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波二次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微波二次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确定绿茶加工较理想的杀青工艺,提高绿茶香气,直接设定滚筒杀青为对照,再设定微波二次杀青为处理,同时将微波杀青辐射强度设定为4KW、6KW两种,分别设定辐射传输速度100r/min~550r/min。对两种杀青方式进行杀青叶感官测定,并对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微波补杀后不仅能消除滚筒杀青所产生轻微烟气,杀青叶和成品茶香气均高于滚筒杀青。说明微波二次杀青优于滚筒杀青。  相似文献   

2.
菊花微波杀青及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微波杀青及干燥后菊花的药效与品质,确立一种保质高效的菊花干燥工艺,本文以干制菊花色差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菊花微波杀青及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33%、55%、77%微波频段(100%微波频段为2 450 Hz,菊花层厚1 cm,杀青时间3 min)干制菊花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菊花色差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杀青时间微波频段菊花层厚;微波杀青及干燥菊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5%微波频段,菊花层厚1 cm,杀青时间3 min。同时结合测定的氨基酸含量指标显示,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菊花色泽最好、氨基酸总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陈学林 《茶业通报》2003,25(1):36-36
近年来,一些主要银杏叶产地,纷纷仿照绿茶的生产工艺生产银杏叶茶,即运用杀青、揉捻、烘炒等工艺流程进行初制。但由于银杏树鲜叶的外部特征、主要内含成分、酶类等与茶树鲜叶有很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其特点,探索出合理的杀青工艺,生产出色、香、味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银杏叶茶,是笔者开展该项研究的目的所在。1试验材料及机械设备1.1试验材料马铃种嫩叶,含1芽2叶初展,叶形大小为成熟叶面积1/4左右,含水率为76%。1.2机械设备110型筒式杀青机,转速25r/min。5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筒体长度3000mm,两炉膛…  相似文献   

4.
微波对食用菌固体培养基杀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能对食用菌袋装培养基进行杀菌试验,以替代传统的高压湿热灭菌工艺。找出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以及培养基与微波源距离的变化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为微波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铁观音秋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安溪铁观音,比较不同杀青程度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表明,中度杀青处理的清香型铁观音感官审评总分最高为92.1分,与其它两种杀青方式相比,茶多酚、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最低,分别为17.15%、1.61%和1.43%,游离氨基酸和茶黄素含量最高,分别为3.57%和0.08%。轻度杀青处理的浓香型铁观音感官审评总分最高为94.4分;与其它两种杀青相比,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5.52%、3.69%和43.57%。重度杀青处理的整体表现较差。为此,制作清香型铁观音秋茶时选择中度杀青处理为宜,制作浓香型铁观音时选择轻度杀青处理为宜,这样能使茶叶品质达到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铁观音杀青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种植转基因棉对4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温室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种植转Bt基因棉、转Bt+CpTI基因棉在不同生育期对根际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到花铃期,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而蛋白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同一品种在相邻两个生育期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亲本常规棉相比,种植转基因棉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土壤脲酶活性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降幅分别为23.06%和45.36%;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降幅分别为10.89%和34.91%;转Bt+CpTI基因棉sGK321的种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对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7.
旨在阐述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有效地使用除草剂并减轻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施用氯乙酰苯胺类、苯氧乙酸类、二苯醚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危害,总结了4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关于除草剂降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修复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7个品种(皖玉14号、皖玉15号、皖玉10号、皖甜1号、双福超甜、粒粒丰超甜、金菲超甜)甜玉米种子为材料,每品种设置水分含量为5.7%和7.4%的2种砂引发处理,设未处理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处理脱氢酶、POD和Apase的活性,并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电泳分析,研究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砂引发提高甜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2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脱氢酶、POD和Apase的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均比对照清晰,且多出1~2条,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谱带除皖玉14号外,其余各品种砂引发处理的谱带均比对照颜色深.  相似文献   

9.
锌对冬小麦叶片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901—11和4185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锌水平对小麦叶片碳酸酐酶(CA)活性变化的影响规律;顶部功能叶的CA活性在起身后不断提高,至开花期达到最高之后下降。旗叶和倒三叶的CA活性均在展开后7或14d达到最高值,以后基本是下降趋势,但也随植株生育节律和生态条件有升降变化。与倒三叶相比,旗叶帜活性的最高值较高。2品种各施锌处理的CA活性均高于未施锌处理,且3个不同施锌量的CA活性在倒三叶和旗叶中的表现均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称样量、粉碎后样品放置时间、样品粉碎粒度对尿素酶活性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称样量越大,尿素酶活性测定值越大;样品粉碎后在室温下放置,尿素酶活性会逐渐下降;样品粉碎粒度越大,尿素酶活性越小。  相似文献   

