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春繁放王预防蜂王被围的方法早春繁蜂放王时(蜂王放在王笼内越冬),如果方法不对,将有30%的蜂王被围而死;尤其是强群更容易发生,以致造成巨大损失。为什么本群蜂王被围死?原因有二:①蜂玉在王笼内活动范围小,整个蜂群得到的蜂王物质少且已习惯;猛然放王,突然...  相似文献   

2.
养蜂人邮购种蜂王、生产王是常事,但由于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出现多日不接受、围王、蜂王飞逃或被围死、围残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我养蜂多年来邮王处理的方法介绍如下,供蜂友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释放幽闭蜂王的防围王措施春繁在即,幽闭蜂王即将释放。释放幽闭蜂王,常有部分蜂王被当群工蜂围杀,造成损失。释出蜂王遭围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蜂王在幽王笼中已度过漫长的冬季,活动空间小,接触的工蜂少,释出后空间骤然扩大,且常有较多工蜂追侍其后,导致蜂王...  相似文献   

4.
谈谈处女王婚飞归巢和新产卵王的被围与解救四川省西昌长安机械厂(长安路36号:615000)刘仲华每个养蜂者对蜂王被围的情形都不陌生。蜂王被围(围王)就是一部分工蜂因故被激怒,产生了对蜂王的敌意,从而追逐、撕扯、刺咬蜂王,另一部分工蜂出于保护的目的向蜂...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向蜂群诱入一只新王后,立即遭到众多工蜂的围攻,通常叫“围王”。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蜜蜂对蜂王充满敌意,所以,我把蜂群接受新王过程中的这一阶段叫“敌视阶段”。在解除围王或采取措施避免围王之后,在一段时间内,工蜂不积极向蜂王饲喂王浆,对蜂王的表现非常...  相似文献   

6.
黄坚 《中国蜂业》2010,61(2):32-32
<正>介绍新王入群蜂王被围是常有的事,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蜂王被围死,让人十分痛心。根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围王原因大多与诱王方法有  相似文献   

7.
较长时间失王蜂群的诱王方法较长时间失王的蜂群多数会发生工蜂产卵,“浆蜂”更甚。生产王浆的失王群,工蜂不筑造王台,也不产卵。这样的蜂群,诱入蜂王的成功率极低。据观察,诱入时蜂王似被接受,但数小时之内几乎100%被围杀或驱逐出巢,且巢前不出现围王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介绍蜂王直插法好山东省金乡县马庙乡红庙村(272202)张崇哲众所周知,介绍新产卵的蜂王难度较大,在流蜜期介绍蜂王困难要少一些,成功率高些,否则介绍蜂王就难了。如用铁丝王笼介绍一只新产卵的蜂王,有时将蜂王关两天,然后放王,蜂王被围,再关两三天放王,蜂...  相似文献   

9.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10.
朱保恩 《蜜蜂杂志》2011,31(5):25-25
由于蜂群与蜂群之间的气味有所不同,当手接触到王笼放王时,手中就带有此群蜂王的气味了。如果不作处理又连续放王的话,就会将手中带王的气味再带到下群,这样就容易出现围王、失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利用蜂王捕捉逃蜂群,方法简单易行。发现蜂群大部分飞出蜂巢,赶快捉一只贮备蜂王关入王笼中,挂在飞逃蜂群飞行线便于捕捉蜂群的位置,蜜蜂就会在王笼上逐渐结团,并越聚越多,飞逃的蜂王最后也可能来此结团。蜂群一般不接受,会引起围王。这时注意给蜂王解围,把它关在另一只王笼中,挂在蜜蜂开始结团的王笼附近,部分蜜蜂也会在这个王笼匕结团。  相似文献   

12.
下启昌 《中国蜂业》2009,(10):28-28
在蜂群管理过程中,养蜂者都会遇到蜂王被围情况,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总结下面6种情况: 1、没有分蜂意念的蜂群内出现新王,发生这种情况时,蜂王往往被咬死拉出箱外; 2、小群或中等群势的双王群隔王栅安装不严,蜂王串箱,多数会被围死;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劣小的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而群起围攻这种劣小王,劣小王常被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或其他敌害攻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蜂群围王的解救方法:一是投水解围法:将被…  相似文献   

14.
《养蜂科技》2005,(2):17-19
多年来,笔者在推广科学养蜂技术的实践中,感悟到蜂群无论是人工分群,失王补救,还是更换蜂王,都须诱入蜂王。群势、气候、蜜源及蜂王行为和生理状态等,对诱入难易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诱入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蜂王诱入时,如发生严重围王,或久囚在诱入器内表现不正常的王,都不宜留用。因这种王在诱入成功后,很快被交替。引种或交换蜂王,必需通过寄递、托运或专人送往。寄送的设备和技巧直接影响到蜂王的存亡。  相似文献   

