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硅酸盐细菌的生物效应和根际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土培和水培试验,探讨了硅酸盐细菌的生物效应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当硅酸盐细菌的处理浓度在0~250g·L-1浓度范围内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几乎无影响。在0~2g·L-1浓度内,促进小麦苗和根的生长,以2g·L-1浓度对小麦苗和根的促生效果最佳;浓度为2~250g·L-1时,生长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抑制小麦的生长。硅酸盐细菌也能促进玉米苗的生长,对玉米根的促生效果优于地上部。硅酸盐细菌处理的小麦根际pH和速效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而速效K则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硅酸盐细菌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硅酸盐细菌能将土壤中难溶性的钾、磷等元素转化为可溶性,还能固氮,同时其代谢产物能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改善土壤肥力。施用硅酸盐细菌与化学钾肥相比,农作物增产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价值。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对土壤中硅酸盐类矿物的分解作用及其机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国内近年来硅酸盐细菌的研究动态作一综述,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接种重氮营养醋杆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方法通过对甘蔗、甘薯组培苗和玉米幼苗进行重氮营养醋杆菌的接种,研究了重氮营养醋杆菌对这3种植物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4种处理,即接种细菌 正常供氮,不接种细菌 正常供氮,接种细菌 供低氮(正常供氮量的1/4),不接种细菌 供低氮。结果表明:(1)接种细菌能够在接种植物体内定殖,从接种处理的玉米、甘蔗和甘薯植株体内均可以分离到接种的细菌菌株。(2)两种供氮水平下,均为接种细菌显著促进了玉米、甘蔗和甘薯的生长,3种植物的生物量、植株高度、茎粗和叶片叶绿素都显著高于不接种细菌的处理,且正常供氮下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内生细菌在植物微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布于宿主体内,不会对宿主造成伤害,通常与宿主互惠共生。其种类繁多,在植物中普遍存在,是一类有待开发的重要微生物资源。近年来,对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等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植物内生细菌菌落及其丰富度的研究有了极大的提升。一些内生细菌能够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内生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植物激素、抑制病原微生物和调节植物免疫系统等机制促进植物生长和健康。然而,目前对于植物内生细菌与植物互作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更多的试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这些互作机制的细节。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结合传统的生理学和生态学方法揭示内生细菌与植物互作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5.
金禾山牌生物磷钾肥是由黑龙江农垦金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新型高效复合型生物肥,含有解磷菌、钾细菌(硅酸盐细菌)、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等有益微生物,具有解磷、解钾、固氮和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该生物磷钾肥施入土壤中后,固氮菌能将土壤空气中的氮素固定转化成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无机氮,解磷和解钾菌能将土壤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磷、钾转化成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钾。该生物磷钾肥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能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促进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能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性。2003年黑龙江省浓江农场进行了金禾山牌生物磷钾肥在小麦、大豆、水稻上应用效果小区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潘伟国 《新农村》2005,(11):23-23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微生物生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某些植物共栖细菌夏季密集地覆盖在树叶表面,冬季则藏在植物的组织中躲避严寒,植物共栖细菌在树叶表面与内部的长期存在,不仅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使植物与细菌的共存过程简化。  相似文献   

7.
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最好的是138#菌,处理50天,水稻株高比对照增加27.7%,生物量比对照增加40.2%,硅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代谢产物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代谢产物的作用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硅酸盐细菌与化肥配施对烤因和土壤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能明显地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促进烟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和生长发育,配合一定量的氮、磷、钾化肥施用效果更好。氮、磷、钾的转化效果分别比对照高10.4%~57.9%、10.3%~28.0%、2.6%~67.3%,并能明显地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最好的是 138# 菌,处理 50 天,水稻株高比对照增加 27.7%,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40.2%,硅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代谢产物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代谢产物的作用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硅酸盐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硅酸盐细菌能释放由硅酸盐组成的岩石矿物中的磷、钾、硅等元素,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亦具有固氮能力。这为挖掘土壤潜在肥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诱人的前景。硅酸盐细菌的特殊生理功能与适应能力必然由特殊的基因所操纵,因而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从形态学、解钾机理、解钾效果、解钾条件、分类地位和实际应用等6个方面对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硅酸盐细菌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提出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氯化钾对玉米木质素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茎腐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氯化钾(KCl)对玉米木质素代谢的影响,探讨和揭示KCl对提高玉米茎腐病抗性的机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KCl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在接种禾谷镰刀菌(Fursarium graminearum)前后茎基部髓组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抗病品种吉单180茎基部髓组织原生木质素含量低于感病品种吉单327,但诱导木质素高于感病品种;而施用KCl则可降低原生木质素含量,增加诱导木质素含量。抗病品种茎基部髓组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高峰出现时间均早于感病品种。虽然KCl降低了接种前玉米茎基部PAL、T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本底值,却提高了接种后PAL、TAL和POD的活性,尤其是高峰值。而且在接种前后,KCl处理的玉米茎基部髓组织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结论】诱导玉米在接种后PAL、TAL、POD和CAD酶系的快速反应,提高诱导木质素含量,进而增强植株对病原菌的抗性,是KCl增强玉米茎腐病抗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钴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钴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其钴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钴会降低玉米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提高玉米幼苗氮的含量,但钴超过一定的浓度,玉米幼苗中的含氮量会下降;施用钴对玉米幼苗中磷和钾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施用钴会降低玉米幼苗根系活力,提高玉米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全钴含量。  相似文献   

