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花生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研发纯花生植物基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奶制备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纯花生植物基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花生与水研磨比1∶5(g/mL),蔗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10%,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5 h。按此条件制备的产品色泽乳白,凝乳均匀,口感细腻,花生味明显,香气协调,酸甜适中,无乳清析出,感官评分为92分,理化及微生物检验结果均符合现行有效团体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香芋超微粉为主,辅以紫薯超微粉、蜂蜜、白砂糖为配料,以全脂牛奶为主要原料,经接种酸乳发酵剂制备具有香芋、紫薯特有风味的凝固型发酵乳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乳制备的工艺条件,最后对制成的发酵乳产品进行感官品质评定和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芋、紫薯超微粉的比例为6∶4,添加量50 g/L,白砂糖和蜂蜜的添加量均为40 g/L,发酵剂最佳接种量为1.8 g/L,最佳发酵时间6 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成的发酵乳入口酸甜,香芋和紫薯的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选用同一批次凝固型酸奶,研究锡林郭勒地区小型车间凝固型酸奶在不同储藏温度(4℃和20℃)下酸度、pH值及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凝固型酸奶在4℃储藏条件下储藏期内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且优于20℃储藏条件下储藏期内各项指标。为生产企业小型加工车间储藏酸奶及在最佳期限内食用酸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糜子作为主要原料设计一款谷物发酵酸奶,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检测,最后检验其稳定性,以期获得健康美味的新型酸奶产品。以糜子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作为试验因素,以感官指标作为评定标准,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和稳定剂复配方案;通过保水性测定、模拟运输条件及贮藏条件对产品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最佳复配稳定剂配方为果胶添加量0.13%,琼脂添加量0.1%,酪蛋白酸钠添加量0.8%;最佳工艺配方为糜子添加量11%,白砂糖添加量6%,发酵时间6.5 h,发酵温度44℃。对糜子酸奶进行稳定性评价,从保水性、贮藏及模拟运输等方面说明糜子酸奶较对照组稳定性好,为进一步开发糜子酸奶保健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嚼克产品的加工工艺,从原奶到产品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对产品进行感官评价,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感官评定看,传统工艺嚼克产品较现代工艺较黏稠;通过理化指标分析,传统工艺嚼克产品脂肪含量较高;通过微生物指标分析,传统工艺嚼克产品乳酸菌数高于现代工艺;需进一步对现代工艺嚼克产品进行工艺改进,使其酸度升高达标。为今后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加工嚼克产品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黑木耳和菊芋粉为原料制作黑木耳菊芋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最优工艺配方:木耳粉与菊芋粉配比、黄油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脱脂牛奶添加量分别为1∶1,25%,15%,25%。得到的产品色泽纯正、浓郁,外观形态完整,内部结构细腻,产品风味独特,口感酥脆。最优工艺配方组成产品的理化指标分别为含水量5.03 g/100 g,脂肪20.15 g/100 g,蛋白质11.03 g/100 g,灰分1.52 g/100 g,产品符合国标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毛薯为原料,采用传统炒制馅料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配方进行优化,以馅料标准总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参照GB/T 21270—2007对研制出的馅料进行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当毛薯原料为100 g时,白砂糖最佳添加量为35 g,植物油最佳添加量为25 g,最佳炒制时间为25 min,所得馅料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出口速冻青刀豆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验证HACPP体系对产品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在青刀豆产品生产过程中运用HACCP原理,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建立了完整的HACCP体系;并对执行该体系后的产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数据用数学建模方式分析。