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迷你甘薯是指单个薯块重量50~150g,薯形好,表皮色泽鲜亮、光滑。皮薄、粗纤维少。蒸煮后质地粉、糯、软,口感细腻。适口味甜,风味浓的鲜甘薯。迷你甘薯适合现代小家庭微波烘烤或蒸煮,粗细粮搭配食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一直供不应求。2007年我们进行了双季甘薯栽培试验,试验地为沙质红壤土,有机质0.35%,碱解氮18mg/kg,有效磷17mg/kg,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燥方法对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壶瓶枣为试材,分别进行60℃电热恒温干燥、60℃远红外干燥、300 W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将枣干到含水量25%时,比较了各自的干燥曲线和干制前后枣果糖分和VC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干燥时间从大到小依次为电热干燥2.5 h,远红外干燥75 min,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34 min,微波干燥10 min;不同的干燥方式所得的总糖含量依次为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44.3%,远红外干燥42.6%,电热干燥38.1%,微波干燥25.23%,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能够保持高的枣总糖含量。不同干燥方式干燥后所得VC含量依次为微波干燥112.51 mg/100 g,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101.85 mg/100 g,远红外干燥48.63 mg/100 g,电热干燥20.52 mg/100 g。微波干燥处理时间较短,对枣果VC的影响较小,其次为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  相似文献   

3.
馅料制品微波杀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赤豆馅料和冬瓜馅料的微波杀菌效果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对细菌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微波功率越大,灭菌效果越好;在相同的微波功率下,加热时间越长,微波对细菌和霉菌的杀灭作用越强,杀菌效果越好;赤豆馅料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灭菌时间2min,装载质量100g;冬瓜馅料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加热时间1.5min,装载质量100g。  相似文献   

4.
以干燥时间、色差为指标,微波强度、初始含水率、切片厚度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杏鲍菇微波干燥的失水规律。研究发现,杏鲍菇微波干燥失水分为受热升温、快速失水2个阶段。优选杏鲍菇微波干燥的工艺参数为初始含水率60%,微波强度32 k W/kg,切片厚度3 mm。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测定油料水分和脂肪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波法测定三种油料中水分、脂肪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油料种类不同,微波法测定水分的加热时间也不同。微波法测定油菜籽、花生、大豆的最佳条件为:功率为720 W,样品量为2.0 g左右,加热时间分别为9 min、8 min、7 min。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相对误差在0.13%~4.24%之间。利用微波干燥后的样品测定油料脂肪含量,抽提时间由原来的8 h缩短为6 h。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相比,相对误差在0.82%~2.0%,符合误差允许的范围。微波法测定油料水分、脂肪的含量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而且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早餐玉米片加工中的压片与焙烤工艺,是玉米片加工制作的关键技术环节。研究表明,物料的含水率对压片效果影响较大,物料含水率控制在30%为最适宜;产品的熟化采用远红外和微波熟化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相关性能;微波强度设定为720W、焙烤时间设定为9min,熟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微波法测定新鲜生姜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测定是食品分析的重要项目之一。采用微波法测定新鲜生姜中的水分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测定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648 W,样品质量约2.5 g,微波时间9 min,与干燥箱法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差别,且所用时间仅为干燥箱法的1/70左右,并有较高的精确度,易于操作。微波法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实用的测定新鲜食品水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冷链盒装米饭是指米饭蒸煮后,经一定方式将米饭中心温度冷却至10℃以下,并在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等后续处理中始终保持在10℃以下,食用前须加热至米饭中心温度高于70℃。研究工业用微波柜复热冷链盒装米饭过程中,米饭中心温度、质量损失率、感官评定及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密度越大,单盒米饭中心温度升温速率越高,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米饭中心温度升温速率常数跟米饭盒数呈现良好的指数关系。在微波过程中,米饭的质量损失率随米饭中心温度呈指数上升趋势。以微波功率密度20 W/g处理单盒米饭,微波30 s时米饭的感官评定分数最高,此时米饭温度89.0℃;米饭中心温度复热至94.7℃时,米饭菌落总数降低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乙二醇蓄冷库的设计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二醇作为蓄冷剂的蓄冷库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可行性,研究人员设计了包含制冷循环系统、蓄冷剂循环系统和保鲜库制冷系统三个循环的乙二醇蓄冷库。按照国家标准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对研制的蓄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冷风机制冷量、耗电量和库内温度波动等冷库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乙二醇蓄冷库,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0.20 W/(m2·℃),冷风机制冷量5.4 kW,耗电量35.48 kW·h·d-1,库内温度不均匀性2.8℃,平均温度波动±1.0℃,达到了果蔬贮藏保鲜设施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榛子壳为原料,进行榛子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探讨了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榛子壳多糖工艺中不同蒸煮温度、蒸煮时间,以及不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以多糖提取率为优化指标的榛子壳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15,蒸煮时间1.5 h,通过DNS法检测计算多糖提取率为8.52%;并确定经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后多糖的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20 W,超声频率72 Hz,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0 min,蒸煮时间2 h,蒸煮温度100℃。经优化后,通过DNS法检测计算提取率可达到16.88%。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芝麻油脂,研究液料比、微波处理功率、微波处理时间、酶的种类、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黑芝麻油脂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黑芝麻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芝麻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7∶1(mL/g),微波处理功率400 W,处理时间4 min,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0.10%(以黑芝麻粉计),pH 8.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黑芝麻油脂得率可达207.43 g/kg,所提取出来的黑芝麻油呈淡黄色,液体气味清香,质地柔滑而不黏手,呈稳定均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以蕲艾为试验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蕲艾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5 min、料液比1∶80(g/mL)的条件下,蕲艾中总黄酮得率可高达14.22%。对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蕲艾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蕲艾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与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体外总还原能力均呈线性关系,当质量浓度为1.0 g·mL-1时,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体外总还原能力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三槐企业生产的S·BQL-220型冰淇淋机,采用原装进口名牌压缩机,可随时调节硬度、数字显示、分级控制,最大可达40级。该机再次启动时间调节、数字显示,3min-9min内随意调节。机体外形尺寸(长×宽×高)为540mm×520mm×1350mm,质量为138kg,电压为220V,输入功率为2100W,额定生产能力约为20L/h。  相似文献   

