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榆林市金鸡滩乡海流滩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林木覆盖度极大为目标,对该区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结构优化研究表明。按优化模式实施后,到2000年,林木覆被率达52.4%,农、林和牧(草场)土地利用面积之比为1:5.4:0.5。  相似文献   

2.
晋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刺槐林分需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人为给水和自然水分条件下的1.5m×6m和1.5m×3m密度的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林的林地蒸发和林木蒸腾定位观测,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和水面蒸发观测结果,应用Penman-Monteith方程对该林分日、月蒸腾量和需水量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5~10月,自然水分条件下的1.5m×6m和1.5m×3m密度刺槐林地的土壤蒸发量分别为123.1mm和134.24mm,林木蒸腾量分别为76.62mm和62.33mm,林分耗水量分别为199.77mm和196.54mm。人为给水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使土壤水分条件接近于林木正常生长所适宜的低限土壤含水量阈值,两密度林分的林地蒸发量为320.92mm和254.98mm,林木蒸腾量为109.52mm和91.32mm,林木需水量为430.44mm和346.3mm。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林木良种使用率发展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山西省林木良种发展的基础条件.针对林木良种使用率发展目标,提出了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木采伐"放管服"是贯彻落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务、优化服务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强化便民服务的有效措施。为切实解决"办证难、办证繁、办证慢"的问题,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针对广西宾阳县推进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粮间作行距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杨粮间作条件下小麦生长结果研究表明,杨树间作行距与土壤水分呈反比关系,即3~15m的行距范围内林木行距每扩大1m,土壤季平均含水量则降低1.0%,证明间作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同时林木行距与小麦叶绿素含量呈反比,说明一定程度的林木遮荫可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试验表明,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林木行距呈正比 ,林木行距每增加1m,小麦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1.3μmol/m2·s和0.2μmol/m 2·s,说明林木行距过小,则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通过计算,在该杨树4年林龄条件下小麦取得最大产量的行距为21~22m.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林木种苗是保证林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对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主要从林木种苗质量入手,分析高质量林木种苗在林业经济或建设活动推广中的重要性,找出林业资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优化林业种植质量,提高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7.
林分结构调整对固沙林地生态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彰武为辽宁及东北地区典型的风沙易旱区。1973年开始该地区人工大规模营造樟子松防风固沙林,现已形成针叶林与林下草场复合的生态模式,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由于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原造林密度大等原因,30 a后出现林木增长缓慢的趋势……,为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樟子松林急需科学的间伐。试验选择3种处理:保持原有防风固沙林现状、株行间伐、行间伐。结果表明:在干旱或易旱地区,通过采取林分密度调控措施,可降低单位面积林木负载量,从而降低林木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0~10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4.50%;林木生长量分别对照增长5%,胸径增长3%;林下植被总盖度增加了13.78%~16.3%;林下鲜草质量增加了12.88%~14.25%、林下干草质量增加了10.42%~14.89%、林下植被种类增加了3~7种。可以认为30 a生樟子松林的林分结构调整至4 m×6 m的株行距为宜。  相似文献   

8.
对杨粮间作条件下小麦生长结果研究表明,杨树间作行距与土壤水分呈反比关系,即3~15m的行距范围内林木行距每扩大1m,土壤季平均含水量则降低1.0%,证明间作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同时林木行距与小麦叶绿素含量呈反比,说明一定程度的林木遮荫可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试验表明,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林木行距呈正比,林木行距每增加1m,小麦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1.3μmol/m2·s和0.2μmol/m2·s,说明林木行距过小,则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通过计算,在该杨树4年林龄条件下小麦取得最大产量的行距为21~22m。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研究了青海大通黄河上游混交林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肥力效应的影响,进而确定当地混交林优化配置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混交配置方式的人工林均能一定程度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改善林木生存环境,且不同混交配置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23年生4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定向演化,土层形态分异趋向天然林剖面。通过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其土壤环境和地上生物量10个指标统计分析,混交林优化模式为:青杨×沙棘>华北落叶松×沙棘>青海云杉×沙棘>白桦×沙棘。  相似文献   

