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杉木伐桩萌芽的氮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萌芽内氦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萌芽内的全氮量和氨基氮浓度,可以作为论证合适伐木季节和预测萌条生长量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和当年早春伐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萌芽内氮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牙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株内的运转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  相似文献   

3.
杉木不同季节采伐伐桩萌芽的内源激素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年生杉木林分内作不同季节伐木和环状剥皮的试验,研究伐桩不同时期萌芽中内源激素动态.杉木伐桩休眠芽萌发与温度有关,温度条件影响激素的合成,制约伐桩萌芽能力;同时,激素的动态平衡也影响伐桩萌芽数量.休眠芽萌发中存在一最适GA/ABA比例,当休眠芽内GA/ABA达到此值时,CTK/IAA值较大,伐桩休眠芽表现出高萌发力.  相似文献   

4.
伐桩粗度和高度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机械抽样方法在洋口林场和下蜀林场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布置不同伐桩粗度和高度对杉木萌芽数量和萌条生长量影响的试验,采集到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伐桩粗度影响萌芽数量和萌条生长量,中等粗度伐桩萌芽数量最多。大径级伐桩萌条当年生长量最大;伐桩高度对伐桩成活率几无影响,但影响树高生长量,低伐桩上的萌条生长量最大。5年的定株观测结果表明,低密度萌芽更新地上补植实生杉苗后,萌生起源植株的高,径生长量均大于实生  相似文献   

5.
水曲柳萌芽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曲柳的萌芽更新特性,以便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作者在长白山林区对水曲柳林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不同伐桩直径、不同伐桩高度、保留不同萌条数的试验,并调查了水曲柳自然定株的定株结果及定株时间.结果表明,水曲柳萌生条只在采伐后的第一个生长季节内萌发,到第二个生长季节伐桩就失去了萌生能力;在非生长季节采伐而萌发的萌条其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在生长季节内采伐而萌发的萌条;萌条数量随着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多,但萌条的平均高、茎生长量却不随伐桩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萌条数量与伐桩高度呈负相关关系;人工定株有利于水曲柳萌条的生长,以保留萌条1~4株较好;水曲柳自然定株结果以2~4株为主.自然定株时间主要发生在萌条3~10龄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水曲柳萌芽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研究水曲柳的萌芽更新特性 ,以便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 ,作者在长白山林区对水曲柳林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不同伐桩直径、不同伐桩高度、保留不同萌条数的试验 ,并调查了水曲柳自然定株的定株结果及定株时间 .结果表明 ,水曲柳萌生条只在采伐后的第一个生长季节内萌发 ,到第二个生长季节伐桩就失去了萌生能力 ;在非生长季节采伐而萌发的萌条其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在生长季节内采伐而萌发的萌条 ;萌条数量随着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多 ,但萌条的平均高、茎生长量却不随伐桩直径的变化而变化 ;萌条数量与伐桩高度呈负相关关系 ;人工定株有利于水曲柳萌条的生长 ,以保留萌条 1~ 4株较好 ;水曲柳自然定株结果以 2~ 4株为主 .自然定株时间主要发生在萌条 3~ 10龄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杉木萌芽更新数量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上杉木萌芽更新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伐桩粗度和高度对杉木萌芽条的数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萌芽条长度和直径影响不显著。就伐桩粗度而言,中径级(10-30 cm)伐桩的萌芽条数量、长度和直径均较大;次大径级(30-40 cm)伐桩的萌芽直径最大,但萌芽条数量和长度较小;而小径级(0-10 cm)和大径级(40-50 cm)伐桩的萌芽条数量、长度和直径均不理想。就伐桩高度而言,低根桩(0-5 cm)的萌芽条数量、长度和直径均最大。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水肥管理下川滇桤木伐桩的萌发、生长、生物量和热值的变异及其生理特性的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水肥管理条件对川滇桤木伐桩萌条生长量影响显著,浇水施肥处理对萌条的数量、长度和基径的生长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萌条生物总量最高,是最佳的管理措施。②川滇桤木萌条各器官间生物量分配比例顺序为:枝 >叶。③水肥管理具有提高萌条热值的作用,萌条器官热值的分配结果为:叶 >枝。④施肥和浇水管理主要是通过提高了萌条的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萌条的生长。⑤川滇桤木萌条矿质元素在叶片中积累量大小顺序依次为 K>Ca>Mg>N>P.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米老排人工林主伐后的伐桩萌芽条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萌芽条保留数量对米老排伐桩萌芽条生长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萌处理措施,随着米老排伐桩萌芽条保留数量的增加,萌芽条的高度与胸径生长呈减小趋势,保留1株萌芽条更具有生长优势;萌芽条器官生物量大小均表现为主干枝条叶;萌芽条的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保留2株萌芽条的总生物量积累最大,但保留1株萌芽条个体生物量积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单株生物量。建议在米老排伐桩萌芽更新过程中,萌芽条生长1~2a再进行植株的密度调控处理,如培养薪炭林为主,每个伐桩保留1~2株生长健壮萌芽条;若需培育木材为目的,保留1株生长健壮萌芽条为宜。  相似文献   

