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考古》2021,(4):61-65
晚清民国时,花生传入黄河三角洲地区,至民国末年虽在各县域均有种植,但种植情况因土质、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存在参差不齐、品种单一、管理落后等现象。其引种原因主要与榨油业的兴盛、花生商品化的发展以及种植环境的适宜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晚清湖南邮政状况纷繁复杂 ,既有官办驿站、文报局 ,又有民营信局 ,更有近代邮政的设置。尤其是近代邮政发展迅速 ,表现在 :邮政处所逐年增多 ,开辟了多种邮路 ,邮政业务进展很大。比起传统的驿站、民局 ,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对农业的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后有了新的改变,人们开始体认到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形成了新的"培本观",这些变化经历了甲午战争前后两个阶段,新政时期达到高潮.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思想的改变到新政时在实际中得到贯彻,即开始进行农业改良.  相似文献   

5.
从晚清的时代背景分析农业教育兴起的原因,结合广东的农业教育的实际兴起与发展、总结其特征及对广东近代农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文学的繁荣是晚清士人在科举之途堵塞之后的一种创造。在晚清士人走向文学活动的路途中充满了种种社会的、心理的复杂动因。东南沿海口岸城市开放的文化氛围、发达的工商业经济培育了最早的文学读者,也为穷途末路的晚清士人提供了以文学活动谋生的职业机会。因此,考察晚清士人生态的变化,对于把握晚清文学活动的主流、了解文学生产的规律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晚清封疆大吏黄恩彤致仕后总纂山东宁阳、滋阳两县三部县志,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方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编纂县志的目的、作用有深入的认识,对当时县志所存的弊端有清晰的认识与犀利的批评,对县志的编排体例有自成体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柯涛 《现代化农业》2020,(12):44-47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效果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治理有效是善治的追求,也是乡村治理的目标和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9.
湘军肇兴是晚清历史的一个重要拐点。其以宗法纽带为依托、以“礼”治军为核心价值、以道德权威为维系的组织架构对于整个晚清社会解组带来的社会偏差以及国家认同产生了催化性影响,为民国时期的政治流变预设了结局。  相似文献   

10.
乡村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点,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立足乡村振兴的大背景,选取福建省乡村治理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治理有效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提高福建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12.
油茶是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广泛分布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晚清至民国时期,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油茶产区.本文根据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方志物产和档案调查资料,对晚清到民国时期湖南油茶的种植概况、茶油贸易往来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出推动当时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产业发展时存在的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3.
谴责小说是晚清小说中最重要的成就,作家怀着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揭露官场的腐朽、庸俗和丑恶,痛斥清政府屈辱求和的卖国行为。他们用小说创作解答社会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探求由乱致治、安邦定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晚清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我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导致旧有的经济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产业经济中的绝对地位丧失,与之相依存的重农抑商等传统观念也随之土崩瓦解。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发展工商,以及农、工、商协调发展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同时,国人又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而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农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晚清时期农业试验的理论倡导和具体实践,并对农业试验场在农业试验中的活动和推广方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蒙自、思茅、腾越的开关和红河水路的开通为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传统的A然经济体系正逐步走向瓦解,商品流通规模进一步放大,云南逐渐被纳入全球市场体系之中。铜、锡、鸦片、棉纱、棉布、食盐、茶叶、粮食、生丝、百货构成大宗流通商品,以1901年为基期,可以估算出晚清云南商品流通总量约为1746万两白银。  相似文献   

17.
明治维新后,许多日本人来华游历,其中一些爱茶人士,将茶馆作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他们亲入茶馆,在品茶的同时,还认真考察茶馆的风格、氛围,甚至茶馆的收费情况。部分人还对茶馆中的商业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归日后,他们记录了自己的见闻,为我们研究晚清茶馆和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认识和把握我国乡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和转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既能满足国家治理的现实要求,又能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与利益需求,是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乡村治理成效会对乡村社会稳定与民众社会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进入新时期后,乡村社会形势、居民思想特征等发生较大的变化,乡村治理面临的难题也显著增多.为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要依据党中央的政策要求,对乡村治理机制大力完善,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郭旭 《农业考古》2020,(2):89-94
湖南和湖北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茶叶出产地域,汉口为晚清重要茶港,1889年到1907间担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对两湖茶业发展着力尤多。张之洞关于近代茶业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无论是其在传统框架内对茶叶种植和加工的改良,还是对新时代、新贸易环境的因应,抑或是直接参与涉外茶务及其茶政实践,都体现了一位封疆大吏在变动时代的思考与探索,至今仍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