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应用型新工科专业,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高的要求。以往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河南科技大学通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多元培养、三维融通、全程协同"的培养体系建设。在打造"创新实验平台、产业体验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三位一体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三维融通""全程协同"构建人才需求深度融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多元培养",从而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
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既是对2016年6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做出的有效回应,也为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加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不同学科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以山西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在新工科建设理念和山西区域发展背景下实践性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究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背景下,通过"功能性食品"及相关实验课程的改革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工程能力的一些措施,以期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并在OBE模式下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满足"新工科"和"工程教育"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必要选择。为了突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以运城学院为例,基于协同理论,构建校内外协同培养基地,实施校校、校所、校企多元协同培养,探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模式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符合食品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课程体系整合及教学内容、模式的改革来进行。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艺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食品工艺课程群结构构建及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的实施情况,总结了基于"OBE"理念实施混合式学习模式和形成性考核方式的改革成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群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传统"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实验动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工程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此,在结合"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特征及教学实例的基础上,从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模块化实验项目、强调结果分析与讨论、探索"试错法"实验教学、建立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为提高"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设计等方面探索了"包装测试"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以新技术成果扩充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化考核方式,优化和创新实验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质量,为"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应用型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械基础"课程是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理念、工科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美国的OBE引入食品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改中,适应了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食品企业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一体化的要求,且关注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的评价,对于提升西部食品工程人才的质量、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仍存在实践教学较少、校内学习与行业实践脱节、"双师型"教师较少和实践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食品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探讨了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培养食品新工科人才的措施,包括校企共同制订培养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办创新创业技能竞赛、共建实习基地并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期为食品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综合应用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工科专业,也紧跟"新工科"建设的步伐,将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为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达成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目标的手段之一。以"食品理化分析"课程为例,介绍了新型教学方式PBL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对学生培养的影响。经过PBL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思辨、交流协作和创新创造等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畜产食品加工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决定结合雨课堂对课程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研究,探索工科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8):F0004-F0004
<正>设在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始于1931年铭贤学院设立的工科部;2004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奠着国内外农业工程学科的长足进展,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在应用和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理念为不同学科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电工学"作为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需要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交叉与融合的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电工、电子应用水平,才可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行动计划",泉州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对接泉州区域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找准自身专业定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构建"基础同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课程体系,实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泉州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及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既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新工科的重要抓手。工程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中的核心要点。通过简述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内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状,介绍该技术在工程能力培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应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立足新时代,努力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时代号角要求高校以人才输出、成果培育为导向,加强课程的工程性、应用性教学。以"食品冷冻冷藏技术"教学为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工程软件"立体化教学",通过采用现代工具对食品冷却过程进行能耗和温度等参数的预测和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采用现代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出发,结合作者多年对"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从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实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进的方法和具体措施,实践表明,这种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针对新工科视域下地方性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立足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了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了产-学"共拟方案-共建课程-共搭平台-共培师资"的"四位一体"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四位一体"产学协同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促进了产学结合的紧密度,提高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食品微生物"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当下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针对新工科人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食品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旨在加强"食品微生物"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密切联系,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基础扎实、面向产业、面向未来的新型食品微生物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