14.
鲜豆腐易破碎,不易储存和运输。冻豆腐需在冷柜中储存出售,耗能较高,极大地限制其工业化发展。干制冻豆腐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且复水后还能保持豆腐固有香味。探究干制冻豆腐在冷冻温度、冷冻和熟化时间及干燥工艺等方面参数,综合色泽、复水性和质构指标,得出优化工艺参数为-21℃下冷冻3 h后熟化20 d,再经微波600 W+热风45℃联合干燥75 min。在此条件下,干制冻豆腐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提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15.
常用的4kW和5.5kW双向混流风机所需通风笼口的直径至少在600mm以上,而实际中许多通风笼口都达不到这个直径,增加了改造的难度。采用更加小巧的2.2kW斜流风机,不仅易于改造,更能适应目前绝大多数通风笼口,而且有更高的效率,节能效果比以往更加显著。对2.2kW斜流风机的压入式环流和压入式通风进行全面的测试,环流通风总风量为23972m~3/h(环流通风单位通风量为3.1m~3/h·t),通风总风量为41075m~3/h(通风单位通风量为5.3m~3/h·t),两者之比为58.36%,为目前各种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中环流通风比最高的。该试验为该系统的通风降温功能试验,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低风量通风,探索更低的单位能耗,也进一步降低通风过程中的水分损失。试验证明,单位能耗0.0252kW·h/(℃·t),比标准能耗0.04kW·h/(℃·t)节能37.0%,水分减量仅为0.3%。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更强的低温气体选择性(斜流风机的加热性)和作为自然通风的最后的安全门和保护器。  相似文献   

16.
以香菇为原料,通过流化-微波-烘烤联合干燥技术对香菇脆片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以色差、脆度和感官评分等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护色剂的最佳配比参数,并研究了流化温度、流化风速、微波功率和时间对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香菇护色剂配比为EDTA-2Na质量浓度为0.03 g/100 mL,抗坏血酸质量浓度0.12 g/100 mL,柠檬酸质量浓度0.8 g/100 mL;在流化风速为672 m~3/h,流化干燥的温度为60℃,微波功率400 W,时间为120 s,60℃烘烤10 min后香菇脆片感官评分为90分,脆度值为182.4 g。  相似文献   

17.
对湿豆渣干燥和脱脂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干燥条件下豆渣中卵磷脂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干燥方法为功率270 W下微波干燥4 min,再进行50℃热风干燥165 min,此时豆渣中的卵磷脂质量分数为2.05 mg/g。最佳脱脂方法是以乙醚为溶剂,料液比1:11,加热回流5 h,此时脱除的粗脂肪含量为12.69%。  相似文献   

18.
微波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糊化、酶解、微波处理、高压处理和冷藏等工艺制备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研究微波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生成的作用。研究表明,微波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和高压温度对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产率有明显影响;微波处理条件下,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水比10g/100mL,pH值6.0,α-淀粉酶加量0.6mL/100mL,在95℃条件下酶解0.5h,微波处理功率和时间分别为400W和4min,高压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和40min,最后在4℃冷藏24h,在此工艺条件下,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制备的产率为9.03%。  相似文献   

19.
以羧甲基马铃薯渣为基料,辅以增塑增强等改良助剂,研制一种新型羧甲基马铃薯渣基可食性包装膜,通过食性包装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速溶性能以及封合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食性包装膜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羧甲基马铃薯薯渣添加量2.0 g,壳聚糖的添加量0.2 g,海藻酸钠1.2 g,甘油1 mL,硬脂酸0.2 g,所制备的可食性包装膜膜厚为90±3μm,抗拉强度7.88±0.03 MPa,速溶时间25±1 s,水蒸气透过系数仅0.218±0.006 g·mm/(m2·d·kPa),氧气透过系数仅2.011±0.007 cm3·cm/(cm2·s·Pa),透油系数0 g·mm/(m2·d),封合强度高达7.47±0.01 N/15 mm。可食性包装膜质地光洁均一、细腻耐折,可用于食品调味料及粉剂等可食性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20.
朱希贤  吴楠  周艳  金晶  周洪英 《种子》2016,(7):125-127
为了提高微型月季扦插繁殖率,采用L9 (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的基质配比(1.泥炭土;2.泥炭土∶珍珠岩=3∶2;3.泥炭土∶珍珠岩∶蛭石=2∶1∶1),3种不同的激素(IBA,IAA,NAA浓度均为200 mg/L)和不同的浸泡时间(0,1,2h,其中0h为速蘸)对微型月季“和谐”扦插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2∶1∶1),激素为IBA浓度200mg/L(吲哚丁酸),浸泡时间为2h,扦插处理的“和谐”A3B1C3处理为最优组合.其生根率为88.49%;根长为10.31cm;根系数为13.50条;POD酶活性为120 U/(g· min) (FW);根系活力为19.49 mg/(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