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以甘肃省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数据进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发现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养老保障制度滞后、养老配套设施欠缺、老人生活来源单一、高龄女性比重大等问题。提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作为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补充,对该模式在欠发达地区的实现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政策制度、资金来源、人才培养、场地建设的支持政策,探索互助养老模式成为解决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老年群体日益庞大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合力作用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局面的形成更是加大了养老问题解决的难度,因此以渭南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改革路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渭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调查渭南地区退休老人的养老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提出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模式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大量出现。而原有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基于此,通过调查了解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出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生态养老、结伴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以期为当地改善农村养老模式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农村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的外流,空心化村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已经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子女养老模式转变为老人自我养老性质,并日渐凸显。以陕北兴村的养老现状为切入点,描述老人从子女养老到自我养老的转变,并反思老人自养背后的影响因素与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5.
探寻江苏省农村地区互助养老实施的可能,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村老人的基本信息和互助养老的供求意愿进行分析,显示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月收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率和就医便捷度,以及对生活互助和医疗互助的需求率、生活互助的提供率皆为地区差异非常显著(P<0.01),情感互助的提供率为地区差异显著(P<0.05),各地区农村生活互助和情感互助方面无供求缺口,苏中地区的5类互助养老供求平均缺口最小。建议在江苏省各地区农村根据互助养老供求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养老和互助养老互补的新型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汉族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生活及养老问题更为严重.笔者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从老人的收入、支出、生活照顾、医疗保障以及养老方式等方面归纳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生活及养老现状,指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农村老人收入不稳定,加入“新农合”、“新农保”的比例低,农村敬老院长期维持难等问题.并提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新农合”、“新农保”的政府补助力度,增强农村敬老院的自我发展能力等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老人的生存状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南地区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相对较好,但农村老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普遍存在盲区。应结合各地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构建农村养老模式,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由于渔民失海以及青年劳动力的流失等因素的影响,舟山渔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尤为突出。渔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广大渔农村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更直接影响到渔农村及地方经济的建设。分析舟山渔农村的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舟山推进渔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养老模式因自身包含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成为一种值得推广和农村空巢老人值得依赖的养老模式.在充分认识我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和社区养老模式优势的同时,还要拓展资金来源、健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调动各主体参与度,力求使农村社区养老朝着成熟、科学、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701-3702,3714
以江苏省为例,对江苏农村高龄老人社区照顾养老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在分析可行性的基础上建立基本供需模型和供给内容的基本框架,并确定了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心理疏导以及应急救助4个方面的具体服务项目,提出了资金、制度和人力资源3个方面的保障机制来保障该模式建立以便解决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空巢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以什么样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取决于影响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在文献研究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个人、家庭、健康、经济、社会支持是影响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数据调查法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缓慢,农村老人存在经济、生活、精神等方面的养老需求,相关部门应强化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的人员队伍与基础设施,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3.
谢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4):201-203+2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我国农村地区选择“以地养老”的模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在实现路径研究方面,可以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可以切实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地区老人的经济收益,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又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机构及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贵州省多民族聚居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在贵州省毕节、遵义、安顺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对农村空巢老人对养老院的认识程度、对国家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思想问题做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老人们普遍对养老院的饮食、服务、医疗、卫生、住宿等条件存在质疑。对此,应根据不同民族的老人语言沟通障碍、生活风俗等现实状况,建立一套符合各民族生活习惯的饮食起居服务,定期计划开展民族活动与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安排老人体检等一些比较适合多民族聚居情况下空巢老人养老的方案,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出,为农村养老提供了重要机会,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涌现出进城务工的浪潮,大量劳动力流向城镇,达州市也不例外。农村成为老人的聚集地,留下的多是行动不便、独居在家的老人,劳动力的外出以及家庭压力的转型,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不断下降,传统养老方式也受到严重冲击,达州市作为川东地区第一城,为了促进当地农村地区养老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以医养结合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养老方式。本文基于达州市农村养老困境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促进达州市农村地区的养老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农村养老现状和农村养老形式,然后从空巢老人数量、养老生活经费、农村养老模式及老人精神慰藉4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探究,最后...  相似文献   

17.
朱甄子 《新农业》2023,(1):73-75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变化速度长期高于城镇地区,养老问题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特别是西北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为严峻。近几年来,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发现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甘肃省农村地区制定养老保障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增加,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城镇化的短板,亟待解决。总结山东齐河农村城镇化发展给予的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答案,并分析其目标与特征,提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应以坚持以人为本,以老人满意度为基点、因地制宜的确定养老模式、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最后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O2O"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的空巢化日趋严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昆明市、丽江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市及市辖县的空巢老人为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09名空巢老人就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71.2%的老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15.9%的老人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12.9%的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儿女情况、健康水平、自理能力、医疗条件、生活环境、精神慰藉对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差异;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经济收入、住房条件、与子女住地的远近、文体活动对云南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老龄化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愈加受到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重庆两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分析空巢的原因,总结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提出对策建议,向社会传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