单位面积NPP为下降趋势;3)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单位面积NPP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而大兴安岭林区和岭东农牧交错区主要受生长季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祁连山南缘多年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在我国冻土区首次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也是全球中低纬度高山冻土区首次发现。青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与开发具有能源战略、碳减排、促进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发技术突破、带动青海其他资源勘探、以及提升青海知名度等重要的意义。不过,在青海多年冻土区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潜在的巨大环境破坏风险。为了充分实现青海天然气水合物的价值,可以通过将青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纳入柴达木循环经济范畴,采用安全可靠的开发工艺和碳减排技术,合理配置资源,推动该循环经济的发展来实施。  相似文献   

13.
西藏森林是中国甚至是世界宝贵的绿色财富,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整个东南亚生态环境具有明显影响。为了有效保护和经营现有森林资源,足够的养分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前提条件,凋落物养分含量高,在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01年5月13日到8月19日在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原始林,6次采用标准地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法,测定了冷杉地上、地下及林下倒木、枯立木养分含量及其变化,目的是揭示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西藏色季拉山冷杉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是养分循环的重要贮藏库,主要由地上凋落物、地下凋落物及倒木组成。不同月份、不同层次的地上凋落物分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其养分归还量、富集程度也有很大不同。与地上凋落物相比,地下凋落物中除Fe元素外,各元素的年归还量均较高,尤其是N、P、Mn元素。倒木养分元素总含量较少,以未腐倒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林业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制定正确的林业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林业发展潜力并揭示潜力提升空间是十分必要的。选择27个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8》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林业发展潜力的10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5个主要因子,并对27个省进行排名发现,各地区林业资源占有和经营、林业资源质量和管理,以及自然、培育和人文转型潜力发展不平衡,南方各省的林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提出了提高南方集体林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继续和深化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多年从事林业有害生物具体防治工作的实际操作经验,分析了我国南方杨树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和原因,从预防、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南方杨树林生物灾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频繁,外来林木害虫传入我国的风险加大,评估外来林木害虫扩散趋势和速度,建立有效的外来林木害虫监测系统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结合本课题组有关林木害虫诱集已取得的成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外来林木害虫诱集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就建立适合我国的外来林木害虫监测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后7年冻土环境区选择不同程度火烧区(重度火烧区、轻度火烧区)与非过火区来对比分析冻土温湿度因子的变化。研究得出在整个生长季里火烧区的大气温度在重度火烧区与轻度火烧区分别比非过火区大3.53℃、17℃;大气相对湿度在重度火烧区与轻度火烧区分别比非过火区小13.06%、9.3%;土壤表面、5cm、10cm、20cm的温度在重度火烧区与轻度火烧区分别比非过火区大5.38℃、3.7℃、2.66℃、2.3℃、1.8℃、1.16℃、1.18℃、0.64℃;土壤5cm、10cm的含水率在重度火烧区与轻度火烧区分别比非过火区大1.84%、3.32%、3.76%、9.4%。研究森林火灾后冻土温湿度因子的变化规律可对以后火烧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损失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全国森林面积等数据,定量估算森林直接经济损失与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损失的特点与趋势及我国森林病害的主要发生区域,结果表明:(1)我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从2000年的9.35×105 hm2增加到2010年的1.29×106 hm2,增长38.11%,上升趋势显著。其中,轻度发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而中度与重度发生面积增长不明显;(2)2000—2010年间,西南区森林病害发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区轻度发生及西南区中度发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3)导致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呈增长趋势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轻度(贡献率67.15%)〉中度(贡献率20.56%)〉重度(贡献率12.30%);(4)对该趋势的贡献区域主要为西南地区(贡献率57.75%)与西北地区(贡献率42.25%),其它地区贡献很小。同样地,导致森林病害轻度发生面积呈增长趋势的贡献区域也主要为西南地区(贡献率74.10%)与西北地区(贡献率25.9%),其它地区贡献很小。(5)2000—2010年,因森林病害导致的蓄积损失呈显著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294.486万m3增加到2010年的309.863万m3,增长5.2%。但直接经济价值损失、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变化趋势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1年间全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西南区与西北区,尽管新增面积以轻度病害为主,但新增蓄积损失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