结果显示,产品菌落总数符合维布尔分布,以104cfu/g为标准,菌落总数指标的合格率达到99.22%;大肠菌群指标的合格率为98.33%;大肠杆菌(致病菌)指标的合格率为100%;证明HACCP体系在产品微生物总数的控制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速冻蔬菜产品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高效分析酸奶中的乳酸含量,研究一种新的高效液相法和手性分离柱对手性对映体L-乳酸和D-乳酸测定的方法。该检测系统配备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系统,检测波长为254 nm,色谱柱为手性柱Chirex 3126(D)-penicillami(4.6 mm ID×250 mm L,5μm),流动相为0.002 mol/L Cu SO4溶液(含5%异丙醇)。L-乳酸和D-乳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5.496 min和32.864 min,4种浓度L-乳酸和D-乳酸混标保留时间的RSD为0.80%~1.30%;6次重复进样酸奶样品的L-乳酸和D-乳酸保留时间的RSD都为0.42%,L-乳酸含量的RSD为0.74%,D-乳酸含量的RSD为1.04%;在酸奶样品中加标样检测L-乳酸和D-乳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5.0%,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0.20%,0.60%。将此法用于10种市售酸奶产品的检测,酸奶中L-乳酸的含量为25.00~100.00 g/L,D-乳酸的含量为0~2.00 g/L,L-乳酸的百分比在97%以上。综上所述,此法能用于分析酸奶中L-乳酸和D-乳酸,回收率高,精密度和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乳制品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消化特性,以消化液中各营养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超高温灭菌乳、酸奶、奶粉、干酪、炼乳和稀奶油6种乳制品进行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口腔、胃、肠模拟消化后,6种乳制品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总氨基酸、谷氨酸、游离脂肪酸、葡萄糖、钙离子、维生素B2消化程度均逐渐增大。在不同消化阶段,同种乳制品营养素的消化行为有所差异,不同乳制品营养素的消化行为也有差异。最终消化液中干酪的蛋白质、总氨基酸、谷氨酸、游离脂肪酸和钙离子含量在6种制品中均为最高,分别为181.84 mg/mL、153.57 μmol/mL、48.63 μmol/mL、2 237.03 μmol/L和20.44 mmol/L;炼乳的还原糖、葡萄糖、维生素B2含量在6种制品中均居首位,分别为394.23 mg/100 g、601.36 mmol/L和4 411.73μg/100mL;稀奶油的脂肪含量最高,为32.04mg/mL。分析6种乳制品最终消化液中的营养素含量,得到消化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干酪>稀奶油>炼乳>奶粉>超高温灭菌乳>酸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对鸡肉的防腐保鲜效果。冷藏过程中,对鸡肉的微生物、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保鲜剂处理鸡肉,可起到不同程度的保鲜效果,其中以质量浓度为0.04g/kg乳酸链球菌素和500mg/L纳他霉素的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以鸡肉为主料,添加调味料和香辛料进行煎炒,即为小煎鸡,经高温灭菌得到可长期贮藏的工业化菜品。以小煎鸡品质为指标,对辅料配方、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并添加药食同源的紫苏提升品质;主要技术参数为鸡肉切丁燎煮,紫苏水浸泡时间40~50 min,香辛辅料码料时间20~30 min,炒制功率1 200~1 300 W,炒制时间10~12 min,工业化产品长期贮藏的杀菌条件为121℃温度下灭菌15 min;产品感官为红绿相间、肉体红亮,香味浓郁,麻、辣、鲜、香协调,软硬适中、口感柔脆、有嚼劲韧劲但不柴绵;理化指标检测结果为粗蛋白42.8 g/100 g,脂肪16.9 g/100 g,水分含量46.1 g/100 g,硬度141.42 N,内聚性为6.25 Pa,高温杀菌产品保质期90~100 d。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黑豆为原料,对低温冷榨黑豆油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物理冷榨黑豆油各项理化指标皆符合国家标准,其中VA含量为0.0266mg/100g,VE含量为13.4mg/100g,花青素含量为0.1032mg/g,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1.39%和49.22%。