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紫丁香和什锦丁香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和授粉特性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了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器结构、开花形态、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期、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紫丁香和什锦丁香均为两性花,紫丁香1 a开花1次,什锦丁香1 a开花2次。紫丁香群体开花大约在4月上中旬开始,5月初进入盛花期,5月中下旬开花基本结束;什锦丁香第1次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第2次花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粉活力相对较高,放置5 d后紫丁香花粉基本降至无活力,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花粉活力可持续到第5 d;紫丁香的自然授粉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都很高,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仅为5.12%,第2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2.
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麻竹开花的研究资料,从麻竹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影响麻竹发育的因子以及麻竹发育的调控与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的繁育系统与访花昆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灯盏花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以及传粉昆虫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初花3月,盛花4—5月;花序花期为10~15d,管状花单花花期3~5d,整个花序由外向内逐渐开放。灯盏花为兼性异花授粉植物,主要传粉种类为蜜蜂类昆虫。昆虫在12:00—15:00时访花频率最高。在自然界中灯盏花结实率较低,结实率为5.0%,人工辅助授粉能较大程度提高灯盏花的结实率,本试验研究中人工辅助授粉灯盏花结实率达32.9%。环境条件对灯盏花的授粉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雌雄异熟和天气条件都是影响灯盏花结实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开花和未开花山地麻竹叶片性状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国有南靖林场 1 995年造林麻竹林开花和未开花麻竹不同部位竹叶叶质重、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 N、 P、 K及灰分等指标的测定 ,结果表明 :开花麻竹各部位叶平均质重比未开花麻竹的小 1 3.0 5 % ;开花麻竹与未开花麻竹相比 ,同化能力较差 ,异化作用较大 ,光合系数小 ;开花麻竹叶中 N、 P、 K及灰分等成分的含量在麻竹竹冠各部位都比未开花麻竹低 5 .40 %、2 3.5 1 %、 2 .5 2 %和 3.30 % .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单株隔离、人工授粉和毛刷授粉(毛刷刷去柱头表面柔毛后授粉)的方法,对桔梗柱头发育程度、柱头结构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隔离单株结实率为0;桔梗开花后,亲和指数随柱头的发育,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其结实-表现相同变化规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即开花当天授粉亲和指数很低为2.8,之后逐渐升高,花后3 d授粉的亲和指数最高,达74.31,之后开始下降;且发育程度相同的柱头,白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其结实率没有明显差异.毛刷授粉结实率争素争指数比对照(开花当日人工授粉)分别提高1.92倍和11.21倍.以上结果均说明柱头表面密被的柔毛结构和雌雄蕊异熟是造成桔梗授粉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 Z.X.Yu et Q.Y.Zheng)结实率,改善华木莲天然林的濒危状况.在2010年—2020年间对3处华木莲林分开花结实、种子特性进行观测,并通过杂交指数估测、控制授粉的方法,分析华木莲花朵发育物候特性、果实种子性状特性及其濒危机制.结果表明:华木莲开花过程可分为蕾期、初开期、盛开期、重合期、萎蔫期、凋零期6个阶段,花期为2~3 d.整个种群花期持续15 d左右,持续开花,无盛花高峰期.华木莲杂交指数为4,柱头在花蕾期即有活力,初开期时花粉成熟.华木莲自然授粉结实率低,仅为40%,而同株异花、异株异花授粉结实率达73%、87%,自花授粉难以进行.华木莲初次结实树龄为6.33 a,盛果期树龄为11.33 a,果实集中于树冠中上部,单株华木莲结实量存在较大波动,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华木莲种群结实单株仅为整个居群的42.18%~37.95%.华木莲种子的肉质假种皮质量达到种子质量的57.37%,带有假种皮及去除假种皮的种子萌芽率分别为10.20%、95.70%.华木莲特殊的花朵结构、开花过程、授粉方式、种子包裹过厚的肉质假种皮等是华木莲自然开花结实率低、种子自然萌芽率低、自然更新难以进行的因素,也是导致华木莲濒危的原因.在华木莲开花期间,开展人工辅助授粉,并及时收集华木莲种子,去除其肉质假种皮,人工促进其萌芽,是提高华木莲结实率、种子萌芽率的可行性手段,也是提高其种群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匍匐镰序竹和花叶唐竹生物学特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竹类新分类群匍匐镰序竹和花叶唐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内容包括形态特征、出笋规律、叶绿素含量、开花植株成分、栽培特性、景观特征与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新选水稻三系不育系紫A的异交特性,对其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9:30-16:00,11:3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68.2%;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0°~29.4°,开闭颖历时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3~6 d;柱头较大且在施用"九二〇"情况下外露率高达79.88%,人工辅助授粉的情况下,紫A的异交结实率为73.69%,自然授粉的异交结实率仅为59.65%,变化幅度大且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及父本开花闭颖后花药内残留花粉对制种总异交结实率的贡献分别为48.76%,43.78%和7.46%.