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于窄幅铺膜机具的设计中采用摩擦同步放膜原理,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这种铺膜原理在窄幅铺膜中不仅能使膜铺得平、展得紧、压得实、无漏覆,而且地膜宽度利用率、地膜拉伸率、地膜采光利用率等铺膜质量指标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膜栽培是作物栽培技术的一项变革,现地膜覆盖栽培在甜菜上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根据多年试验,地膜栽培甜菜是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栽培技术措施。1地膜栽培技术要求1.1整地覆膜甜菜地要求精细整地,要求膜前整地达到“八字标准”即齐、平、实、碎、净、墒、细、直。做到精耕细作,以保证铺膜播种质量。铺膜方式有:平地机械铺膜2行、4行、6行等方式点播种植(单膜或双膜)地膜用0.015mm的透明薄膜。一般以推广双膜膜下滴灌栽培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3.
<正>一、正确操作1.铺膜机组进地后,应与待铺垄(畦)的中心线对正,将地膜用手向后拉出0.5~1米,并压牢端头与两侧,再将压膜轮压在地面两边,即可进行正式作业。2.机组作业中要匀速、直线行驶。用畜力牵引的铺膜机,应由专人牵好牲畜,以保证铺膜质量。3.作业中,辅助人员要经常检查开沟、起垄、喷药、铺膜、压膜、覆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经过三年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发现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有许多弊端。为此,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改进技术——玉米膜侧栽培。一、玉米膜侧栽培技术玉米膜侧栽培是在播前精细整好土地的基础上,尽早铺膜,在适宜播期内把玉米种在距地膜边缘3—5厘米的土壤内,采用挖窝点种或沟播耧播,播后及时镇压。地膜选用幅宽为40—80厘米的。如选用幅宽小于40厘米的,效果不理想。铺膜要注意地膜与土壤紧贴铺平,  相似文献   

5.
农博 《北京农业》2007,(1):50-50
地膜机械覆盖技术是指农作物铺膜作业采用机械来完成的一项机械化作业技术,即采用铺膜机实施地膜机械化覆膜作业的一项农机化作业新技术.机械化化覆膜较传统人工铺膜有着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1节水精播技术优点及效益分析1.1节省地膜。机械铺膜,膜拉得紧,较一般人工铺膜,每667m2节省地膜1kg左右,节约资金12元。1.2抢农时,抗旱保播种。节水精播可使花生播种不受春旱、风大影响,适时播种,且铺膜平整,采光面大,使花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地膜覆盖玉米,就是利用小四轮牵引铺膜机,将膜覆盖在种行,然后打孔下种玉米。与人工铺膜相比,可提高工效20~30倍,每亩节约地膜0.3公斤,节省用工5~8个。当用复式铺膜机作业时,施肥、播种一条龙作业,把肥料随行施下去,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复式作业还因同时播种,播的深浅、株距、行距均匀,所以出苗齐。在墒情不好的时候,还可同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膜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是一个地膜覆盖栽培大省,地膜已经覆盖不同农作区及不同作物,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农用地膜大量残留于土壤中,地膜降解速度缓慢,加上残膜的回收利用率低,土壤中残膜不断增加,造成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耕地质量变劣.通过对甘肃省农用地膜利用现状分析,指出残膜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农田残膜回收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物材料地膜田间成型湿铺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介绍了可降解地膜的应用和发展,分析了可降解地膜制造和使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材料地膜成型原理-田间成型湿铺,研究了各种成膜材料对成膜工艺及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成膜工艺和模拟失效试验,田产成型湿铺工艺减少了成膜周转环节,降低了对膜强度的要求,有利于生物材料在地膜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谷子旱地渗水地膜全覆盖精密穴播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山西普通地膜旱地谷子产量不断降低,渗水地膜由此发明并运用于旱地谷子种植。渗水地膜和2MB-1/4型铺膜穴播机组装配套形成的渗水地膜波浪形全覆盖精密穴播技术,是旱地谷子高产示范模式。连续2 a在山西省神池县红崖子村进行了渗水模式和普通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渗水地膜波浪形全覆盖精密穴播技术模式增产效果明显,水分利用率、地积温、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等综合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合理的非均衡群体结构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BF-6A/2A型铺膜播种机的主要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该机能一次完成起垄、镇压、整形、施肥、铺膜、打孔播种、覆土等项作业。可进行铺膜、播种联合作业,也可单独铺膜或播种。2BFM-6A型机工作幅宽4.2m,生产率1.2 ̄1.7hm^2/h;2BFM-2A型机工作幅宽0.9m,生产率0.3 ̄0.7hm^2/h。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与方法地膜试验:试验安排在喀拉布根乡克孜勒库木村。试验面积1334米~2。地膜试验采取对比排列,重复3次,以不铺膜为对照(CK)。二、地膜试验田间设计:每小区206米~2,行长15米,行宽13米。试验品种:阿山芸豆3号。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红辣椒、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其要点是充分利用了地膜保墒、增温、节水特点,从地膜持续二次利用、减少化肥用量及增施农肥为突破口,提升地膜的利用率,减轻相应的工作量,减少田间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4.
《新农民》2010,(5):86-87
地膜“凹”型覆盖作物栽培,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对原平地铺膜改为垄沟“凹”型覆膜,作物栽培在沟坡或垄背上。地膜“凹”型覆盖能够充分接纳雨水和实施膜上灌技术,可以在地膜覆盖基本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一、种植模式采用1膜3管14行;机械平地铺管、铺膜、打孔,人工移栽。地膜宽205厘米,黑色,厚度0.01毫米。膜上行距13.5厘米,膜上株距13厘米,交接行宽度50厘米。二、机械改制改制后的机械具有铺管、铺膜、打孔的功能,能适应205厘米超宽膜铺放工作。在铺膜装置前加装3套滴管带铺放装置。制作能覆土、膜上打孔的整体悬空式覆土滚筒:一是分别在滚筒中心和距中心左、右60厘米处加工出宽度可调的(4~6厘米)覆土环带;二是在滚筒外,按照行距13.5厘米、株距13.0厘米的位置要求,避开覆土环带,焊接上直径4~5毫米、长80毫米的膜上打孔钢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蔬菜育苗.一般是将苗床整好后播种盖土,随后插好竹弓、覆盖拱膜。有的还在播种盖土后先平铺一层地膜,再盖拱膜,待蔬菜出苗时将平铺的地膜抽出,只盖一层拱膜。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将该技术改进为先铺地膜,再打孔播种盖籽,然后覆盖拱膜。蔬菜出苗时不揭地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跑田”双膜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工程措施对“三跑田”采取深翻土壤耕作层,底层平铺地膜并铺垫麦草截水、截肥,地面双垄沟覆膜集雨、保墒、保水、节水的双层地膜利用技术,玉米生育期长,生长健壮,产量高,青秆收获,比未铺地膜玉米经济效益增加10527.5元/hm^2,不仅起到了水土保持和改善环境的作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昕 《农家致富》2012,(14):26-27
三、地膜覆盖机使用好地膜覆盖机,除搞好整地、作畦、选膜、试铺等铺膜准备外,特别应注意使用中出现的地膜皱纹、偏斜等故障。1.横向皱纹这是由于地膜纵向拉力小于横向拉力,前进速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9.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是一项节水增效农田灌溉新技术。膜下滴灌的优点主要有:1. 灌溉用水省。滴灌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属局部灌溉形式,由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而不会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且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覆盖地膜还能将较小的无效降雨变成有效降雨,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尉犁县滴灌地膜枸杞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铺膜、移栽定植、滴水、整形修剪、滴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