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文化真实性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宿一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符号,文化真实性是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要原则。做好乡村民宿的文化真实性建设,有利于维护乡村聚落的文化结构,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基于文化真实性原则,乡村民宿可以寻求"文化原真型"和"文化建构型"两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是最理想的一种乡村创新创业、脱贫振兴战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我省乡村民宿的资源环境、发展现状和乡村民宿发展的驱动力与制约力,得出河南省乡村民宿创新发展可以采用以下七种模式运行的结论。城市依托型:环城市乡村民宿发展模式;景区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民宿发展模式;产业依托型:特色庄园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民宿发展模式;民俗依托型:特色民俗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创意主导型:传统民间艺术推动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科技依托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民宿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南地区乡村民宿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民宿的发展也助力乡村振兴。为充分了解乡村民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供给状况,研究团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江南地区乡村民宿进行现场调研与访谈,在归纳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的同时,发现江南地区乡村民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市场供给泡沫化、土地供给短缺化、经营效益两极分化、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江南地区乡村民宿的发展应加强乡村民宿管理,释放土地政策红利,实现区域联动机制并加强本土民宿服务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4.
黄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128-130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依托北京显著的区位、政策等优势,北京乡村民宿日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京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北京乡村民宿各个郊区县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定位与发展条件各异.针对不同区域引导民宿形态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是北京乡村民宿所要经历的必由之路,探讨实现北京乡村民宿发展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民宿典型发展模式,构建出北京乡村民宿应在坚持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民宿"网络平台支持、社区整体营造为基本管理形式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专业化公司运作资金监管等在内的民宿运行机制.通过拓展乡村民宿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北京乡村民宿找准特色定位,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民宿是实行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对符合《乡村民宿服务要求及评定》星级以上标准的民宿经营单位进行统计,并对其中247家民宿的投资主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乡村民宿服务功能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乡村民宿经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民宿供给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产品同质化趋势较为严重,民宿文化特色不足。建议应当坚持乡村民宿市场发展和宏观调控相结合,促进乡村民宿的多元化发展,大力改革民宿投资模式,充分利用京郊的农业遗产等。  相似文献   

6.
文旅农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民宿的形式多样化,莫干山地区通过文旅农融合发展乡村民宿,不仅改变了当地农民单一的收入渠道,也改变了当地的旅游环境,同时带动了乡土文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文旅农融合为视角,分析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构建独具特色设计风格的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民宿管家服务素养、发挥乡村民宿行业协会的协调带动作用、发掘乡村民宿文化传承的价值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7个主要乡村民宿聚集区的10个案例点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宿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农户发展乡村民宿的意愿和经营情况,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宿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的基础上,从区位、经营主体、服务类型、投资模式、组织模式、发展起源6个视角提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建议,从规划引领、选择适宜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扩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监管制度3个方面探索乡村民宿发展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运用田野调查法及访谈法,以温州泰顺畲族左溪村和竹里村为例,分析其民宿旅游经营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民宿 + "的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路径:"民宿 + 生态环境"、"民宿 + 文化传承"、"民宿 + 运动休闲"、"民宿 + 健康养老"、"民宿 + 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9.