15.
<正>分蜂期前给蜂王剪翅,能给养蜂人省去不少的麻烦。正常的蜂王剪翅方法是左手轻捏蜂王,右手持剪剪翅。这样做有个缺陷,每剪一次必须清洗双手,否则,被剪翅蜂王身上会留下其他蜂王的气味,放回蜂箱引起围王。中蜂对非本箱蜂王的气味更敏感,连续剪翅,即使每次洗手,偶尔也会出现围王。本人经过摸索,掌握了单手剪翅的方法,从发现蜂王到剪翅完毕,两秒钟内结束,比传统双手剪翅速度快,且不会出现围王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老方法囚王越冬,从当年秋繁结束起囚王,到翌年春繁时放王,蜂王被囚长达50多天。当春繁开始放王时,蜂王死亡率50%。原因有三:1)蜂王长时间被囚,体格缩小,“蜂王激素”减少,出现工蜂围王(有的围死在王笼内);2)工蜂不饲喂,特别是对老、残、弱质蜂王,导致蜂王饿死;3)蜂王冻死:“立冬”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冷空气一来,工蜂结团,囚王的王笼被置放到蜂团外,蜂王被冻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春繁,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和当年的经济效益。笔者自2004年试用“三擒三纵法”,组王越冬,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方法是:当蜂群秋繁为卵、虫、蛹1∶2…  相似文献   

17.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8,28(10):26-26
将蜂王关入铁纱王笼,挂在无王群内一段时间后,揭开蜂箱盖,打开王笼,放出蜂王.该法我认为安全性较差,用于诱入老蜂王还可,但对诱人从种王场邮购的种用新王或诱人新产卵的优质生产王则不太理想,容易出现围、咬新王,甚至发生蜂王飞逃的现象.现介绍一种安全诱人新产卵蜂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华 《中国蜂业》2003,54(2):28-28
利用死蜂王检查蜂群有无蜂王 ,即方便又节省时间。方法是 :平常管理蜂群时用塑料代存放几只死王搁冰箱冷存室备用 (死亡时间越短越好 )。检查时 ,用线拴住死蜂王放在框梁上观察 ,如蜂群无王 ,工蜂会立即把头调向死蜂王 ,高高抬起散发信息素的尾部 ,张开有信息腺的尾节 ,使劲地振翅扇风 ,并发出嗡嗡声 ,甚至全群轰鸣 ,此时工蜂不但不围咬死王 ,反而非常亲近 ,这表明该群为无王群。反之 ,如工蜂围咬死蜂王 ,那肯定蜂群里有王 ;应立即拿走死王 ,免得形成围王团扰乱蜂群。去秋 ,我利用此法准确查找了 4个无王交尾群。用死蜂王查无王群$荷泽市王…  相似文献   

19.
豆奶粉可作代用花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无王群介绍蜂王在养蜂生产中是常事。但有时不管用什么方法 ,无王群就是不接受新蜂王 ,对新蜂王非围而杀后才痛快。因此 ,一群蜂垮掉也是常事。2 0 0 2年 ,我用王笼向一失王群介绍蜂王时又遇到蜂群不接受新王的情况 :十多天中 ,新王放了三四次都被围攻 ,幸亏每次都被及时发现 ,将蜂王重新关于王笼中才没被杀。最后一次 ,我把围王蜂团的工蜂全部杀死 ,把蜂王关入王笼重新吊入蜂群 ,后发现王笼上只有部分工蜂对蜂王怀有敌意 ,就把这些工蜂也捉住杀了 ,再把王笼吊回蜂群 ,反反复复三四次 ,当王笼上再没找到对蜂王怀有敌意的工蜂时 ,才把蜂王…  相似文献   

20.
很多年来,一直想做一个不用查看蜂王接受的王笼。从购入第一只种蜂王开始,我头一次接触到邮寄王笼,1块木头钻有两个圆形凹坑,一个是居留池,一个是炼糖存放池,将铁纱用订书机钉在木块上面。收到种蜂王,按照养蜂书籍上讲述的方法介入蜂群。几个小时后开箱盖查看发生围王,一个小蜂团包裹着王笼,隔几小时再看仍围王,关了一晚明天再看,围王蜂团还在,只是没有那么紧密了,内外工蜂已经相互哺饲,说明蜂王被接受,小心打开纱网放王,蜂王顺着巢脾间隙往下爬。过了几小时提脾查看,仍有围王结团现象,其实这就是一种保护性围王。养蜂书籍讲过,有经验的养蜂师傅能够识别,初养蜂者一般很难分辨,会被吓坏,紧急解救围王,把蜂团丢到水中,关王重新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