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播对早熟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个不同熟期早熟大豆品种8个播期试验,研究早熟大豆品种在迟播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日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墒情下,播种~出苗的天数与其间的平均气温呈极密切的负指数关系,播种~出苗的日平均气温对出苗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熟期的早熟品种出苗~开花天数随播期的延后,都呈下降的趋势;开花~成熟的天数先是降低然后略有升高;出苗~成熟天数随播期的延后,都呈下降的趋势.即晚播对整个生育阶段的影响主要是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早熟品种迟播时,日平均气温升高加快大豆出苗的速度,在24℃条件下出苗可缩短4 d.早熟品种晚播后,出苗~开花阶段、出苗~成熟阶段日数与出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呈直线正相关,出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营养生长阶段和整个生育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分析了小麦不同生态型品种在杭州气候条件下分期播种对生育特性的影响.3年试验结果表明,自10月8日至2月8日播种的,均能正常抽穗结实,而以前三期播种的生长期较长、差异较小;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在3月8日,4月8日和5月21日后播种的不能正常开花结实,而强春性品种则部分能开花结实。春夏播的冬性品种幼穗分化停止在单棱期至二棱期.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中,播种至出苗、出苗至三叶和拔节至抽穗基本是积温效应,分别为100—150℃、100—130℃、和450—550℃,抽穗至开花的天数取决于抽穗后的外界温度,日平均气温如<20℃则延迟开花:开花至成熟的天数与>25℃的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三叶至拔节是各生态型品种对外界温、光反应差异最大的时期,较高的温度可缩短春性品种三叶至拔节的天数,而冬性品种则延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兴安盟大豆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兴安盟科右前旗农业观测站大豆观测数据及2018年大豆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历年春播、秋收期间的气候条件,运用数理统计及气候诊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不同,大豆延期播种可使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呈缩短趋势;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完成出苗的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大豆出苗仅需要7~9 d,播种至出苗需要≥10℃活动积温在148.9℃以上。兴安盟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大豆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播种最佳;依据分期播种试验并结合春播期和成熟期气候分析,兴安盟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  相似文献   

4.
张怀念  周景春  张存岭  陈若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12-11015,11036
分析濉溪县1962~2011年50个小麦生产周期逐日气温资料发现,抽穗前平均气温、返青—抽穗平均最高气温和全生育期平均最低气温明显升高,气候趋向偏暖,越冬期平均气温≥3℃天数明显增多;11月~次年2月极端低温升高,最低气温0℃、≤-5℃、≤-8℃和≤-10℃,平均气温3℃、0℃和≤-5℃的天数明显减少,负积温升高;灌浆期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30℃的天数趋于减少。低温、干热风气象灾害频率降低,有害生物危害偏重发生;小麦越冬期缩短,生长期延长,抽穗开花提前,灌浆期延长,千粒质量提高。生产上应适期播种,扩种偏冬性品种,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蕊 《云南农业》2004,(11):15-16
光温条件 玉米是喜温作物,一生的生长发育要求温暖的气候环境,全生育期需要≥10℃的活动积温2000~3000℃,适宜播种温度10~12℃,拔节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24~27℃,灌浆成熟适温20~24℃。光照时数一般800~1000h。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兴安盟科右前旗农业观测站大豆观测数据,及2018年大豆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并结合历年春播、秋收期间的气候条件,运用数理统计及气候诊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兴安盟大豆最适宜播种期,结论如下:(1)历年大豆观测数据及分期试验数据表明,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和全生育期不同,大豆延期播种可使出苗日数和全生育期呈缩短趋势;(2)随着平均气温的升高,完成出苗的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大豆出苗仅需要7-9天,播种至出苗需要≥10℃活动积温在148.9℃·d以上。兴安盟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大豆即可播种,当日平均气温达20℃左右时播种为最佳;(3)依据分期播种试验并结合春播期和成熟期气候分析,兴安盟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5月20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明淮北地区不同温光条件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影响。 【方法】 以优质食味中熟中粳南粳2728和南粳505,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福粳1606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0日(S1)、5月17日(S2)、5月24日(S3)、5月31日(S4)、6月7日(S5)、6月14日(S6)、6月21日(S7)7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下水稻产量、生育期、日均温度、积温和日均辐射量的差异,水稻产量与日均温度、积温、日均辐射量的相互关系。 【结果】 (1)随播种期的推迟,水稻产量显著下降。播种期每推迟7 d,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产量分别降低0.49 t·hm -2、0.63 t·hm -2。(2)随播种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和全生育期天数呈下降趋势。抽穗至成熟期生育天数呈增加趋势,迟熟中粳S5—S7处理不能正常成熟,抽穗至成熟期生育天数缩短,2种类型水稻产量与全生育期天数极显著正相关。(3)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日均温度显著升高,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显著下降。2种类型水稻产量与播种至拔节期日均温度极显著负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极显著正相关。(4)2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积温随播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播种期每推迟7 d,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全生育期积温分别降低106.6℃、123.1℃。