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利用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笔者利用经航天诱变筛选的高产纤维素酶活菌株黑曲霉ZM-8和产朊假丝酵母SJ2,采用混菌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产朊假丝酵母SJ2接种量、接种时间和联合发酵时间等因素在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对发酵产物中单细胞蛋白(SC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先接入1:30黑曲霉,24h后接种5%的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36h。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产物中SCP的含量达到了25.44%。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压均质的方法对芦笋老茎多糖进行提取,以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试验变量,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芦笋老根中的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了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高压均质法提取芦笋老根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100 MPa,料液比1∶35,均质3次,多糖提取得率平均为4.16%,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74.2%,68.4%。  相似文献   

3.
以龙滩珍珠李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龙滩珍珠李饮料复合护色、酶解、调配配方、复配稳定剂及均质等关键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龙滩珍珠李果汁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为:0.15%D-异抗坏血酸钠,0.12%L-半胱氨酸盐,0.20%抗坏血酸(均以占果肉质量的百分比计);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3%(以占果浆质量百分比计),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0 min;最优饮料调配配方为:8%白砂糖,5%蜂蜜,0.08%柠檬酸;复配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8%,羧甲基纤维素钠0.06%,β-环糊精0.06%;均质压力为30 MPa,均质次数为2次。经该工艺生产的龙滩珍珠李饮料色泽亮丽、风味独特、品质良好。(未标注的百分比均以添加物质量占原果汁质量百分比计)。  相似文献   

4.
对4种蛋白酶水解能力的比较得出,水解能力最强的是碱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猪血水解的综合影响。在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下,对水解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底物质量分数,其次是酶质量浓度,最后是水解时间。利用直观分析可以得到水解猪血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为4%,酶质量浓度为8000U/g,水解时间为8h,水解度大小为34.05%。  相似文献   

5.
选用前期筛选的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菌种,进行富含游离态大豆异黄酮豆豉的前发酵及后发酵工艺研究。以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和游离态大豆异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豆豉前发酵时间为10d,前发酵温度为52℃,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为0.797g/100g,游离态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684.892μg/g。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后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加盐量6%,酵母接种量1%,后发酵时间3 d。  相似文献   

6.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使用RodamineB平板筛选法,从新疆具有典型低温环境地区的近200份土样中筛选分离到11株产低温脂肪酶的菌株。其中1株酶活较高的菌株L22,根据形态观察初步断定为假丝酵母,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属低温脂肪酶。摇瓶发酵确定该菌株产脂肪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0.5%,豆饼粉2%,玉米浆2%,KB2BHPOB4B0.5%,NaNOB3B0.5%,橄榄油0.25%,初始pH值为7,发酵温度为20℃,摇床培养48h,酶活最高可达7.17U/mL,添加适量的油脂对产脂肪酶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酶、温度、酸碱度、底物质量分数4个因素对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将胰蛋白酶抑制剂降至最低。试验得到最适酶为胃蛋白酶,其用量为0.001 2 g/3 g,温度为70℃,p H值为7,底物质量分数为9%;其中,酶的用量和温度的升降对胰蛋白酶抑制剂有显著的影响。经过验证试验表明,该结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香蕉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香蕉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对酶质量分数、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试验,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酶质量分数为0.5%,酶解温度为49℃,酶解时间为120 min,酶解pH值5.3的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2.36%,比单因素试验的最高得率9.47%高30.51%,与模型的预期值12.41%基本相符,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能够提高香蕉皮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  相似文献   

9.
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糠为原料,经脱脂后,采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温度、pH、米糠质量分数、两种酶的比例及水解时间比对米糠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米糠蛋白水解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米糠质量分数温度时间比pH酶比;优化的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5℃,米糠质量分数3%,碱性蛋白酶处理时pH为9.5、中性蛋白酶处理时pH为6.5,时间比3︰1(即碱性蛋白酶4.5 h,中性蛋白酶1.5 h),加酶总量3%时的酶比(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2︰1。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蛋白的水解度达到56.28%。  相似文献   

