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我国老龄化现象也愈发严重,养老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在积极发展城市养老产业的同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传统农村养老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我国经济发达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养老发展模式进行探析,提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2.
农村欠发达地区老人“养老更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人口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的现状,分析农村欠发达地区解决"养老更难"问题的必然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提出通过积极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当地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发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主导作用的解决策略,以期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破解"养老更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以甘肃省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数据进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发现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养老保障制度滞后、养老配套设施欠缺、老人生活来源单一、高龄女性比重大等问题。提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作为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补充,对该模式在欠发达地区的实现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政策制度、资金来源、人才培养、场地建设的支持政策,探索互助养老模式成为解决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谢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4):201-203+2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我国农村地区选择“以地养老”的模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在实现路径研究方面,可以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可以切实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地区老人的经济收益,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经济支撑,又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机构及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作者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与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对农村社区的养老,提出了实行多元化养老制度建设、区分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越来越突出。因此,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解决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养老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阐述乡村振兴与农村养老之间的关系,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传统养老模式弱化、农村养老机构数量和设施不足、资金支持不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及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并提出构建新型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与管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人口外流等一系列原因,养老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表现、成因入手,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家庭养老等四项措施,以期为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老年群体日益庞大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合力作用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局面的形成更是加大了养老问题解决的难度,因此以渭南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改革路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渭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调查渭南地区退休老人的养老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提出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模式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省东北部地区H村进行的调研和访谈,系统分析该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得出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养老问题堪忧,老年人养老不仅在生活和医疗方面存在不足,同时老年人精神需求被长期忽视和压抑。基于政府、社会、老年人和子女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庆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0):238-240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桐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调查和分析,就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普遍存在的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水平不高、养老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同时从强化家庭养老的服务功能、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居家养老自助互助服务、加快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农村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28-229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情况迅速加剧,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而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71%,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几乎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在不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即"先老未富"。养老问题本就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而农业又是国民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则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妥善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养老保障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农民"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从现实上看,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的稳定,同时它也能让新一代的劳动力消除养老的顾忌全身心投入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98-199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家庭逐渐走向小型化,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大批农村地区青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日渐突出,给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压力。通过对养老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结合丽水市农村养老服务当前现状、成效及问题的分析,从完善农村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模式、深化医养结合引进知名医康养护服务机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农村养老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老龄化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愈加受到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重庆两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分析空巢的原因,总结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提出对策建议,向社会传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互助养老是破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与养老供给错位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当前农村互助养老实践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特别是西部地区仍推广不足,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基于村本位视域,对西部Y县进行实地调查,剖析互助主体特点、邻里关系、业余活动、政府信任度等互助养老推广软环境可行性,阐释闲置资产、生态产业等互助养老硬条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困境,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出精简基层工作,强化内生动力,融合乡村振兴产业经济链,培养村庄文化等路径,助推互助养老模式在西部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制度需求以及经济供给两方面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机遇;并从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以及对土地流转制度的制约机制进行分析。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制度中,建立一种替代机制,首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弱化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周倩 《现代农业研究》2021,(11):151-152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地区人民物质生活保障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农村地区居民所需要面临的各种养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它直接关系到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日趋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保险法》,切实接近农民的生活,对我国养老保险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曾易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42-3445,3472
通过对养老水平、养老支持与相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6个变量与养老水平的关系达显著水平,而3个变量对养老支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结合农村养老中3个现实问题的调查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发展应该重视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社区传统资源及社会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家庭养老的模式以其具有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所不具备的心理安慰与精神慰藉的特性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体系中依旧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家庭养老被认为是最具优势的养老方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二者对集约性和规模化要求对我国家庭养老方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旨在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提供相对应的路径与方式,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流失严重,老龄人口抚养问题较城市更为严峻。同时,农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供给主体单一、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结合网络化治理、协同治理等理论,探讨如何扩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从而有利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大省,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河南省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及养老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政府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机构养老数量不足,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省情,提出了提升家庭养老能力,凝聚社会养老合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