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祖胜 《中国林业》2011,(16):41-41
油茶良种繁殖主要是通过嫁接方法繁育大批良种来实现良种化。嫁接可以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能提前开花结果,提高油茶产量。嫁接在油茶良种选育中,对于提纯种性,确保所选良种的遗传增益、保持优良品种基因资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树木的扦插繁殖对树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他能把母树的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是良种选育的一种主要方式,适应此方法的树种较多,特别是那些不易结实,种源稀少,或种子发芽率低的树种,应用尤广。扦插育苗不仅能保存物种基因,还能比实生苗提早开花结实,而且操作简便,苗木生长较整齐,这在一些珍稀园林树种及经济林的生产上应用普遍。现就树木的扦插繁殖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经济果木林研究现状及趋势禹兰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61)1国外果树研究现状及趋势1.1良种繁育果树的育种研究最突出的是将果树植物中的抗逆性(抗旱、盐碱、寒冷等)、早果性、丰产性等亲本的优良性状保留下来,遗传给后代,淘汰不良性...  相似文献   

4.
栽培乌桕,以往多采用种子育苗造林。实生繁殖的后代变异性大,品种的优良特性难以保持、且结果较迟;有些地方改用嫁接方法繁殖,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操作比较细致,要求熟练。为了寻找简易有效的乌桕良种繁育新方法,我们自1969年开始进  相似文献   

5.
目前,普通油茶良种的繁殖途径是:一是选定优株,通过子代鉴定,建立种子园,用实生苗造林。二是选优后经过当代鉴定,建立采穗圃,用无性系造林。实践证明,有性繁殖其子代分化变异较大。母树优良而子代植株大部分不能保持与母树相同的优良性状。用无性细胞(如叶芽、根)进行繁殖的后代植株,其优良性状基本能保存下来。为了探讨无性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对地方农家品种零陵红桃1号优树,以及用其枝条嫁接植株的果实性状作了调查,种子的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木繁殖,通常采用播种、嫁接、扦插等技术方法。播种繁殖因其遗传基因杂合程度高,实生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不易保持原有的优良特性;嫁接繁殖比较麻烦、费工费时、季节性强、繁殖系数较低;而扦插繁殖则既可以保持原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稳定,后代个体表现均一,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出较大数量的苗木,操作简便,宜繁期长,是其他繁殖方法不可替代的好方法之一,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剑英 《云南林业》2003,24(5):17-17
林木种质资源是陆地上最完整、最重要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源,也是容易被破坏或灭绝的活资源。随着森林的消减和衰退,林木种质资源以物种为单位及种下的群体、个体的遗传丢失日趋严重,部分物种灭绝或濒危灭绝。许多树种的生物多样性在等级上虽未濒危,但表现出较多的渐危群体与濒危群体。因此,保护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依据林木繁殖方式不同、种子类型不同而异。对多年生林木种质资源可采用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对就地保存、迁地保存有一定困难或有…  相似文献   

8.
垂榆枝条柔软下垂,耐寒、抗旱、喜光、不择土,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如对其群体造型,可修剪成骆驼、大象等动物形象。垂榆播种繁殖,其后代多为白榆,或因受其他榆树花粉的影响,产生多种分化变异,枝条既不下垂也不弯曲。为保持其优良性状,在繁殖过程中,多采用嫁接方法。我们常采用的是劈接嫁接法。  相似文献   

9.
由长兴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承担的省重点攻关科技项目──“扬子鳄第2代的繁殖及其配合饲料的研究”,1997年11月15日通过专家鉴定。扬子鳄是世界濒危物种,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保护物种和国家工级保护动物。扬子鳄的保护和繁育的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野生扬子鳄主要产区之一的长兴尹家边,自70年代起成立自然保护区,在经费、人员、设备极困难的条件下,经过艰苦创业,取得很大成绩,繁殖子l代190余条。1094年承担省科委“扬子鳄第2代的繁殖及其配合饲料的研究”课题,经…  相似文献   