11.
差异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之一。本文简介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应用于食用菌的主要技术方法,并概述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食用菌中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及进展。同时指出差异蛋白质组学将是食用菌未来研究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食用菌菌株进行变色圈试验和稻壳降解试验,筛选出2株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理想菌株P4(平菇四季大白)和X2206(香菇2206)。拮抗反应试验表明,这2株菌无拮抗反应,可共同培养。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菌联合降解稻壳木质素的最佳选择性条件:CaCl2和(NH4)2SO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8%和0.18%,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0.05%。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以肉桂作为栽培料的珍稀食用菌食药用价值,对基于肉桂木栽培料和普通栽培料的‘香魏蘑’、‘榆黄蘑’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和含量测定,采用ORAC法对食用菌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动物试验对肉桂食用菌多糖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以及不同栽培料生产的食用菌之间多糖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普通‘香魏蘑’和肉桂‘香魏蘑’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6.89%和14.44%,普通‘榆黄蘑’和肉桂‘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为4.22%和5.95%。‘榆黄蘑’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香魏蘑’多糖,而2个品种肉桂食用菌多糖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该品种普通食用菌多糖;肉桂‘香魏蘑’和肉桂‘榆黄蘑’多糖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改善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低剂量组对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各实验组疗效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在相同实验浓度下,肉桂‘榆黄蘑’多糖的降血糖效果优于肉桂‘香魏蘑’多糖。由此可知,肉桂‘香魏蘑’与肉桂‘榆黄蘑’多糖含量较高,且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降血糖功效。本实验结果可为肉桂木资源、‘香魏蘑’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蔗渣栽培食用菌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因其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低脂肪,营养、药用价值极高,受到人们的喜爱。对甘蔗渣栽培食用菌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目前食用菌栽培原料短缺、价高、破坏环境的问题,也能实现甘蔗综合利用的难题,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利用甘蔗渣替代传统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及其利用现状的综述,并针对甘蔗渣栽培食用菌相关技术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同时展望了甘蔗渣栽培食用菌的前景,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陕西省安康市所辖的9县1区野生食用菌的种类、生态分布和开发应用价值,通过近6年来的实地考察、走访,并结合地方相关的企事单位进行了解和统计,对安康市现有野生药/食用菌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由调查分析得出:安康野生食用菌资源85种,包括子囊菌15种,担子菌70种,其每年总产量稳定在(6~10)×104t,且将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常见野生食用菌种类为红菇类、牛肝菌类、鸡油菌类、木耳类、侧耳类、蘑菇类、珊瑚菌类等7大类,产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红菇类、牛肝菌、鸡油菌类。结果表明,安康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样、产量较高、品质优异,极具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综述了气调包装保鲜机制、保鲜效果以及在新鲜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研究并推广食用菌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食用菌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现阶段中国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出发,结合食用菌自身生长特性以及目前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食用菌在固体有机废弃物利用中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高效性。从食用菌对动植物生产中废弃物的利用、生物转化率的高低、菌体蛋白生产的高效性以及生产食用菌后菌渣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证实了食用菌生产能够实现生物链中生物质的多层级高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8.
楚雄州是云南中部典型的低纬高原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影响区。境内气候立体性强、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分明、雨季降水适中,为野生食用菌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气候生境。为揭示楚雄州优质的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与云南全省和中国全国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地的气候差异性,选取了云南125个县及中国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地的气温、地温、降水、日照、湿度(5—10月)和海拔高度,做多因子影响的主成分分析、干燥度计算和单因子分析,最后在ArcGIS平台上做IDW插值。结果得出:楚雄州野生食用菌菌丝体向子实体过渡初期光、热量充足、干湿转换明显,子实体收获盛期热量和降水适中,且变幅小,昼夜温差大、晴雨交错,光照和湿度适当(即5、6、7—9月平均气温20、21、20℃,降水量80、150、480 mm,相对湿度67%、77%、83%,日照时数220、160、380 h)。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与云南野生食用菌品种最丰富、产量最高的区域有极好对应关系。同时还验证了主成分析法在低纬高原地区以气温、地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海拔高度为影响因子做作物生长气候生境分析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