13.
硅酸盐细菌菌株的分离及其解钾解硅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李佳  刘金淑  朱宝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89-7891
[目的]研究硅酸盐细菌在不同供氧条件下解硅、解钾的能力。[方法]参照硅酸盐细菌菌株形态特征,从河北地区玉米田土样中分离得到1株h-3菌株。通过对其进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h-3菌株进行解钾及解硅能力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h-3菌株为硅酸盐细菌,属于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通过将其解钾及解硅能力与市售生物钾肥k-7菌株比较发现,h-3菌株活性较高,具有作为生物钾肥和硅肥进一步研究的潜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生物肥料用于旱田作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焚烧秸秆对玉米幼苗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秸秆就地焚烧和未焚烧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分析其数量变化.研究表明:相比于未经焚烧过的土壤,经焚烧过的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际单位根菌量真菌减少24.24%、细菌减少29.37%、放线菌减少62.9%、磷细菌减少45.56%、钾细菌减少41.21%、固氮菌减少39.74%.在同样生长天数内,经秸秆焚烧过的土壤中的玉米幼苗在苗高、苗湿重、苗干重、苗体积、根重、根体积等方面均明显低于未焚烧的土壤,而根湿重、根干重两方面变化不大.而秸秆焚烧土壤比未焚烧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的总比表面减少率为63.61%,而活跃比表面减少率达76.76%.  相似文献   

15.
几种酶在大白菜软腐病抗性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抗性大白菜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叶柄中软腐细菌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从 2叶期到结球期 ,随生育期延长 ,感病品种细菌含量逐渐增高 ,抗病品种细菌含量保持不变 ;随生育期延长 ,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 ,生育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 ;不同抗性品种蔗糖酶活性均逐渐升高 ,但感病品种酶活性始终高于抗病品种 ;苗期抗病品种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生育后期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降低并且水平接近一致。客观地反应出在大白菜软腐病抗性机制中过氧化物酶起到抑制软腐细菌增殖作用 ,多酚氧化酶起到抑制侵染作用 ,蔗糖酶参与抗侵染、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惠明  侯银臣  田青  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881-10882
介绍了硅酸盐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年来利用硅酸盐细菌对铝土矿进行生物脱硅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硅酸盐细菌脱硅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磷钾细菌解磷解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新菌株用于有机菌肥的研制,分别以磷矿粉和钾长石为底物进行磷钾细菌的摇瓶发酵试验,并测定发酵液中有效磷钾的含量,选择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进行米高粱盆栽试验,当植株生长至拔节时切取地上部分测定其生物产量和植株内磷钾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喷施菌液的植株磷钾元素含量及其生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混合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生物产量最高,由此确定S-2,S-6,S-12和ACCC10010为新菌肥生产用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根部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为试材,研究模拟酸雨对玉米幼苗根际土壤若干肥力因素、氮素生理类群细菌和土壤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强度的增强,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则随着pH值的降低而降低.模拟酸雨能抑制氮素生理类群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随着酸度的增加,蔗糖酶活性呈降低的趋势,而脲酶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肥料不同作物对铅污染土壤修复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随机组合设计,研究施用菌肥和腐殖酸对铅污染土壤上玉米、高粱、蓖麻、向日葵对铅的吸收效果及其生长成熟后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污染土壤上施用菌肥、腐殖酸,有效降低了重金属铅的毒害;能有效提高土壤中酶的含量,其中,过氧化氢酶含量提高11.9%55.0%,磷酸酶含量提高1.2%55.0%,磷酸酶含量提高1.2%26.0%,脲酶含量提高43.1%26.0%,脲酶含量提高43.1%80.7%,蔗糖酶含量提高17.7%80.7%,蔗糖酶含量提高17.7%36.7%;铅吸收量以重金属Pb与菌肥混合施用(Pb+J)处理玉米最为显著,达到214.67 mg/kg。说明施用菌肥和腐殖酸可以达到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09-6411
[目的]初步研究气侯变暖对农业生产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利用7月中旬至9月中旬玻璃温室的高温环境模拟变暖的气候条件,测定温度升高时玉米生长速率、生物量、菌根侵染率及主要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温度升高极显著地促进了玉米的生长,使玉米的株高和地径均增加了1.1倍,但其根长和叶绿素含量与温室外对照玉米无显著变化;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3和1.5倍;抽雄期提前6d,生长发育期缩短;玉米菌根侵染率降低了1.1倍;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分别降低了1.8、1.6和1.7倍。玉米各生长指标与菌根侵染率、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针对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而尽早制定应变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