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我国北纬41°—44°,东经118°—119°范围内对7种落叶松进行了多年的种和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当地生长的最好落叶松是当地种华北落叶松,其次是日本落叶轮、兴安落叶松;种源选择结果以丰宁、涿鹿、宽城、围场、沁源、关帝山、龙江等种源为好,可以用于生产。以上各优良种和种源均具有生长量大、造林保存率高等特点。如华北落叶松丰宁种源7年生林分比繁峙种源树高大54.2%,胸径大229.1%,保存率高18.1%。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分布的落叶松属(Larix)中的各个种,除红杉(L.Potaninii Batalin)外,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广阔地域中,包括有我国原产种兴安落叶松[L.gmelini(Rupr.)Rupr.]、长白落叶松(L.olgesis Henry)、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新疆落叶松(L.sibirica Ledeb.),以及引进栽培种日本落叶松[L.leptolepis(Sieb.et Zucc)Gordon]。上述落叶松种是分布区内针叶树中的佼佼者,它们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寒性强、适应性亦较强的特性,深受人们偏爱。为此它们的栽培区域正不断地向自然分布区  相似文献   

5.
<正>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宜昌地区林科所和大老岭林场共同完成的,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试验于1987年5月9日至9日在大老岭林场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方建初、马常耕、胡婉仪等专家教授共15人。落叶松是我国高山地区重要造林树种。为了找出本省山区最适宜的种和种源,提高林地生产力,从1979年开始他们采用以大田比较试验为主体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各种、种源主要表型性状观测的研究、通过八年的努力,取得了落叶  相似文献   

6.
对落叶松8个种33个种源的6年试验研究表明,落叶松种间性状差异显著大于种内种源间差异,发展区首先必须进行种的选择才能实行种源选择。长白、华北、兴安3种落叶松苗期表现与径度相关,其它性状各种间、种内均呈不连续的随机地理变异。日本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我省中高山优良造林树种,其它种和种源无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种及种源配合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七个落叶松种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好,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次之,其它四种落叶松最差。不同落叶松内种源间在生长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日本落叶松以本溪、西丰和铁岭三个种源表现优良,造林可获得一定增益。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落叶松是我国高山地区重要造林树种,具适生性强和早期生长快的特点。我场地处鄂西高寒山区,现有阔叶林生产力和出材率低,六十年代营造的华山松虽已成林,但早期生长慢,落叶病严重,现林分年生长量已大大下降,油松林也因年积温不够,生长缓慢。为了引进适宜树种以提高我场林分生产力,1980年参加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主持的全国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试验协作组,按统一试验方案在  相似文献   

9.
1983~1997年,在湖北省建始县海拔1750m处营造的试验林,用日本、华北、长白、西伯利亚、欧洲、波氏和西藏7种落叶松的33个种源,做了保存率和生长量的苗期和大田造林两阶段的观测比较。观察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以外的其它6种落叶松均不适宜本地区条件而不适宜生产规模造林。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间生长量也存在一定差异,有选择性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 落叶松是我省山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由于种较多,在我国北部分布范围广,长期的地理隔离使之形成了具有遗传性不相同的地理生态类型。为选出对本地区适应性强、生长良好的种和种源,1981—1984年我们在丰宁县大阁苗圃,进行了两次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苗期试验。本文为第二次试验的初步总  相似文献   

11.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种源地兴安落叶松种子播种品质及幼苗生长量的差异,以进行种源选择,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净度、优良度、生活力、千粒重、发芽率、苗高、基径、冠幅、根幅、2cm侧根数、主根长和须根长的种源差异,对播种品质及幼苗生长量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源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1)利用种子播种品质和播种苗生长量指标来进行种源选择是有效的,除基径、根幅外的其他各指标在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以须根长及苗高为主的兴安落叶松种源选择改良潜力巨大。须根长和苗高受高强度的遗传控制,广义遗传力值分别为0.936,0.850;冠幅、2cm侧根数、主根长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基径和根幅受遗传控制的程度低。3)综合分析,初步认为黑龙江阿木尔、内蒙古金河、黑龙江呼中、内蒙古莫尔道嘎种源综合表现良好,具有发展潜力,但其结论尚需在今后的区域化造林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利用ISSR标记分析兴安落叶松种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标记对17个兴安落叶松种源170个个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10个ISSR引物扩增,共检测到95个位点,各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在25.26%~44.21%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为鹤北种源,最低的为绰尔种源。根据种源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遗传聚类图。同时,结合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对兴安落叶松进行了种源区划。  相似文献   

14.
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1年生杂种落叶松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年生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极显著;初步选出日12×兴9、日5×长78-3和日3×兴2三个优良家系,11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99、0.737和0.689,21%入选率时遗传增益分别为4.22%、5.06%和12.08%,3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比一般家系总平均值高出了3.50%、9.11%、19.76%,6.99%、5.81%、18.24%和5.36%、5.69%、14.59%。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质资源及优良林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 a生日本落叶松原生种质资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林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选择出最适合在中北亚热带高山区栽植"伊那"和"日光"两个种源以及"草津17"、"伊那12"、"伊那18"、"伊那14"四个优良林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兴安岭原始兴安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木株数和蓄积按径阶分布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分总体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原始天然异龄林特点,直径分布结构符合原始天然林的自然生长规律,总体上呈波动的倒"J"字型曲线,这可能是由于该林分中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为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利用6 a生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数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根据日本落叶松生长早一晚相关性,以6 a生时的胸径作为选择指标依据,对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开展了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213个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天然林产家系、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和中国产混...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样地调查,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3种森林类型(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更新林)的林分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聚集强度依次为皆伐更新林>原始林>渐伐林。并提出了兴安落叶松合理经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工落叶松枝下高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枝下高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树干形状 ,建立林木枝下高动态模型可以了解林木或林分的生长规律.分析了枝下高与林分密度和树高的关系,利用节子剖析数据,结合落叶松高生长数据,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的枝下高动态预测模型.并讨论了其动态预测模型在整枝高度、树冠基部高度和合理间伐时间的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林木枝下高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树干形状,建立林木枝下高动态模型可以了解林木或林分的生长规律.分析了枝下高与林分密度和树高的关系,利用节子剖析数据,结合落叶松高生长数据,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的枝下高动态预测模型.并讨论了其动态预测模型在整枝高度、树冠基部高度和合理间伐时间的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