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加酶益生素饲喂肉仔鸡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而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全部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酶能够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使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因子对动物消化吸收的障碍,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从而加快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补充动物体内酶原的不足,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饲用酶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1饲用酶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1.1提高饲料中非淀粉多糖和蛋白质利用率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起到降解作用,所以必须在饲料中添加专一的酶来提高这些营养的消化率。例如谷类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在单胃动物消化道前端不能被利用,如果加入专一酶制剂使其分解,就可使饲料中潜在的能量发挥作用。1.2提高饲料中磷、钙等的利用率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植酸可与钙、镁、铜…  相似文献   

3.
甘露聚糖广泛存在于豆粕、棕榈仁粕和芝麻粕等植物性饲料中,畜禽采食后会增加消化道内食糜黏度,降低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甘露聚糖生成甘露糖单元,其在畜禽饲粮中添加可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消除和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转化利用效率,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本文就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β-甘露聚糖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果胶是植物源饲料原料中一种常见的抗营养因子,进入畜禽消化道后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果胶酶是指能够分解果胶质的多种酶的总称。动物体细胞由于不存在细胞壁结构,故机体内不能分泌产生果胶酶,一般在畜禽生产中均为外源添加。在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果胶酶可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品质。本文就果胶酶的酶学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为果胶酶在饲料生产中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泌乳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酶制剂是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生产的新型生物活性制剂,主要含有酸性蛋白酶、糖化型淀粉酶、纤维毒酶和果胶酶等酶系。添加到饲料中,可借助动物消化道内环境,将饲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果胶等成份酶化分解,形成易被动物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复合酶制剂已在猪禽饲养业中广泛应用。为探讨其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在保定牛奶场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6.
复合酶制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它能有效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消化率且能减少环境污染,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饲料添加剂.能消除和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复合酶制剂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生物活性制剂,主要含有酸性蛋白酶、糖化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酶系,添加到饲料中.可借助动物消化道内环境,将饲料中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果胶等成分酶化分解,形成易被动物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肠道内氨浓度过高对动物产生的毒性,增加泌乳量和乳脂量,增进消化道功能,  相似文献   

7.
《养猪》2020,(5)
饲用酶制剂目前主要应用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动物体内消化道酶不足的问题,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整体利用率。葡萄糖氧化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在消化道内稳定存在,且高度专一性地催化β-D-葡萄糖与氧分子反应,产生6-葡萄糖酸内酯、葡萄糖酸、过氧化氢和乙醛等物质,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文章综述了葡萄糖氧化酶对妊娠母猪和断奶仔猪肠道生理、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的作用,为实现绿色、安全养猪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1降低消化道食糜黏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类物质,能够结合大量的水份,增加消化道食糜的黏度,使营养物质和内源消化酶不能充分接触,降低了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破坏食糜周围的水化膜,增加食糜与酶及小肠的接触面,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复合酶制剂在黄羽肉鸡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但目前畜禽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小麦应用较少,尤其在肉鸡日粮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其中水溶性NSP会提高食糜粘度,降低消化酶与底物的结合速度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提高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厌氧发酵;导致消化道中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引起消化道疾病和降低营养物质利用率(Bedford&Classen,1992)。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和B一葡聚糖酶为主的NSP复合酶制剂可有效消除抗营养作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MathlouthisNm,2003)。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品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随着工业发酵生产的结晶氨基酸的广泛和快速应用.食物添加酶是20世纪90年代取得研究进展最大、影响最大的生物制品。通过添加外源酶可提高日粮的某些性征如去除一些特异性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非淀粉多聚糖的消化率、补充内源酶以利于消化和降低营养损失等,这些都有利于畜禽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为断乳仔猪存在内源酶分泌水平比较低、肠道吸收能力不足、酸性物质分泌能力低和采食量与饮水量不足等因素限制了断乳仔猪的增重速度。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断乳仔猪的增重率。在饲料中添加某些酶成份.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上述不利因素,提高仔猪增重率。  相似文献   

12.
<正>酶作为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通过参加生化反应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65%的谷物饲料中添加了酶制剂,尤其是非淀粉多糖酶  相似文献   

13.
1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破坏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饲料利用率,从而减少畜禽粪便中营养物质的排泄量。韩继福1996报道,在9~21日龄仔鸡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降低粪便排泄量13.25%~17.24%。据Williams和Kelly199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1],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2];酶制剂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进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分解。因此,饲用酶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常常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Bedford等,1992;Lindemarm等,1986)。一般畜禽饲料大多以玉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为主,而大多数谷物的纤维素含量较高,会影响畜禽对其消化利用率,导致生长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淀粉酶等分解酶,可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界,许多谷物饲粮中存在的木聚糖是阻碍营养物质消化的抗营养因子,使饲料消化利用率大大降低。因此,能高效降解木聚糖的木聚糖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木聚糖酶应用于饲粮中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减轻粪便污染。本文探索了黑曲霉生产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特制成的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能有效补充家禽消化道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动物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起到防治和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良好作用,且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副作用。而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能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进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因子物质的消化利障碍,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刺激和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从而促进和加剧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酶饲料添加剂与加酶饲料和酶化饲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酶作为添加剂用于饲料,早在60─70年代就开始研究,许多动物生理学家曾担心,添加外源酶会破坏内源酶或者抑制内源酶的产生。80年代的大量研究表明,外源酶的添加不仅不会破坏抑制内源酶,而且能帮助和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从而肯定了酶在饲料中的应用。1微生物酶饲料添加剂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通常为20%─40%左右,有一半以上作为粪便被排出体外。造成饲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从动物自身来说,不同动物的消化道中的酶系不同。杂食动物具有较高活性的淀粉酶、蛋白酶,但缺乏纤维素酶,而草食动物的瘤胃中由于生长着大量…  相似文献   

19.
植酸是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营养因子,它的存在对动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植酸酶是能够分解植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在动物生产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它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磷的利用率,减轻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尽管植酸酶的应用还存着在一些问题,但它们正随...  相似文献   

20.
确保饲料安全势在必行,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采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绿色饲料添加剂既能提高畜禽对饲料的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又能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