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一、玉米空秆的原因1.选用品种不当有的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当把其作为主栽品种时,就容易发生倒伏。品种不抗病虫害或抗病虫害能力差,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倒伏。2.肥水供应不合理玉米生产区普遍存在着重施氮肥而轻施磷钾肥的习惯,还存在着前期一次性施入全部氮肥的现象。玉米缺钾会造成玉米茎秆的韧性变差。苗期施氮肥过多过早,土壤的湿度过大,根系少,入土浅,对植株的支持力降低;并且拔节期追施的氮肥过多,玉米拔节快,基部和  相似文献   

2.
水稻倒伏的调查及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倒伏影响产量、米质和收割,倒伏发生的程度与品种特性密切相关,栽插密度大、氮素水平高、长期灌深水容易引起倒伏,纹枯病和稻飞虱危害稻茎叶鞘,常造成倒伏。选用耐肥抗倒伏品种,优化施肥技术、合理选用栽插方式和综合防治病虫害能有效地预防倒伏,发现水稻有倒伏的征兆,可采用喷施多效唑,割叶等措施进行调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一、类型及危害1.根倒伏根基部向一方倾斜,甚至着地倒伏。2.茎倒伏茎秆发育不良,尤其是茎部1~3节节间过长,机械组织不发达,茎倒伏部位一般发生在茎基部节间。通过试验和大田调查,啤酒大麦倒伏在本地一般发生在抽穗后灌浆成熟期,最早在抽穗后7天,最迟在收割前20天。倒伏后如遇阴雨天气,对品质、色泽影响大,往往造成籽粒发黄、霉变、千粒重下降。二、倒伏原因大麦在高产情况下,尤其在中、后期易发生倒伏现象,且倒伏越早,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越大。造成倒伏的原因,除根系少、分布浅、地上部分比例大、缺乏支持力外,  相似文献   

4.
1小麦倒伏的种类及原因1.1小麦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和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则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是倒伏的主要形式,损失较大。1.2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品种选择不当,秸秆过高或缺乏弹性,抗倒伏能力差;二是种植密度过大,个体发育不壮,秸秆细软柔弱;三是中前期水肥(氮肥)施用量大或时间不当,群体过大,麦苗旺长,故而田间郁闭,通风透气不良,引起组织柔嫩,叶大节长,“头重脚轻”造成倒伏;四是后期浇水不当,或是种植基础较差,根系发育不好,一遇风雨或浇水遇风,易造成倒伏。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倒伏使光合产物形成受阻,结实率降低,致使水稻品质、产量下降,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1水稻倒伏的原因a.品种选用不当由于目前市场上品种繁多,良莠不齐,水稻品种间抗倒伏性能差异较大,水稻品种本身的抗倒性差是诱发倒伏的首要因素。研究表明:植株徒长、节间过长、叶片弯曲、耐肥性差的品种,较易出  相似文献   

6.
<正>1水稻倒伏的类型主要有二种类型。1.1根倒:由于水稻植株常期处于深水中,根系发育不良,发根较少,扎根浅而不稳,根部支持力差,稍受风雨侵袭,就易发生平地倒伏。1.2茎倒:由于茎秆基部细胞纤维素含量少,细胞壁变薄,组织结构松软,茎秆不壮,负担不起上部的重量,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2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有八种原因。2.1耕层浅:耕层浅,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支持力差易倒伏。2.2插植过密:插秧过密,田间郁蔽,生育后期群体通风  相似文献   

7.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茎倒是茎秆长的细,植株过高,基部机械强度差,遭遇暴风雨造成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和雨水较多,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是抽雄前生长期的地块,玉米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害危害,遇风引起茎秆折断。茎折对产量影响最大。⒈玉米倒伏的原因①玉米生长期间突遇高温、多雨、多风、寡照的天气,易引起玉米大面积倒伏。②栽培技术不合理,玉米种  相似文献   

8.
一、引起夏玉米倒伏的原因 (一)品种.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种植密度不合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生产上玉米田间管理粗放,有的播种后不同苗、不定苗,造成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郁蔽,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节间长,缺乏韧性,一旦遭遇风雨袭击,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吉林省的主栽品种,增加种植密度实现玉米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种植密度高的玉米倒伏问题日趋严重,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玉米高产、稳产,了解玉米倒伏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玉米植株自身的抗倒能力、减轻倒伏发生,可确保玉米稳定高产。1玉米倒伏类型1.1茎倒。又称弯倒,玉米植株过高,茎秆细长,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茎部弯曲、倾斜,根部位置不变。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1.2根倒。植株根系发育不良,灌  相似文献   

