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3号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大麦新品种扬饲麦3号在不同播期、密度、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下的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扬饲麦3号在10月27日播种,群体茎蘖动态发育合理,穗粒结构比较协调,易获高产。②适宜基本苗应为225万-300万/hm^2。③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纯氮270kg左右,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以5:2:3的运筹方式为好,不仅可以获得高产,而且可以提高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选育经过扬饲麦 1号 (原名 690 7品系 )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从西引 2号×菲特组合中于1995年选育而成。 1995~ 1997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为 4 2 3.9kg ,比对照苏引麦 2号增产 3.2 7% ,居全省参试品系首位。 1997~ 1998年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 ,5个点均比对照西引 2号增产 ,平均亩产为 385.4kg ,比西引 2号增产11.51% ,增产幅度为 8.39%~ 14.0 1%。1998年 11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定名为扬饲麦 1号。我省麦区均可种植 ,尤其适宜于沿海和淮北中高肥地区种植。 1998~ 1999年度在临海农场…  相似文献   

3.
“扬麦12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我站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生长清秀,成熟期适中、熟相好,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纹枯病较轻,粒重、容重较重,是目前生产上的优质蒸煮小麦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扬麦11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大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相结合育成的带有抗白粉病基因Pm4a的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扬麦11号",并列入国家863计划中试推广项目.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综合性状突出,是替代"扬麦158"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5.
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1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合作育成.张家港市农试站于2001年秋引进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较好、生长清秀、成熟期熟相佳、品质优良、高抗白粉病、粒重、容重较高的特点,是目前生产上的优质蒸煮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扬麦11号"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研究室与南京农大细胞遗传所合作育成的优质蒸煮类新品种(带有抗白粉病基因的"扬麦158"近等基因系),我市于1998年秋播引进试种,经三年试验示范,表现丰产稳产性较好,品质优良,高抗白粉病,生长清秀,容重较高,但对纹枯病的抗性及抗寒性稍差,适宜在我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8.
扬辐麦2号(原名扬辐麦979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扬麦15 8与1 90 12杂交,F1种子经γ射线辐照选育而成。该品种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3年5月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 0 0 2 0 12 2 .O ;2 0 0 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垦啤麦5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于200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0.
"扬麦11号"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于1996年育成的带有抗白粉病基因的"扬麦158"近等基因系.2000年11月定名,并列入国家863计划.我市于1998年秋播引进试种,经三年种植,表明该品种保持了"扬麦158"高产、稳产性能,抗病性、抗逆性又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扬辐麦1号系采用突变品系1-3058与扬麦5号杂交,再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育成的优质饼干小麦。扬辐麦1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适应性广等特点。籽粒琥珀色,皮色淡,商品性好,出粉率高。亩产稳定在350~400kg,产量潜力可达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13.
14.
扬辐麦1号(原名扬辐麦943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1984年春用突变品系1-3058作母本与扬麦5号杂交,1985年秋利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经多代选育于1993年育成的优质饼干小麦,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16.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组合为中1319//连96-1/中粳8415,具有食味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轻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省沿淮、淮北等稻区手栽种植及苏中地区机械栽插.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4,(17):26-27
扬辐麦二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审定号:苏审麦200209),2003年9月以全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3025)。该品种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2004年全国推广的12个主导品种之一.并且是农业部确定的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的唯一的一个弱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19.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姜堰市于2002年秋播引进试种,经2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调优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扬州大学农学院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8008。 特征特性:属春性二棱皮大麦。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茎秆较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长芒、齿芒,熟相较好。生育期189.6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 811.30 kg,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3.46%。蛋白质(干基)含量13.8%,粗纤维含量5.6%。田间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发生较重,条纹病发生较轻。适于湖北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