10.
调查并分析了不同伐桩基径(18-21、14-17、9-13和5-8 cm)及伐桩高度(2、5、10、20和25 cm)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伐桩基径5-8 cm和9-13 cm的萌芽条数量、基径及高度较大。伐桩萌芽6个月及12个月时,伐桩基径对杉木萌芽条数量、基径及高度的影响不显著。而伐桩高度对萌芽条数量、基径及高度均有极显著影响。伐桩高度为2cm时,萌芽条数量、基径及高度最大,且随着伐桩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张章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55-13257,13259
分析了不同坡位5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生长量、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率。研究结果表明,从杉木木荷混交林的胸径生长、树高生长、鲜生物量、干生物量以及各器官生物量来看,均表现为下坡位生长量〉中坡位生长量〉上坡位生长量。从平均木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来看,杉木不同坡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木荷不同坡位均表现为树干〉枝〉叶。从平均木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率来看,杉木不同坡位均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小根〉细根,木荷不同坡位均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小根〉细根〉大根。  相似文献   

12.
天然杉木混交林及主要伴生树种凋落物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武夷山天然杉木混交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季节动态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杉木混交林的凋落量和生物循环速率均比杉木单优群落的大,各树种四季落叶量差异显著,而杉木天然混交林四季凋落量变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短截处理对“西林1号”早实核桃新发枝的长度和粗度有极显著的影响,以20cm短截处理效果最好,嫩枝去顶次之。5cm以下短截处理的新发枝生长量最小,应避免使用。并且母枝留芽数与萌芽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回归关系,与发枝率呈极显著的非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杨桃对各种整形修剪措施的响应、以大棚栽培的马来西亚1 号甜杨桃为试验材料、于5~9 月研 究回缩尧短截尧疏枝尧拉枝对杨桃芽体萌发尧新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院5~7 月回缩尧短截后侧芽萌发率达到 40%~50%、5 月中旬回缩和7 月中旬短截后发出的新梢80%可当年开花、而7 月中旬回缩尧疏大枝后萌发的强枝仅 有35%左右可当年开花。回缩尧疏枝处理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和果实硬度、而短截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9 月上旬 采取拉枝措施可以极显著地促使直立枝开花、开花枝条比率较对照提高60%。因此、杨桃不宜修剪过于频繁、对于确 需修剪的大棚杨桃、应选择5 月进行回缩、适当抹除侧芽和不定芽、疏除弱枝尧阴枝;7 月后应以适度短截尧抹芽尧疏除 弱枝为主;9 月上旬采用拉枝方法促进直立枝开花。合理修剪后杨桃树体光照条件及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品质明 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二代杉木实生和萌芽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在树高生长上表现最为明显 .实生的树高快速生长期较长 ( 7a左右 ) ,有明显转折年龄 ( 7年生时 ) ,生长速度下降幅度较大 ,出现凸型线形 ,随后生长速度比较平缓 ;萌芽的快速生长期极短 ,无明显转折年龄 ,整条曲线接近平直型 .实生和萌芽生长差异最大值为1 0 a左右 ,1 0 a后萌芽和实生生长量的差异逐渐缩小 .  相似文献   

16.
连晓倩    潘洁琳    黄勇来  马祥庆    吴鹏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6):48-53
选取优良无性系洋-061杉木采穗圃母树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6个月对母树根基环境进行综合措施的处理,测定分析母树根基穗条数量,穗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碳(C)、氮(N)、磷(P)含量及其扦插穗条生根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杉木根基环境的处理措施明显提高了穗条的萌发和生根能力,每月穗条数量为7.3条·株-1,生根率达75.9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穗条SOD、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分别为215.16、186.42 U·g-1和6.64 nmol·mg-1,N、P含量也明显增加了16.58 mg·g-1和1.69 mg·g-1,但C含量减小了0.61 mg·g-1,说明在根基环境处理条件下,穗条从杉木采穗母树获取的C分配量减少,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母树光合产物的消耗。可见,对杉木母树根基环境进行综合措施处理有利于杉木根基穗条萌发,且萌发穗条的抗逆性强、生根率高,可在生产实践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对腐解6个月后杉木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应用种子发芽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杉木桩中的弱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的绝对发芽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桩中的极性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的绝对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轴长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均逐渐增强。桩中弱极性化感物质对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和干物质量的抑制活性高于极性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