因此,在制种中应围绕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采取调节措施.并改进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丁香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北紫丁香及其变种白丁香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授粉试验表明:白丁香的单花序花期为5~7d,全树花期为7~11d,紫丁香比白丁香花期晚1~2d.丁香花的花粉室温下放置24h发芽率为0,自然结实率、自花授粉及异花授粉结实率都较高,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黄大勇  徐振国  李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8-15309,15326
[目的]预测麻竹林分结构特征与产量。[方法]通过充分调查麻竹林分结构,对麻竹的产量预测,探讨不同留竹量对麻竹产量的影响,得出最优的留竹方式。[结果]麻竹林中胸径整齐度差异显著,立竹密度与立竹胸径差异不显著;同一林分内的不同样地立竹胸径差异不显著;不同麻竹林分类型立竹整齐度差异性显著,立竹均匀度差异不显著。[结论]麻竹产量与胸径之间最优的方程为:y=0.14x2.32,相关系数0.98;麻竹在留2株母竹时,获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开花生物学特性与雌花可授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去雄套袋控制授粉技术对山核桃花器官构造、发育规律以及雌花可授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器官具有明显的风媒传粉适应机制;雄花散粉期短,集中散粉期仅3d,并呈现爆发性,雌花在显花期柱头颜色先后经历青绿色-微红色-鲜红色-紫红色-紫黑色的变化过程,发育进程不一;雌花适宜授粉时期为柱头呈鲜红色时,其坐果率达47.77%,雌花有等待授粉的习性,约有10d的等待授粉期.  相似文献   

13.
条叶百合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栽培和野生的条叶百合为对象,对其开花年龄、花期、开花动态、花部变异、授粉试验和传粉媒介检验等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条叶百合抽茎率为50.60%,开花率33.38%;3年生植株全部开花。群体花期22 d,开花高峰持续7~8 d;花的起始开放时间在15:30以后,单花开放过程约2~3 h,单花花期为4 d。栽培第2年植株花瓣缺失或畸形的比例明显比自然环境的增多,雄蕊退化和雄蕊长于雌蕊的比率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雌蕊退化比率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条叶百合以虫媒、异花授粉为主,虽自交可育,但坐果率较低。从开花前2天授粉到开花第3天时,授粉的每个蒴果所结饱满种子与坐果率都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开花次日和开花第3天时,其雌蕊的可授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赤水市不同海拔麻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表明,不同海拔麻竹生长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生长在海拔545m的麻竹生长情况较好,其次为生长在海拔270m的麻竹。另外,不同海拔麻竹胸径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竹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最佳的竹枝扦插育苗方法。[方法]选择了麻竹、甜龙竹、油竹3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找出各品种最佳的竹枝扦插条件。[结果]结果表明,麻竹最高扦插成活率为12.5%,甜龙竹最高成活率达到42.4%,而油竹最高成活率为10.8%。[结论]不同种类的竹枝扦插条件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竹枝扦插成活率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刘建祥  付惠  陈厚琴  李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46-8947,9005
[目的]研究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介质中对Al的缓蚀作用。[方法]采用失重法研究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的缓蚀作用,并采用正交试验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HCl浓度0.6 mol/L,缓蚀剂浓度1.5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 h,缓蚀率达64.3%。[结论]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植物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四川洪雅退耕还林地麻竹生物量和碳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标准样方法结合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洪雅县还林地麻竹的生物量、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平均株高为15.57 m,平均胸径为7.89 cm,单株生物量为8.59 kg,总生物量为27.91t/hm2,碳储量为13.79 t/hm2。②各形态因子之间、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总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地下部分各变量与其他变量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③各组分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以杆和形态因子的拟合为最佳,其方程为Y=-5.885+1.446D-0.108H+0.212d;总生物量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最佳模型为Y=-4.48+1.623D-0.245H+0.47d。④麻竹各器官碳含量介于0.454 2~0.530 6 g/g之间,平均碳含量为0.486 2 g/g,各器官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杆>蔸>根>枝>叶。  相似文献   

18.