10.
以沙棘鲜果为原料,通过酶解、酒精发酵、澄清处理等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沙棘发酵酒酿造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沙棘发酵酒酒精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SO2添加量,酒精发酵最佳工艺组合为:酵母接种量为0.08%,发酵温度为28℃,SO2质量浓度为80 mg/L,在该最佳条件下的酒精度为11.7%。通过澄清试验确定壳聚糖澄清效果较好,质量浓度为1 200 mg/L时,沙棘发酵酒透光率达95%。生产的沙棘发酵酒果香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为出发菌株对菠萝皮渣生产优质高菌体蛋白饲料进行发酵优良菌种的筛选试验,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筛选出1~2株优势菌株;将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研究了接种量、料液比、温度、发酵时间等对发酵产物理化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试验的较优菌种;将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1∶1体积比混合种子液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混合菌种总接种量10%,料液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6 h为最优发酵条件。此工艺条件下,菠萝皮渣发酵所得的蛋白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气味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解淀粉芽孢杆菌Y11的产淀粉酶能力,研究了其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酵培养条件(温度、pH值、接种量)对产生淀粉酶活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试验、正交试验,以酶活为响应值,确定了微生物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及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改变可以显著提高酶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如下:淀粉16.29 g/L,酵母膏16.04 g/L,Mg SO_40.42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pH值7,接种量1.5%,得到最高酶活为70.2 U/m L,较初始发酵培养酶活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采用包埋—交联法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pH值4.6,温度65℃,酶用量166.88IU/g(以绝干壳聚糖计,下同)的β-葡萄糖苷酶经质量分数为2.5%的壳聚糖微球包埋2h,在25℃下质量分数为4.0%的戊二醛下交联2h,得到酶活力为152IU/g和酶活回收率为90.60%的固定化酶。  相似文献   

14.
以樱桃番茄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对活性干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樱桃番茄果酒的试验进行比较,并对固定化酵母细胞连续发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固定化酵母发酵过程中发酵料的起始糖度、主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SO2浓度对固定化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比游离酵母发酵速度快;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利用发酵樱桃番茄果酒。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樱桃番茄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质量分数为20%,pH值5.0,SO2添加量为30 mg/L,在25℃下,发酵7 d。采用明胶—单宁复合澄清剂澄清处理,最后在75℃下杀菌15 min,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优质樱桃番茄果酒。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对白芸豆醇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而探究酶解前处理对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浸提温度30℃和浸提时间3.0 h时,分别获得最高提取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9.2,浸提温度32℃,浸提时间2.9 h,此时醇溶蛋白的提取率为1.78%。经纤维素酶和复合酶处理后,蛋白质得率均小于未加酶组。  相似文献   

16.
对菜籽多糖的碱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原料预处理后,选取NaOH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变量,以多糖得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以上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NaOH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变量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菜籽多糖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4.1%,提取温度86℃,提取时间3 h,液料比25∶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86%。  相似文献   

17.
以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双酶复合水解罗非鱼下脚料的方案,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最适酶解工艺参数为先在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0℃,加酶量10000 U/g,pH值9.5,底物质量分数6%条件下水解;再在胰蛋白酶在温度37℃,加酶量10000 U/g,pH值8条件下水解100 min。此工艺条件下罗非鱼下脚料水解度、水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48.26%和41.46%。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三宝"、三穗鸭为原料,研究不同煮制温度、煮制时间、食盐质量分数对药膳鸭汤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药膳鸭汤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药膳鸭汤品质的因素为煮制时间食盐质量分数煮制温度;食盐质量分数对"贵州三宝"药膳鸭汤的抗氧化性有显著影响。鸭汤感官评价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得到显著性在0.05p0.10,可见煮制时间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差异不显著;食盐质量分数对药膳鸭汤的抗氧化性影响最大,在95%的置信区间内显著(p0.05)。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为食盐质量分数1.5%,煮制温度80℃,煮制时间100 min。  相似文献   

19.
研究猪血免疫球蛋白提取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液总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喷雾干燥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7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免疫球蛋白纯度为61.45%。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养殖达氏鳇脊骨为原料,按碱提-酶解-乙醇沉淀工艺流程提取硫酸软骨素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碱提的最佳条件是碱液质量分数为6%,料液比为1∶7,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4.5 h。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液pH值调至8~9,采用质量比1∶1的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混合酶,按质量分数2.5%加入,55℃水浴酶解5 h。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乙醇沉淀的最佳条件为滤液pH值调为6.5,加入无水乙醇至醇沉体积分数70%,室温静置过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硫酸软骨素得率为40.65%,D-葡萄糖醛酸含量为2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