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该病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其主要危害3~10周龄的猪,为全球范围内影响猪业生产的细菌性疾病.近年来猪场猪群普遍感染猪圆环病毒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造成猪只免疫抑制,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3)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猪的一种传染性病症,以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感染猪群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达20%~3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该病随着养猪业集约化发展,再加上免疫抑制病(如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目前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已造成很多规模化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危害2~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猪。多在有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发生,发病率为15%~90%,有免疫抑  相似文献   

4.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多发性浆膜炎。于1910年首次报道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又称格拉塞尔氏病,我国于2003年发现猪有此病感染。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发病率为15%~90%,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近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经常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临床防治非常困难,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猪副嗜血杆菌的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嗜血杆菌(Haemophillus parasuis)病又称革拉泽氏病(Glosser's Disease),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因此该病又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发病率为15%~90%,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近年来,该病已造成很多规模化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猪副嗜血杆菌(Haemophillus parasuis)病又称革拉泽氏病(Glosser's Disease),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因此该病又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发病率为15%~90%,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近年来,该病已造成很多规模化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内源性继发感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又称革拉泽氏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有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威胁地区,更易感染发病。病菌主要寄生于猪鼻腔等上呼吸道内,系条件性致病菌,可由多种诱因引发该病。该病以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危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中枢免疫系统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笔者在本学院动物医院坐诊期间,对几起典型病例的诊治做一总结,以供参考。1流行特点该病多发于3周龄至开产前的小鸡,3 ̄7周龄为本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制,易感染其他传染病。本病死亡率为10% ̄20%,少数高达90%;常伴有并发症,以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大肠杆菌病为多见。2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  相似文献   

10.
白挨泉 《兽医导刊》2013,(12):19-21
目前猪群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TTV、猪瘟、伪狂犬病、猪流行性感冒、霉菌毒素中毒等。由于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猪的整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群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相当严重,常见的继发疾病有: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1.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受猪蓝耳病、圆环等猪免疫抑制病的影响,猪免疫功能下降,该病时有发生,尤其是当猪群处在断奶、混群、转栏、运输、寒冷等应激条件下,以及在高密度饲养和突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情况下,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更为严重,给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只感染猪,最常感染5~8周龄的猪,也可影响2~4月龄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疾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患畜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脑膜炎等病症,常见于5周龄至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其他年龄段的架子猪、母猪及种公猪亦可感染,但多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多见。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是一种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的单核病毒,主要是造成被感染动物的机体免疫抑制和免疫低下。  相似文献   

13.
正1流行特征猪蓝耳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生猪感染蓝耳病毒后造成免疫抑制进而继发感染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别是变异的蓝耳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感染生猪后,继发或混合感染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等疾病,导致病猪临床症状和病变复杂化、严重化,大大提高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临床症状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临床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或发紫;眼结  相似文献   

14.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4~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其他年龄段的猪只亦可感染。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主要是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为特征,有的以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为主,可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由于受霉菌毒素、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影响,猪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畜禽的各种疾病就会发现,兽医临床上的很多“不治之症,大多数都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与免疫抑制有关的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机体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后对某些病原的免疫反应减弱或消失的一类疾病。以猪禽为例,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瘟、猪呼吸繁殖综合症、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气喘病、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胸膜肺炎、鸡马立克氏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性关节炎、白血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体,感染猪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该病致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泛嗜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8周龄的保育猪,病死率高。猪圆环病毒病是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危害保育猪和育肥前期的猪,发病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目前,猪场由于集约化养殖,经常出现细菌病和病毒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使病原体多元化,临床症状复杂化,尤其当环境恶劣、管理不当、各种应激以及疾病  相似文献   

18.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养猪场四个病毒性天敌病之一,危害性极大,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猪,其主要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分猪圆环病毒PCV1型和猪圆环病毒PCV2型。临床表现皮炎-肾病综合症,增生性坏死肺炎,猪呼吸道综合征繁殖障碍,先天性颤抖。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断奶前后仔猪,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已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有助于防控该病。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猪的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生,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  相似文献   

20.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保育阶段仔猪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浆膜炎和体腔积液症状;该菌位于健康仔猪上呼吸道,有15个血清型,极易产生耐药性。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隐性感染继发该病而引起保育仔猪大规模死亡的病例报道较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及规模猪场养殖效益。目前,提高饲养管理及使用敏感抗生素是该病的主要防控方式。本文通过对规模猪场实地调查并结合电话采访,采用副猪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