油茶开花习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期变异、授粉习性、落花落果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①影响油茶花期因子有遗传因子和气候因子,前者决定花期类型,如早、中、晚花类型,性状稳定;气候因子主要是9月平均气温决定“入秋”早迟和花期早迟,进而影响授粉条件和次年产量。②油茶自花不孕.辅助授粉坐果率普遍高于自然授粉,随着花期推迟两者差距越大,说明开花授粉受花期气候和授粉媒介双重影响。不同单株间双列交配,出现一些平均坐果率高的母本、父本植株和坐果率高的特殊交配组合.说明单株间花粉活力和交配亲和力存在差异。③油茶花期长,在正常情况下,花后10d开始落花,高峰在花后30d内。早、中花类开花时气温高,花期集中,坐果率高,落花也集中:晚花类相反.花期长,坐果率低。落花分散。3—10月为落果期,前期落果主要为受精不良、胚珠发育停滞;8-10月为后期落果高峰期,落果数可占总落果量的50%,对产量影响极大,主要是病害引起。  相似文献   

19.
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期变异、授粉习性、落花落果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①影响油茶花期因子有遗传因子和气候因子,前者决定花期类型,如早、中、晚花类型,性状稳定;气候因子主要是9月平均气温决定“入秋”早迟和花期早迟,进而影响授粉条件和次年产量。②油茶自花不孕,辅助授粉坐果率普遍高于自然授粉,随着花期推迟两者差距越大,说明开花授粉受花期气候和授粉媒介双重影响。不同单株间双列交配,出现一些平均坐果率高的母本、父本植株和坐果率高的特殊交配组合,说明单株间花粉活力和交配亲和力存在差异。③油茶花期长,在正常情况下,花后10 d开始落花,高峰在花后30 d内。早、中花类开花时气温高,花期集中,坐果率高,落花也集中;晚花类相反,花期长,坐果率低,落花分散。3 - 10月为落果期,前期落果主要为受精不良、胚珠发育停滞;8 - 10月为后期落果高峰期,落果数可占总落果量的50%,对产量影响极大,主要是病害引起。表8参9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3年生长柱紫茎为材料,观察(测)长柱紫茎的花部特征和昆虫访花特性,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分析其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  结果  ①长柱紫茎居群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约17 d,单花花期约2 d。②花粉活力开放当天最强,单花开花24~32 h,花冠和雄蕊易脱落,脱落后花粉极易失去活力。③开花前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可授期达7 d,花粉强活力与柱头强可授性具1~2 d的相遇期。④花蕾期柱头高于花药,开花后花药高于柱头;无论开花前后,雄蕊与雌蕊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离。⑤长柱紫茎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2 108.0~195 525.0,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亲和。⑥传粉昆虫以熊蜂Bombus sp.为主。  结论  长柱紫茎花粉寿命短,传粉昆虫单一,传粉易受阴雨天气影响,繁殖过程有较大限制;集中开花模式、花粉量大、柱头5裂及可授期长等花部特征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基本表现。图5表1参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