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铃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较优水平,再采用正交试验,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确定“冰冻”马铃薯即食风味食品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超低温(-40℃)冷冻马铃薯6h,待其解冻后,挤干水分并去皮,放入食盐添加量为1%的调味汁中浸泡30h,大火蒸制30min。试验所得产品风味独特、口感筋道、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保鲜红薯粉丝的最佳加工工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中加入4%的芡糊及40%的水调粉成团,在98℃熟化7 s,冷却后在1.50%的乳酸稀释液中浸泡5 min,密封包装后在100℃下灭菌5 min,然后在4℃冷藏4 h,在-8℃冷冻10 h,解冻后即可得到食用方便、口感爽滑的保鲜红薯粉丝。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白果制粉为原料,研发一款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油炸白果脆片。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查白果粉、马铃薯淀粉和高筋面粉用量。白果粉、马铃薯淀粉和高筋面粉按照1∶3∶4进行原料混合搭配。以感官评定为主要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筛选出最优白果脆片加工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老化时间18 h,油炸温度150℃,油炸时间100 s,水分含量46.5%。在此最佳条件下,白果脆片的口感和风味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雪莲果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果脯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雪莲果果脯最优加工工艺为:采用浓度为3 g/L的柠檬酸护色,蔗糖添加量30%,糖渍时间30 h,60 ℃干燥1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加工的雪莲果果脯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口味甜度适中,口感软糯,具有浓郁的雪莲果风味,感官评分(91.6±0.3)分,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是一款特色果脯类产品。本研究成果可为雪莲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传统冻豆腐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脱水冻豆腐的冷冻工艺条件为-10℃下冷冻3 h,之后-5℃下冷冻48 h;然后将冷冻的豆腐在40℃水浴中解冻,挤去水分,30℃下鼓风干燥1 h,35℃鼓风干燥1.5 h,45℃鼓风干燥1.5 h,55℃鼓风干燥10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冻干豆腐产品感官评分最高。该工艺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冻干豆腐在市场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无核黄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出工艺参数为柠檬酸添加量0.1%,明胶添加量0.7%,陈皮液添加量5%,再添加3%的柠檬酸调节酸味,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16 h。在此条件下,成品的外观形态、口感、色泽和风味均为最佳。最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L_9(3~4)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无核黄皮果脯的加工工艺为明胶添加量0.7%,糖度46%,柠檬酸添加量3%,于60℃条件下烘干16 h。  相似文献   

7.
使用过热蒸汽方法对鲱鱼鱼体进行脱水,然后加工成鲱鱼罐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加工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鲱鱼罐头感官评价分数影响的大小依次为脱水温度脱水时间高压温度高压时间;在脱水温度200℃,脱水时间6 min,高压温度117℃,高压时间57 min时,鲱鱼罐头感官评价分数最高,加工工艺条件最优。过热蒸汽干燥法可有效缩减罐头脱水时间、提高脱水效率,并保持罐头的良好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预制调理包子的口感与风味,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加工,以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预制调理包子品质的影响,优化了预制调理包子的加工工艺.结果 表明,预制调理包子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1.01%,发酵时间79 min,馅料面粉比4∶5,醒发时间4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形状挺拔完整,质地良好,光泽明亮,口感佳.对不同储藏温度下储藏5d的预制调理包子进行质构和感官评分分析,得出-20℃为最佳储藏温度.  相似文献   

9.
以籼米、糯米、野生蒿菜、野葱、腊肉等为原料制作社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社饭加工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社饭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大米浸泡时间30 min,蒸煮时间30 min,食盐质量分数0.7%,菜籽油质量分数7%,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作的社饭颗粒饱满完整,野蒿菜和野葱分布较为均匀,整体淡绿色,有诱人光泽,清香,软糯适中。  相似文献   

10.
以隋珠草莓为材料,探索草莓片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草莓片预冻过程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草莓片的最佳冻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预冻条件-35℃,2 h。冻干条件-25℃,10 h;-5℃,10 h;15℃,11 h;40℃,10 h。)得到的草莓冻干片水分含量为3.8%,满足冻干品含水率在5%以下的要求;复水率可达264.5%;维C含量为531 mg/100 g (新鲜草莓的维C含量一般为47 mg/100 g)。冻干草莓片颜色饱满,接近草莓天然颜色,香味浓郁,形状无变化,口感松软但有一定硬度。  相似文献   