10.
玉米倒伏、倒折的原因及防倒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玉米倒伏、倒折的原因 1.1 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时,群体内部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茎秆发育纤细、脆弱,株高增加,穗位升高,植株重心上移,使抗倒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大风天气,就会造成倒伏或倒折。 1.2 施肥不合理。单纯施用氮肥、磷肥,玉米植株的倒伏率都比较高;而只有当施  相似文献   

11.
玉米倒伏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倒伏的因素一般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品种,二是人为,三是天气。植株过高、穗位过高、秆细秆弱是品种方面,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等是人为原因,拔节期阴雨寡照和灌浆期的恶劣天气等都会造成玉米倒伏。玉米倒伏重点在防不在治,所以玉米倒伏预防措施很重要。一、选用抗倒品种植株较高、穗位(着生果穗的节位距地面的高度)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几率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后期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倒伏分根倒和茎倒,根倒是由于耕作层浅根系下扎浅,造成灌浆后期倒伏。茎倒是由于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基部节间长,植株过高或病虫危害茎秆,造成茎秆强度差、韧性差,遇到大风大雨造成茎秆倒伏。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增强小麦抗倒性,降低倒伏机率。今年5月31日-6月5日笔者对农户的整地、播量、播期、施肥、浇水等栽培措施进行了调查(5月23日的大风大雨造成我县小麦大面积倒伏)。通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举措以防水稻倒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倒伏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一大障碍,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倒伏。水稻倒伏的类型分为根倒和茎倒2种。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是品种不抗倒、栽植密度不合理、肥水管理不当及病虫危害。防止水稻倒伏的措施:选用耐肥抗倒品种;稀播匀秧、培育矮壮秧;合理密植、强群体壮个体;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晒田、控制疯长及科学防治病虫害。若前期预防不力,已出现倒伏现象,可及时开沟排水,喷施磷酸二氢钾和井冈霉素等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4.
水稻倒伏粒重损失及不同品种抗倒能力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水稻倒伏对其产量的影响,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以预防倒伏,利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的主栽品种,研究了灌浆期水稻倒伏的粒重损失及不同品种的抗倒能力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灌浆期倒伏发生日期越早、倒伏程度越大降低粒籽千粒重越多,灌浆中期完全倒伏植株与正常植株千粒重相比,垦稻12降低2.10g,龙粳31降低1.06g,在灌浆末期发生倒伏则对粒重影响不大。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抗倒性好的主栽品种有龙粳21、龙粳30、龙粳31、空育131、龙粳26、龙粳38、龙粳34、龙粳29等。抗倒伏品种的倒2节间长度相对较短,茎较粗;倒2节间的茎鞘干重、节间干重和茎壁干重较高,节间横切面积大,茎秆物理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一、引起夏玉米倒伏的原因 (一)品种。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种植密度不合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生产上玉米田间管理粗放,有的播种后不间苗、不定苗。造成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郁蔽。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节间长,缺乏韧性。一旦遭遇风雨袭击,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6.
正一、倒伏的原因(一)种植密度不合理目前,玉米的育种方向是增加密度,提高单产,适宜机收。根据玉米在单位面积上的留苗数量又分为稀植品种、密植品种和中密度品种。随着密植品种的推广种植,和农民惜苗爱苗的习惯,出苗后少间苗或不间苗,造成玉米田密度过大,造成植株间争肥争水争光照,导致茎秆细弱,节间拉长,穗位增高,降低了玉米抗倒能力,遇见大风大雨,造成倒伏。还有个别农民购买玉米品种不认真,不了解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当水稻出现倒伏问题就会对水稻的光合作用造成负面影响,阻碍光合产物的形成、运输和贮存,造成结实率下降,最终造成产量过低的后果,亟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因此,本文主要从水稻产生原因进行入手分析,进而提出水稻倒伏预防的有效对策。一、新时期水稻倒伏产生的原因1.品种因素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更多优良水稻品种得以研发与应用。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品种的不同会对其抗倒能力造成很大影响。当前,植株较矮、根茎  相似文献   

18.
玉米倒伏可分为茎倒伏、根倒伏和茎倒折三种,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倒伏原因1.种植密度过大。群体内部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茎秆发育纤细、脆弱,株高增加,穗位升高,植株重心上移,使抗倒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大风天气,就会造成倒伏或倒折。  相似文献   

19.
宝鸡市夏玉米倒伏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植株抗倒性研究、调查实际倒伏原因,提出了从品种选择、栽培密度、科学肥水管理、采用化控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倒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豫东地区主要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占秋季作物60%以上,生产上经常发生倒伏现象,因为倒伏发生的时期和轻重程度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40%。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玉米的抗倒性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抗倒性表现不同。玉米倒伏的自然因素主要由风灾和虫害引起,但造成玉米倒伏的栽培因素也较多。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栽培措施不合理,造成玉米植株的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