低温冷榨黑豆油脂肪酸组成的不饱和程度高,对人体有益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5.83%,黑豆油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呈剂量效应关系,且具有明显的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特别是羟基自由基,当其质量浓度仅为1.0×10-4mg/mL时,清除率可达96.89%,比同等浓度的TBHQ强。低温冷榨黑豆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高效分析酸奶中的乳酸含量,研究一种新的高效液相法和手性分离柱对手性对映体L -乳酸和D -乳酸测定的方法。该检测系统配备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系统,检测波长为254 nm,色谱柱为手性柱Chirex 3126(D)- penicillami(4.6 mm ID×250 mm L,5μm),流动相为0.002 mol/L CuSO4溶液(含5%异丙醇)。L -乳酸和D -乳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5.496 min和32.864 min,4种浓度L -乳酸和D -乳酸混标保留时间的RSD为0.80%~1.30%;6次重复进样酸奶样品的L -乳酸和D -乳酸保留时间的RSD都为0.42%,L -乳酸含量的RSD为0.74%,D -乳酸含量的RSD为1.04%;在酸奶样品中加标样检测L -乳酸和D -乳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5.0%,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0.20%,0.60%。将此法用于10种市售酸奶产品的检测,酸奶中L -乳酸的含量为25.00~100.00 g/L,D -乳酸的含量为0~2.00 g/L,L -乳酸的百分比在97%以上。综上所述,此法能用于分析酸奶中L -乳酸和D -乳酸,回收率高,精密度和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屠宰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数量与各品质指标变化的关系,并对剥皮与烫毛两条生产线控制前后的初始微生物与各品质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冷却肉的品质变化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程度紧密相关,当微生物数量达到108 CFU/g时产品已经开始腐败;采用控制措施显著地减少了初始微生物数量,使得冷却肉的保鲜期(0~4℃条件贮藏)延长3~4d。  相似文献   

17.
以红汁乳菇和山茶油为主要原料制作红汁乳菇保健风味菌油,对菇添加量、菇油比例、油炸温度和时间进行研究,通过U5(54)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最佳的红汁乳菇菌油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汁乳菇添加量为180 g,油添加量为287 g,油温138℃,红汁乳菇油炸时间97 s时,红汁乳菇保健风味菌油的综合感官品质较好。山梨酸钾添加量为0.4 g/kg的产品,在常温18 d内,菌落总数始终低于5 000 CFU/m L,过氧化值始终低于0.25 g/100 g,酸价始终低于4 mg/g。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及正交试验对核桃发酵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制备条件为核桃与牛奶比例1.5∶10(V/V),接种量5%,白砂糖添加量7%,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 h。核桃发酵乳的营养指标分别为每100 g含干物质24.86 g,其中脂肪9.01 g,蛋白质4.49 g,碳水化合物10.55 g,灰分0.70 g,钙100.34 mg。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得出果酱核桃发酵乳中草莓果酱与橙汁果酱的添加量均为7%。  相似文献   

19.
为增加腐乳的营养价值,开发新型风味腐乳,以醪糟代替食用酒精,对醪糟腐乳制备工艺及产品主要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醪糟制备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0.4%,酵母添加量0.05%,发酵温度28℃,发酵58 h后,醪糟酒精度达到12%(V/V)。将发酵后的醪糟加入到盐坯中进行醪糟腐乳后酵。经测定,3周后腐乳水分含量39.06%,氨基酸态氮含量0.56 g/100 g,总酸含量0.52 g/100 g,食盐含量8.14 g/100 g,均符合SB/T 10170—2007腐乳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猪肋排为原料,加入多种配料后经煮制得到无锡酱排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无锡酱排骨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无锡酱排骨的最佳制作工艺配方为:猪肋排500 g,水1 500 g,南乳红烧汁102 g,大豆油50 g,小葱30 g,白砂糖31 g,姜15 g,腌料5 g,桂皮0.7 g,八角0.7 g,红曲红0.3 g,香叶0.2 g,加热时间60 min,采用此工艺制作的产品感官评分为92.8分,脂肪含量为13.45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3.26 g/100 g。该研究成果可为无锡酱排骨的工艺优化及相关预制菜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