10.
<正> 山区地形复杂,小气候条件悬殊,中小区域农业气象服务中普遍存在气象资料不足的困难.利用林木物候观测资料分析推断局地气象状况和天气气候条件,能够弥补气象资料不足的缺陷.这种方法不受设备条件限制,基层单位都能做到,效果也较满意.1.推算农业气象要素在不同地段观测林木生育情况,可以间接推算农业气象要素局地差异.如确定某些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刺槐生长季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刺槐林的生态需水量可以理解为该林地的蒸散耗水量,受大气环境、植被生长状况与生长特性、土壤水分条件的综合影响.林木暂时凋萎含水量和生长阻滞含水量分别是能保证林木基本生存和正常生长时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因此,相应的刺槐林地耗水量分别为平均最小生态需水量和平均适宜生态需水量,其数值通过计算林地的潜在蒸散量并利用土壤水分修正系数和林木系数进行订正获得.经计算,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刺槐幼年林生长季(5-10月)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420.3 mm,适宜生态需水量为506.7 mm;刺槐青年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602.4 mm,适宜生态需水量为730.4 mm.  相似文献   

12.
林业建设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项目工程。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林业建设工程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林木良种工程是林业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林业良种工程的相关内容,然后探究林木良种工程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木育苗技术是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支持,而林木育苗就是林业资源繁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以林木育苗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分析南川区当前林木育苗及其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林木育苗技术和相关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推广,为林木育苗管理功能的强化做出实践性的推动和系统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植被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是森林植被构建的关键性问题.如何依据水分条件的承载力,构建水分稳定的森林植被是一项重要研究.以北京妙峰山侧柏、油松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可称量式蒸渗仪测定林木个体耗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尺度扩展,分析2种林分群体耗水特征.研究发现:在晴天条件下,侧柏和油松蒸腾强度的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曲线;在典型阴天和雨天条件下,2树种间蒸腾速率差异明显,受云量动态变化影响,蒸腾强度的日变化趋势为多峰曲线.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选定的环境因子中太阳辐射通量、大气水汽压饱和差、空气温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水势均与林木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空气相对湿度与林木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另外,利用边材面积作为尺度转换因子实现由单木到林分的尺度扩展,根据测定的样木蒸腾量,推算得出侧柏林6-9月总蒸腾量为321.43 mm,油松林的总蒸腾量为192.83 mm.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与植被相互作用的临界现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随继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20-23,28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黄土高原境内侵蚀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下游河道强烈淤积的主要物源区。该区的土壤侵蚀受到多重因素的复合作用,植被作为其最显著的影响因子之一而广受关注。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论述了研究区侵蚀模数、林草覆盖度和林木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一些相对较大的侵蚀模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将这些相对较大的侵蚀模数定义为极端侵蚀模数——相似植被覆盖度条件下的最大侵蚀模数,并拟合出它们与林草和林木覆盖度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得出极端侵蚀模数由增加到减小的临界林草覆盖度为24.2%,临界林木覆盖度为12%。这就是说,在其它复合因素不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当研究区林草覆盖度小于24.2%或林木覆盖度小于12%时,极端侵蚀模数随着林草或林木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覆盖度大于上述临界值后,极端侵蚀模数则随之减小。该研究成果对于更有效地管理黄河中游流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宁夏读者李新志来信:10年前,我承包了村上的20 hm2荒地植树。承包合同规定,收益的70%归我自己。经过辛勤劳动,精心管理,现在大部分林木已经成材,我打算将属于自己的70%林木砍伐出售,不知能否自行砍伐?宁夏银川市司法局李文成律师回答如下:林木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国家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为了制止盗窃、滥伐林木现象,我国刑法规定了盗伐林木、滥伐林木等有关林木方面的犯罪。其中,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森林法第23条规定:“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  相似文献   

17.
智能植保机械专题数据库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植保机械不仅机械化、自动化、精确化程度不高,而且施药效率较低下,浪费的农药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因此研究智能化植保机械迫在眉睫,以减少防治成本,提高农药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在分析植保机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智能植保机械分析了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开发完成了包括气象数据库、林木病虫害管理数据库、植保机械数据库、气候条件与喷施农药决策系统、植保机械作业决策系统在内的智能植保机械专题数据库,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气候条件,提高林木病虫害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在模拟光强条件下,对不同水分处理的9种乔灌木进行观测.观测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等.并且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林木光合生理参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林木光合、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最佳组合,以最少的耗水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在青海大通林区进行水分管理,开展高效、经济型林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林业病虫害问题的不断增多,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在新时期,必须积极加强林业资源的有效防护。通过科学的营林技术,可以保证树木的抵抗能力不断提高,减轻病虫害威胁;还可以确保林木生长条件得到合理改善与优化,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病虫害的问题与不足,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五大连池风景自然保护区林木病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索五大连池风景自然保护区林木病害的症状和常见病害类型,最后探讨五大连池风景自然保护区林木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五大连池风景自然保护区林木病害的防治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