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成品油管道的实际输送过程中,对柴油和汽油顺序输送的批次通常采用固定比例切割,但有些管道在切完第2刀后,仍有较长的一段混油。通过混油掺混室内实验和混油进罐现场试验,针对65℃0~#柴油推93~#汽油的混输管道,在完成混油切割第2刀之后,分别对后行油品切入空罐、切入闪点一致的纯净柴油罐、切入含有不同闪点柴油的纯净油罐3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罐内油品达到合格时的体积量。结果表明:后行油品切入空罐时,罐内油品量达到600 m~3时油品合格;切入存油分别为50 m~3、100 m~3的同一闪点纯净柴油罐,罐内油品量分别达到580 m~3、500 m~3时油品合格;切入存油为60℃纯净柴油罐,切入量会稍大;切入存油为70℃纯净柴油罐,切入量会减小。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混油切割。  相似文献   

2.
在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相邻批次油品间不可避免会产生混油。目前接收站对混油段的接收常采用固定体积分数三段式切割法,切割体积分数较为保守,造成较大的混油切割量。在此充分利用管输油品质量潜力的稀释作用,提出动态体积分数判断两段式切割法。该方法利用混油接收站场的体积分数分布曲线、管输汽油与柴油间相互掺混的最大体积分数及接收罐可用罐容,计算出第一、第二判断体积分数,以此为满足两段式切割条件的判据,并回归混油体积分数分布曲线公式,从而求出掺入混油量最小的切割体积分数。该切割法实现了短距离成品油管道混油段的两段式切割,能够有效控制油品质量,减少混油切割量,可以适当降低混油处理费用,节省混油罐的建设与使用费用。  相似文献   

3.
我厂现在轻质油储罐的消防设施采用液下氟旦灭火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弊端:①由于液下消防管线上的阀门,平时关闭,但在轻质油品的腐蚀下,阀门内漏,造成阀门渗油和漏油;②当油罐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很难靠近罐边将阀门打开。  相似文献   

4.
姚志祥 《油气储运》2001,20(3):54-55
提出了用3mm厚钢板,在罐的入孔和进油阀门处各焊一个1×1×1×1m的立方体槽室替代原有的砌筑混凝土块井的方法,对整治格拉油管道沱河加油站的5座埋地卧式储油罐出现的渗水与内积水结冰效果显著,介绍了采用汽油罐注水或柴油罐注满油后封死入孔盖板进行施焊的办法,能有效避免在用轻质成品;油罐焊接时发生火灾和爆炸。总结了在清除储罐内积水结冰层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为在用成品油储罐的焊接和油罐渗水、内积水结冰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油库向汽车油罐装油一般采用自流装油方式。当天装油完毕,必须放空管道。管道放空后,第二天首车装油时,因管道内存有气体,致使首车装油后流量计显示的数字比汽车油罐实际装油数量多80~100L。 油库向汽车油罐自流装油,是将储油罐的油品泵送至高架罐(又称中继罐),然后利用高差自流进行装油。 在汽车油罐装油过程中发现,每天首车装油计量数与实际装油量不符的原因除流量计计量不准确外,主要是高架罐至流量计之间的管道内存有气体,当油、气同时流过流量计后,便出现了流量计读数与实际装油量相差较大的现象。 为减少汽车油罐首车装油误差,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灌车管道的每台流量计前安装一个消气过滤器。当首车装油时,管道内的气体通过消气过滤器把气体排出,保证油品流经流量计时无气体,从而减少了误差。  相似文献   