魏思梦  廖东声 《农学学报》2023,13(11):95-10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根据现有民宿发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文旅产业运营商——隐居乡里的解决方案。以共生关系为理论基础,提炼出以村集体合作,引入投资商,以实现价值共创为目的运营模式。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合作,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宣传。通过民宿运营带动当地农业、文化、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方式,为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IS模式方法,通过文化挖掘、图像衍生、符号引入和景观表达四位一体的设计思路,从自然地理环境、农业形态、传统聚落特征和地域文化意象4个方面对成都乡村地域系统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建构了成都乡土文化符号体系,进而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2个层面探讨对成都乡村民宿的景观表达方法,为乡村民宿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平潭国际旅游岛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态势,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提升策略,促进平潭乡村民宿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波特五力模型,从5个角度对平潭国际旅游岛的乡村民宿产业进行竞争环境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平潭国际旅游岛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提出加强对台文化交流,融合闽台两地文化;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平潭知名度,打造优秀乡村民宿品牌;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精品民宿服务等基于文创驱动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民宿作为一种非标准性住宿形态和个性化的产业形式,正迅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乡土文化是民宿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内在根基。但在实践中,乡土文化在民宿中存在流于形式、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和文化的原真性,不能与在地文化契合的现状。为此,应挖掘乡土文化精髓,寻求传统乡土文化与民宿的契合;树立科学开发理念,构建生态和文化民宿;采用合理的民宿开发合作模式,建立乡村居民社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2016年民宿发展迎来新时代,2018年国家提出有关乡村振兴的政府工作报告,浙江省以及杭州市政府根据当地的旅游特色,日渐重视民宿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民宿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规划。由于现代社会环境人员构成的变动性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转变,形成了民宿高速发展的热潮,推动了乡村民宿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加剧了民宿行业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杭州民宿发展现状,探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引导杭州民宿转型,适应市场需求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乡村民宿是共享经济的产物,也是乡村旅游的基本载体.我国乡村民宿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足,由此导致乡村民宿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民宿发展困境,立足共享经济视角探讨乡村民宿的发展路径,旨在为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一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北京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尤为重要.乡村民宿作为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高级发展模式和主导产业形态发展态势迅猛,以大隐于市、隐居乡里为代表的一系列民宿品牌正在迅速进行品牌扩张以及代运营业务,乡村民宿发展趋势走向品牌化与职业化.同时,民宿范畴与产业定位模糊、行业标准不够细化与完善,品牌培育意识淡薄、农耕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也显而易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指出了北京乡村民宿的类型、空间分布和价格上的特征,分析北京各个郊区县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定位、水平、经营方式的诸多差异,提出乡村民宿良性发展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乡村民宿作为游客出行休憩的重要场所,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基础的休息功能还为其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岭南乡村民宿景观设计对岭南旅游文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研究岭南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内容,探讨如何构建更加优质的岭南民宿景观。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乡村民宿的相关研究,对湖南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其存在低端民宿成消费主流、开发模式以"点状"开发为主和盲目跟风现象明显等问题。最后,就促进湖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加强文化创意与规划设计、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民宿设施设计与改造,提升乡村特色韵味;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乡村民宿从业人员素质;整合资源,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融入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提倡"共享互助"的差异化理念,增加新客源;建立行业准入体系,提升民宿经营者自身的生存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乡村民宿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迅速发展。本文对乡村民宿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乡村民宿的发展机遇,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提高乡村民宿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基于巴渝民宿业态发展的乡村营造过程及机理,在实地调研总结巴渝民宿建设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巴渝民宿探索了"以房联营、以地入股、共建共享"的民宿发展模式,理顺资金、用地来源、利益分配及民宿产权等是其关键问题;(2)巴渝民宿发展通过乡村内外要素"输入、新增、留存、整合"等方式,活化乡村资源要素、增添乡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空间营造进程;(3)在乡村空间营造过程中,房屋外观得以加固和修缮,内部设施由落后向现代转变,空间功能由混杂模糊转向独立清晰,乡村生活空间逐渐品质化;耕地经流转整合由零散变集聚,畜牧养殖空间逐渐收缩至消失,旅游服务空间配套化开发建设,生产空间集约化;聚落生态空间经规划布局逐步规整有序,生态空间景观化;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交互融合、生产-生态空间兼容转化、生活-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复合空间多样化;(4)巴渝民宿的建设发展在乡村空间重塑、业态发展、乡风文明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还存在对本土文化挖掘深度不够、后续发展资金不足、规划的有效指导缺乏等问题.未来应充分考虑各主体空间需求,统筹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与民宿发展规划,提升乡村文化的可视性、多元性与参与性,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乡村营造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黔西南州以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州乡村旅游发展,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为乡村景区民宿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下,民宿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酒店的情怀产业一直受到游客的追捧和喜爱。因此,黔西南州出现了一批经典民宿,乡村民宿发展已有蓬勃之势。但是,纵观黔西南州民宿研究和整体发展情况,民宿理论研究水平相对薄弱,同时,缺少系统设计策略引导的民宿设计均质化严重,应该突出特色体验和乡村情怀,并展现民宿地域特质和文化内涵,这些都需要建筑设计进行专业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