2种类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积温极显著正相关。(5)随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显著下降,中熟中粳产量与拔节至抽穗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至拔节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辐射量呈正相关关系。迟熟中粳产量与播种至拔节期日均辐射量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辐射量正相关。【结论】在稻麦两熟的淮北地区,与光照相比,产量对温度的响应更为敏感。在播期范围内,各生育阶段积温越高,水稻产量越高。为了保证2种类型优质粳稻能够安全成熟,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应分别于6月14日和5月31日之前播种。当2种生育类型水稻播种期在5月10日至5月24日,水稻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1谷子栽培外界环境条件1.1温度谷子是喜温作物,一生约需2000~2600℃积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7~8℃,最适温度为24~25℃,当田间l0cm表土温度稳定通过10~12℃时便可播种。谷子幼苗生长缓慢,不耐低温,在1~2℃条件下可受冻致死。出苗至分蘖最适温度为20℃。谷子在拔节至抽穗是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要求温度较高,最适宜为22~25℃,温度低则仰制开花速度。开花以后对温度要求降低,开花期适宜气温为18~22℃。灌浆期以日平均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不同播期气象条件对酒用高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2021年在贵阳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酒用高粱(红缨子)分期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4月9日播期酒用高粱产量最高,4月29日播期产量最低,两播期产量呈显著差异;产量与播种—拔节期、播种—抽穗期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负相关,与日照时间、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出苗—拔节期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高粱抽穗之前的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大于抽穗之后;穗长、单穗质量、单穗粒数与≥10℃积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酒用高粱过早播种易受低温寡照影响,过晚播种则有效积温不足,会导致穗长、单穗质量、单穗粒数减少,不利稳产高产;在气候适宜范围内,避开强降温,抓住“冷尾暖头”,适当早播早栽,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争取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朝阳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热量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玉米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玉米播种出苗热量指标和适宜播种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玉米春季播种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玉米播种至出苗需要≥12.0℃有效积温最低为55.0℃·d,适宜有效积温为60~90℃·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玉米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在4月25日至5月5日之间,可减少95%终霜冻的危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黑龙江省7个具有代表性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逐日气温、逐日降水量、≥10℃有效积温、10 cm地温、密度、产量以及发育天数指标,统计分析黑龙江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适宜温度与降水量。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播种至出苗期适宜10 cm地温为8℃;出苗至开花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8~22℃,适宜平均降水量为70~145 mm;开花至结荚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9~25℃,适宜平均降水量为70~120 mm;结荚至成熟期适宜平均气温为15~21℃,适宜平均降水量为110~185 mm。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地方气候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大豆分期播种实验,运用数理统计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辽西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春播大豆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大豆播种至出苗需要≥10.0℃有效积温最低为109.4℃·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大豆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7日至5月5日。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安排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温因子对冬小麦发育·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光温因子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1981~2008年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试验观测资料及相应阶段的温度、日照资料,对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受光照、温度的影响程度及光温对冬小麦生长的综合作用光温积进行了分析。[结果]温度时冬小麦的全生育期的影响甚于光照。播种~出苗期间的发育速度主要受有效积温的影响;返青~拔节、拔节。开花及开花~成熟,发育速度受光温积影响较大。抽穗~成熟间的生物量与光照呈正相关;返青~拔节的平均气温与该阶段的生物量呈负相关,拔节一抽穗、抽穗~成熟间的平均气温与生物量呈正相关。[结论]光温积可以反映光照、温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综合作用.用其来模拟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期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杨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1):43-44,46
日平均气温的升高使洪泽农场的小麦越冬天数缩短 ,但越冬期间有效生长天数不减 ,小麦在越冬期间至少生长 1片叶。播期试验及大田生产试验表明 ,冬前叶龄余数控制在 5 .5左右 ,可使麦苗春后拔节 ,安全越冬 ;提前播种 ,偏春型小麦较其他两种类型小麦更易受冻 ;按适宜播期上限播种的 ,冻害较重 ,说明在适播范围内推迟播种可以减轻或避免冻害  相似文献   

15.
