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安勇 《中国农资》2013,(39):11-11
<正>中国煤炭行业尚处在深秋,真正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煤价还将持续下滑,形势将日益严峻。这从煤炭行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能源发展趋势就能分析出来。首先,世界经济将因发达国家深度调整而进入低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1998年、1999年煤炭企业最困难,当时中国的GDP增速低于8%,煤炭消费量增速急剧下滑。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作为经济的组成部分,已经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带动下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剖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9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达到7.7%,全年‘保八’增长毫无悬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抵御各种冲击的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形势下,2009年三季度以来,农药制造业仍然出现了产量增长,利润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也正处于面临抉择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而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止步不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跃于纸上——什么将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怎样才能点燃经济复苏的希望之光?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经济学家预测服务业将是中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全部GDP的份额约为70%,墨西哥占比约为60%,印度也已达到50%左右,而中国的服务业仅占GDP的42%。可见,中国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一直没有显现出强劲的动力。目前,从中国的消费群体结构来看,80%的农民几乎不在推动消费增量的范围内。未来经济的一个消费激发点必  相似文献   

5.
画里话外     
正"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下行压力较大语境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已经足以表明稳中向好步伐更加稳健,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之一,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日报网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7):186-187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为适应"新常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消化维稳前期政策,保障基本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稳定社会大局,经济转型期形势下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成为全社会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我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以保证经济再平衡。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呈良好状态,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本文是从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状况、制约我国宏观经济表现的因素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8.
还GDP以本义     
李斌  马军 《福建农业》2014,(2):38-42
<正>追求GDP增长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经济增长是否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否也在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毋庸置疑,然而,GDP高涨的背后,是各种问题的凸显。如今,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追求GDP的高增长?国富了之后,如何解决民富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何时才能解决?未来,我们如何在GDP与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管清友、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食品工业发展速度、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人均GDP等指标首次将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历程划分为缓慢增长、觉醒发展、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4个阶段,系统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和取得的成效。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做出了中国食品工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判断,从发展目标、供给与消费、科技创新、新业态、产业结构等角度对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中国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27-129
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速放缓,中国经济进入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中国制造业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影响之下,也开始迈入了新常态。相比其他产业的发展,制造业的未来可谓是充满挑战。基于中国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出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增强中国产业链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持续上升,GDP持续增长,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2003年为8472.2元。从2003年起,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中国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但随之出现的就是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急剧上升,这使得在2004年又开始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问题是人们所关注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现状和研究背景的介绍,从而从我国宏观经济的目标、内容等方面寻找出我国在探索宏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或者拓宽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年均9.7%的GDP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率也达到6%~7%,这在人类经济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3位,对外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相当靠后,中国的人均GDP才是美国的3%。因此中国有着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潜力和空间。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动因,提出了要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曾嵘 《百姓》2005,(12):14-16
就当前而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诸多弊病,导致国内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已经非常明显,而中国致力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就是对这种增长方式的一种有力的突围.在此情形下,国家讨论资源价格改革的大计,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还是从社会期望来看,都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在当今中国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局势下,人民的生活状况、生活水平依旧不平衡,虽然我国的GDP不断增长,但人民是否真正具有幸福感可言值得我们思考。当前农民工成为了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既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笔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为基础,研究当今农民工的发展现状,深刻解析当代中国农民工幸福感的缺失原因,以此探求在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的指导下当代中国农民工幸福感如何重建。  相似文献   

15.
牛丹丹  郑志娟  刘熠萌 《农技服务》2010,27(11):1478-1480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并以其高速发展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有力因素。分析了旅游产业生产要素劳动、资本、资源、技术的结构机理,并建立了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我国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各个生产要素的产业贡献率,并以此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保八"目标举世瞩目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扩内需、保增长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由"防过热、防通胀",迅速调整为扩内需、保增长。2008年第4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创下9年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VEC模型和1978~2006年甘肃省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对其宏观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属于外向型和消费驱动型;投资的增长主要靠消费推动,GDP的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周期的下行,使拉动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严重下滑。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动态对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及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在此情况下,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走出金融危机困境、扩大就业队伍从而拉动内需的一个新的出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我国GDP与第三产业的Granger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中国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GDP和第三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第三产业发展显著影响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存在滞后阶数且不相同,本文对此探讨了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68-169
我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发展期后,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而支撑GDP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被削弱,新的增长点急需培育,质量成为新经济时期下GDP增长的关键。本文重点解析建立城市发展质量新优势的思路,初步总结构建城市发展质量新优势的实践经验,探求提出构建城市发展质量新优势的路径思考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