11.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为主要原料,配以黄瓜、猕猴桃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仙人掌复合果蔬汁饮料的制备工艺与配方。确定原料适宜的热烫护色条件为:仙人掌:80℃温度下处理1 min;黄瓜:70℃温度下处理4 min;猕猴桃:70℃温度下处理20 s;仙人掌原汁澄清的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150 mg/kg,pH 4~4.6,温度35℃,处理14 h;猕猴桃原汁澄清的工艺条件为:酶用量50 mg/kg,pH 4~4.6,温度35℃,处理4 h。复合果蔬汁的最佳配方为:仙人掌汁10%,黄瓜汁2.5%,猕猴桃汁7.5%,蔗糖6.5%,柠檬酸0.08%。采用此工艺与配方制得的仙人掌复合果蔬汁饮料澄清透明,性状稳定,口感清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2.
麦胚稳定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  王燕  陈星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9):134-142
[目的]采用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麦胚进行稳定化处理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小麦胚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小麦胚芽为原材料,研究了焙烤、微波和常压蒸汽加微波综合三种提高新鲜小麦胚芽稳定性的方法,即对麦胚水分含量、色泽、气味、口感、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酶活的影响,得出三种不同稳定化处理方式下各自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分别是:焙烤处理最佳的处理条件为250 ℃4 min、最佳的微波处理为640 W4 min、最佳的常压蒸汽加微波综合法为常压蒸汽5 min加800 W微波4 min。再按照3种不同的最佳处理条件稳定化处理麦胚后于50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加速储藏稳定性试验,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作为评价指标,[结论]得出最佳处理方法是常压蒸汽加微波综合法,经综合法处理后的麦胚真空包装于室温(20 ℃)下可安全储藏8个月左右,且麦胚经综合法处理前后基本营养成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以长岛刺参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干制即食海参的加工工艺,并与普通淡干海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制即食海参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一煮温度80℃,盐渍时间24 h,保温时间14 h,干燥时间72 h,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工而成的干制即食海参在60~80℃热水中复水时间仅为5 h,复水过程简单,泡发时间短,泡发倍数大,海参水发后呈黑褐色,体壁完整,刺结实,肉质弹性好,口感好有韧性,具有海参特有的气味,感官品质综合评分和营养价值均高于普通淡干海参。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宜良种植的蓝莓为原料制成内馅,以绿豆沙将蓝莓内馅均匀包裹,制成馅中馅后用饼皮包裹制成蓝莓饼,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蓝莓饼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蓝莓饼的最佳工艺为:蓝莓内馅中蓝莓浆与白砂糖和变性淀粉质量比为5∶2∶1,油酥与面皮质量比为1∶1,上火220℃,下火100℃,焙烤15 min。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蓝莓饼表皮呈金黄色、口感外酥内软、酸甜可口,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5.
微波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糊化、酶解、微波处理、高压处理和冷藏等工艺制备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研究微波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微波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和高压温度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产率有明显影响;微波处理条件下,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水比10g/100mL,pH值6.0,α-淀粉酶加量0.6mL/100mL,在95℃条件下酶解0.5h,微波处理功率和时间分别为400W和4min,高压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和40min,最后在4℃冷藏24h,在此工艺条件下,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制备的产率为9.03%。  相似文献   

16.
为研制草本风味即食手剥核桃,以新疆纸皮核桃为原料,着重对杀青条件、浸泡和烘烤条件进行研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选择浸泡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3个影响因素的水平,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确定草本风味手剥核桃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核桃的最佳杀青条件为80 ℃杀青8 h。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各因素对核桃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烘烤温度>烘烤时间>浸泡时间。确定草本手剥核桃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温度80 ℃,烘烤时间7 h,浸泡时间2.5 min。按照优化的工艺条件加工的草本风味核桃感官品质最佳,核桃色泽美观,核桃仁金黄,草本风味佳,无苦涩味,口感酥脆。研究结果为核桃制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涛  陈雷  周琼 《保鲜与加工》2024,24(4):31-36
为研制一款泡芙新产品,在低筋面粉中添加马铃薯雪花粉研制马铃薯泡芙,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泡芙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马铃薯泡芙加工工艺条件为: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25%(以低筋面粉质量计,其他成分同),蛋液添加量200%,水添加量275%,黄油添加量90%,白砂糖添加量20%,食盐添加量2%,上下火190℃烘焙37 min。按照该工艺制作的马铃薯泡芙具有浓郁的马铃薯香气,色泽金黄,外酥内软,形状美观,咸甜可口。研究结果为扩大马铃薯衍生产品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桃花为原料,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得到桃花多糖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桃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桃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pH值7。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湿热处理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适工艺参数,以抗性淀粉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淀粉含水量、湿热处理温度和湿热处理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含水量30%,湿热处理温度90 ℃,热处理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抗性淀粉得率为26.63%。淀粉经过湿热处理后仍然保持偏光十字,为颗粒型抗性淀粉。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岛优质槟榔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酶解工艺软化槟榔纤维,以酶添加量、超声功率、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为影响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槟榔的咀嚼性、碎渣性和硬度的综合得分为考察指标优化工艺条件,得到的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0.4%,超声功率560 W,处理时间32 h,处理温度45℃,在此条件下,槟榔的咀嚼性、碎渣性和硬度的综合得分为362.3±6分,高于所有试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