10.
楸树的良种壮苗繁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种壮苗繁育技术是新品种引进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楸树的播种、埋根、扦插和嫁接几种繁育技术。其中,以嫁接的方法最有利于培育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11.
李萍萍 《中国林业》2014,(12):40-41
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态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其中自然湿地面积高达3620万公顷,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沿海到内陆高原均有分布。辽阔的疆域和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而孕育了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物种资源。我国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类分别多达1700种和2200种以上,其中部分属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如亚洲57种濒危水禽中,我国湿地就有31种;全世界15种鹤类,我国湿地有9种;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同时我国10.8%的两栖类和15.5%的鱼类均为特有种、、湿地在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同时,又为多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地还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和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另外,湿地生物多样性同时还为人类提供各种工、农业和医药生产的原料和能源。例如中国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就是由海南岛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偶然发现的一株花粉败盲野生稻与籼稻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无性扦插繁育技术生产曼地亚红豆杉苗木具有繁殖速度快,可以迅速扩大种苗数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红豆杉种苗,对挽救我国濒危的红豆杉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实生繁殖对早实核桃优良性状的影响情况,以8年生"辽核1号"实生后代为研究对象,对其物候、生长、开花、结实等方面的性状特点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实生后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较大,不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认为选育良种核桃不能走实生繁殖的道路,应以无性繁殖为主要途径,这样才能保持其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4.
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一个难得的野生物种资源基因库,是一处天然的动植物园,是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的缩影。文章通过对保护区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生态、生活习性、地理成分、濒危性的分析,及对野生动物区系成分、珍惜濒危性的分析,阐述了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并对保护区的重要性和保护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核桃良种繁育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洲核桃”以其栽培历史悠久、果实个大、壳薄、出仁率高、色鲜味浓而驰名中外。但由于长期进行实生繁殖,自然更新,导致了核桃品种良莠不齐,品质夹绵混杂,结果迟,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已失去了竞争的优势,声誉不断下降。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状况,一条根本的途径,就是选育推广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发展核桃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嫁接是目前最有效的良种繁育方法之一。它可以保证品种优良特性的稳定传递。世界上许多核桃生产先进的地区,均是采用嫁接繁育良种壮苗,以实现品种的优良化。嫁接砧木和…  相似文献   

16.
针叶树常规营养繁殖(扦插)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针叶树育苗和造林过程中,存在着种质资源缺乏和繁育困难等问题,因此无性繁殖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林木繁育和造林,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无性繁殖即营养繁殖,可以从现有的种子资源中选取性状良好的优势株或品种加以繁殖和推广和利用,既克服了种子繁殖苗木出圃时间长的缺点,又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相对于种子繁殖来说,营养繁殖有很多优点:(1)种植选择的无性系繁殖比选择的种子家系至少遗传增益可增加20%,且可以繁殖任何阶段的优株.(2)亲本具有的优良性状后代可以保持,亲本和后代在遗传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无性系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林木良种繁育过程中,无性系测定在国内外应用得比较广泛.利用嫁接方法使优良的树木群体或个体充分阔繁,是当前重要的繁殖手段之一一.然而,优良家系或个体无性系化之后,其无性系分株间是否仍有可比性,即砧木对接穗是否有影响,是当前良种繁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假如无性系选择是可靠的,便可从大量的变异群体中选出很多  相似文献   

18.
核桃嫁接成活率与枝条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嫁接繁殖不仅能保持核桃良种的优良性状,保证坚果品质,而且还能提早结果,提早丰产。十多年来,在怎样提高嫁接成活率方面,如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部位、砧木与接穗的年龄、粗度等,都有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9.
选育良种、培育壮苗,是核桃优质高产的基础,嫁接育苗是目前最有效的无性繁殖方法之一,良种核桃只有通过嫁接,才能保持该品种的优良性状,增强树体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提早结果。几年来,在良种核桃的嫁接过程中,初步掌握了迅速繁育核桃苗木的“系列”嫁接技术,为核桃的无性繁殖,快速育苗创出了一条新路,该技术对于核桃嫁接过程中,技术难度大,制约因素多,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来说, 从常规的“除了枝接便是芽接”的老  相似文献   

20.
圃地红松实生苗低砧劈接育苗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明哲 《防护林科技》2012,(6):36-37,44
在生产上,红松苗的繁育普遍采用种子繁殖实生苗,其子代遗传多样性复杂,生长量和松籽结实量差异较大,产量不稳定。采用红松优良种源基因型较好的亲本,用低砧劈接技术嫁接,培育子代性状一致的优良嫁接苗,对实现果材兼用用材林和经济林有着突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时期以5月25日成活率最高,不同嫁接方法以低位劈接较好,施肥量以磷酸二铵+硫铵+硫酸钾(1∶1∶1)其地径生长量和新梢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