6.
对于成品油长输管道而言,保证油品质量、减少混油,并将油品安全输送至下游油库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在成品油管道-35#柴油/97#汽油的混油切割作业中尚无成熟经验。以吉长成品油管道-35#柴油/97#汽油的混油切割为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输送期间不同输量对混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吉长成品油管道以400 m3/h的输量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油量。明确了混油切割计算中密度的选取依据,提出了非对称切割方法。通过分析管道沿线各检测点混油量的变化趋势,得出混油增长经验公式,即长春末站的混油量约为吉林首站初始混油量的1.15倍(或8#阀室混油量的1.02倍),并且总结提出指导-35#柴油/97#汽油混油切割作业的建议,保障了管道运行安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朱峰  梁静华  李会朵  冯伟  张志军  郭祎 《油气储运》2011,30(5):364-368,316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时,通常采用"两刀切"方式进行汽柴油混油段切割,采用"一刀切"方式进行汽油切割,不同批次的油品亦采用相同的切割比例,这种切割工艺已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和现场切割试验进行了相关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切割时的混油段在进入纯净成品油罐后的扩散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混油段可较好地扩散至纯净油品中;在某成品油管道进行了混油切割试验,证明了在油品具有较高质量潜力的前提下,利用混油在纯净油品中的扩散性,适当提高混油切割比例,尤其是汽油切割比例的空间较为巨大,可大量减少混油存量,降低混油处理费用;推荐了汽柴混油切割比例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8.
西部成品油管道末站混油切割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祎  张道全  刘鹏  沈亮  丁俊刚 《油气储运》2011,30(7):520-522,473
西部成品油管道兰州末站混油切割是提高管道运营效益、保证下游油品质量的关键运行管理环节,2009年以来的柴油-汽油混油切割数据表明,末站混油切割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末站混油切割最大的难点在于后行油品密度值的确定,混油切割量关键在于第二切割点油品密度值的控制,但是后行油品的准确密度值往往很难获得;其次,兰州末站和新堡站关于混油界面密度差值的规律不再适用,导致单次混油量迅速上升;最后,首站外输罐的油品常常"边进边出",且进出油品分别来自不同炼厂,导致初始混油界面前后段纯油密度不稳定、界面不清晰。采取改进切割比例、修正密度偏差、改变首站油品切换模式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有效降低了混油切割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产的需要,在一条输油管道内可输送二种以上油品。后面油品推顶前面油品时,常有混油段,为了减少混油所造成的损失,我们利用超声波的声速可以随油品成分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用“超声波油品检测仪”对-10号和+20号柴油及其混合油作了检测分辨试验。  相似文献   

10.
张怀国 《油气储运》1995,14(5):63-64
问题的提出 为保证安全生产,各类油库在储存油品时,对同一种油品要用两座或多座罐分开储存,特别是储存汽油、柴油的调合—成品罐,均要求4座以上,这种要求对油罐大型化起着阻碍作用,是油罐大型化发展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分割利用的设想 根据同种油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近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汽车油罐车灌装油品一般采取用顶部灌装,且为敞口作业。如果操作人员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装油鹤管伸不到罐车底部,就会使油品从鹤管出口处喷洒而下,造成油品在罐中冲击飞溅、剧烈翻腾。这样不仅损耗大量油气,油品质量降低,并可能发生静油事故。为此,笔者设想从两方面进行改造。 1.汽车油罐的改道 在油罐的车盖上设置一根固定鹤管和一根集气管(见图1)。固定鹤管的上部与罐车盖焊接,端  相似文献   