采用4个春化温度(3、6、9、12℃)和4个春化时间(10,20,30,40d)二因素裂区试验,对迷您黄1号品种进行耐抽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春化温度条件下,随春化时间延长,白菜播种至现蕾天数明显缩短,但当春化时间延长到30d后,播种至现蕾天数缩短并不明显;相同春化时间条件下,春化温度越低,从播种至现蕾、开花的天数越短,最短的为3℃低温春化处理。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春化条件为3~9℃低温春化处理20d。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辽西建昌县糯高粱高产栽培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最佳灌溉定额,采用灌水量、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为变量,通过测产、测墒方式,找出膜下滴灌适宜灌水量,为糯高粱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提供灌水制度方面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糯高粱膜下滴灌栽培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和灌溉定额的增大,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逐渐增加,说明灌溉对糯高粱生物学性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拔节孕穗水能使糯高粱上部功能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要保障拔节孕穗水的有效供给;膜下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露地滴灌、常规沟灌和地膜覆盖无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也随着灌溉次数和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加,当亩灌溉总量在150~180 m3之间时,水分利用效率出现下降。因此在糯高粱全生育期降水量311.9 mm的条件下,在播种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开花、开花至灌浆、灌浆至成熟各时期各灌1次水,每次亩灌水量30 m3,合计全生育期亩灌溉总量150 m3,此灌水量为最佳灌溉定额,可实现最佳亩产量843.20 kg。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经济性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陇东南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日期。[结果]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出苗期、七叶期~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全生育期生物累积量随≥10℃的积温呈线性变化,各播期玉米生物量在拔节前差异较小,拔节后平均播种期玉米生物量增加高于其余各播期玉米;平均播种期是比较适宜的播种期,玉米成熟期果生物量累积也高于其他播期。[结论]该研究可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菠菜生长锥的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侧花茎原基分化期”及“单花分化期”五个时期。单花分化期又有“萼片分化期”、“雌蕊或雄蕊分化期”及“分化结束期”三个时期。2.菠菜花芽分化所需要的温度和日照范围都很广泛。在本试验的范围内,“法国菠菜”在自然条件下,日照为10~14.8小时,日平均温度为0.2°~24.9℃甚至高达27.8℃,均可分化为花芽,但出苗后12小时以上的日照与9~21℃的温度组合,可促进花芽分化。温度过高(21℃以上)或过低(8℃以下),尤其是8℃以下的低温与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相结合时会延迟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花原基的发育,抽苔的速度与温度、日照有密切关系。一般当温度降低日照缩短时,花芽分化至抽苔的天数加长;温度升高,日照加长时,花芽分化至抽苔的天数缩短。在本试验范围内,花芽分化后在日平均温度为28.3℃,日平均日照时数为14.7小时时抽苔最快(9天)。日平均温度为1.5~2.7℃,日平均日照时数为10.6小时,抽苔最慢(131~146天)。3.花芽分化时的叶数受叶原基分化速度及花原基出现早晚的相互影响。在本试验范围内,日平均温度由0.2℃上升至24.9℃时,叶数由7.2片增加至24.2片。但当特别有利于花芽分化或特别不利于花芽分化的条件下,则会出现叶数增减与温度的升降不完全适应的情况,即花芽分化早时,会限制叶原基的分化使叶数减少;花芽分化受抑制时,叶原基的分化期长,使叶数增加。4.菠菜在开始抽苔前采收,基生叶的重量一般占单株鲜重的92.6~96.5%,所以可用基生叶代表单株重。菠菜单株重=叶数×单叶重,单叶重又等于叶部生长期×日增重。单株重量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单叶重,只有在单叶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叶数的多少才对单株重量有影响。叶部生长期的长短决定于出苗后抽苔的快慢,温度低,日照短,抽苔慢,叶部生长期长,反之则短。叶重及叶面积增长的适宜日平均气温为20~25℃;日平均最高温不宜超过25~30℃;日平均最低温不宜低于-5~0℃或高于15~20℃。净同化率的适宜日平均气温为25~30℃甚至更高;日平均最高气温达30~35℃时,仍有所增高;日平均最低温不宜低于-5~0℃,-5~0℃以上增高较快。可见温度过高过低首先影响叶面积的增长量,而净同化率受温度降低的影响大,受温度升高的影响小。5.确定菠菜适宜播期的理论依据是:播种后叶部生长期的日平均温度在20℃左右,日照逐渐缩短,使叶原基分生速度快,争取有较多的叶数;花芽分化后温度降低,日照缩短,使抽苔延迟,延长叶部生长期;同时使叶部生长期尽可能处于有利于增大叶面积及提高净同化率的温度范围内,以增加叶重。  相似文献   

19.
2017年青稞播种至出苗期温度适宜,降水偏少,但前期土壤墒情较好,青稞出苗率较高;出苗至拔节期,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不利于幼穗分化;拔节至开花期,气温偏高,降水量明显偏少,尤其是孕穗至开花期,贵南县以晴热天气为主,不利的水分条件,加之温度持续升高,出现中度干旱,开花授粉较差;开花至乳熟期温度适宜,降水偏多;乳熟至成熟期温度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导致灌浆时间相应缩短,千粒重较2016年少1.9 g。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花龙葵种子发芽的临界温度为8.06 ℃,有效积温范围在82~123 ℃;出苗的临界温度为8.66 ℃,有效积温的范围在122~182 ℃;适宜的发芽和出苗的温度为18~22 ℃.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200 mg/L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平均发芽天数和出苗天数均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