12.
混油处理是成品油长距离输送管道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将混油以掺混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回掺到纯净油品中的混油处理方法,以GB 17930-2006《车用汽油》和GB/T 19147-2003《车用柴油》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测试方法为依据,结合国内顺序输送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管道开展了顺序输送油品的掺混实验。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掺入汽油,对掺混比例最敏感的质量项目是闭口闪点;在汽油中掺入柴油,受到显著影响的质量项目有终馏点、研究法辛烷值、抗爆指数,而终馏点的敏感性表现最突出。依据测试结果,以敏感质量项目为控制目标,推荐了生产实际可采用的临界掺混比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5):6-8
针对南输成品油管道及首站柴油罐生产运行情况,计算了在冬季全部停用油罐加热设施时,0号柴油的最低允许储存天数,得出了安全可行的结论,对加温油品储罐实施节能降耗计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U型管内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伟彪  马贵阳  杜明俊  陈杨  李朝阳  何明娜 《油气储运》2011,30(10):755-757,760,715
针对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混油量计算问题,借助多相流模型,以0#柴油和90#汽油两种介质作为交替输送对象,建立了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方程。根据成品油流经向上U型管和向下U型管两种情况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混油量分布云图,分析了不同输送顺序和水力瞬变对混油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油流经向上U型管时,后行汽油楔入到前行柴油的量多,且混油段分布较长,同时各截面的平均质量分数相对于前行柴油时较小;流经向下U型管时,后行柴油楔入到前行汽油的量少,且混油段分布较短,同时各截面的平均质量分数相对于前行汽油时较小。因此,成品油在弯管中交替输送时前行汽油后行柴油有助于减少混油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油库一座1 000 m3柴油储罐泄漏事故,基于土力学数学模型,假定油罐装油时罐底板的沉降变形可视为圆形均布荷载下的线性变形半空间。通过对该油罐的一起典型柴油储罐泄漏事故进行分析,指出了泄漏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机理:由于罐壁板处与罐底板中心部位的沉降差,两端刚性固定在油罐壁板和底板中心部位的虹吸管承受很大的应力,该应力在油罐罐体形状突变的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当应力值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和抗拉强度时,罐体结构产生塑性变形乃至断裂,由此诱发泄漏事故。最后,提出了改进集水坑与虹吸管设计,提高集水坑预制和安装质量,强化油罐运营管理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成品油管道中油品的主要质量指标衰减规律,以兰成渝管道为例,对来自首站同一批次、同一油罐中的油品进行了跟踪、取样并化验,总结出汽油终馏点和柴油闪点在顺序输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出相关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顺序输送过程中,柴油的闪点平均降低4℃,汽油的终馏点平均升高15℃,相互掺混是油品质量指标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对兰成渝管道首站进线的油品质量指标给出了改进建议,对油品质量提高提供理论帮助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7.
郑非  姚艳秋 《油气储运》1996,15(8):39-39
1994年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哈尔滨公司滨江油库对库存燃料油进行了一次质量复查,经多次从量油口取样化验,发现2座5000m~3内浮顶油罐内的-10号轻柴油冷滤点和凝点不合格,其中103罐内油品的冷滤点为 2℃、凝点为-6℃;104罐内油品的冷滤点为 1℃、凝点为-6℃。如果将这些油品降号处理,会给企业造成近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经研究,化验员又分别在103罐的量油口处取  相似文献   

18.
对抚顺至鲅鱼圈成品油管道末站历年来接收 5号柴油与汽油顺序输送时产生混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合理的混油切割条件和输送时间,分析结果可为末站适时输送 5号柴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曾多礼 《油气储运》1995,14(3):16-21
通过格-拉管道两次密闭输送航煤的实践,肯定了该管道密闭顺序输送工艺的可行性,介绍了该管道的控制方式、方法及参数的调整。为保证油口质量提出了以下措施:①着力解决阀门渗漏问题,将失效、窜油的阀门更换;②采用压差法输送航煤;③精确调节各站进站压力和泵入口压力,使其大于旁接罐油口对泵入口所产生的压力,使航煤只能向罐一方浸渗;④对中间站多次取样,及时化验;⑤合理安排输送顺序;⑥确保首站切换准确;⑦混油段的检  相似文献   

20.
在储存同品种油的一组卧式金属油罐上,用一根同口径的管线串联安装三个呼吸阀。既节省了设备(相对每个油罐上安装呼吸阀),又减少油品损耗。因为实际操作时,一部分罐发油时,罐需要吸气,而其他油罐当温升时,蒸气压大于10000mmH_2O又要呼气(油蒸气)。卸收油时也存在有的罐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