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旱塬区是我国重要的果品生产区,果树种植是该区农业生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果业经济的发展,果业合作社在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旱塬区的庆阳市为例,选取了在该区有代表性的三种合作社类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合的方法,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该区果园合作社发展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适合果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优越,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苹果产业的发展.这很大地促进了该区经济发展。但是果园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未被重视.果园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经营方式,加剧了该区水分供应与需要的矛盾,可能造成土壤水分的过渡消耗而形成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大量的肥料投入果园,导致氮素可能以硝态氮形式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同时深层水分过度消耗.产量受控于降水。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药残留;未来应加强果园水分循环及氮素平衡方面的研究,控制农药的使用,实现黄土区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果园施肥不改土、节水保肥能力差已成为制约葫芦岛市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改土施肥及节水保肥技术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施肥而不注重改土、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的传统技术方法,是解决果园土壤肥力低、有机质含量少、果树肥水需求与供应矛盾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该项技术的创新与开发,使本市果园改土施肥及节水保肥技术体系更加完善,集成了适合辽西丘陵山地果园改土施肥及节水保肥技术新模式,为果业增效、果农增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蒲县水果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果园管理技术,而人才队伍是管理技术的载体,是果园管理的核心,文章就蒲县果业现状,对如何发展蒲县果业,如何培养人才队伍,以及如何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甘肃省农机化协调发展,我省将从开展果园机械保有量、机具适用性和果园机械需求调查,搞好对比试验和机具选型,建设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点等项工作入手,大力推进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甘肃省农机主管部门将结合标准果园创建,深入开展开沟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部分地区水井已打到地下300米,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全省各类果树种植面积60多万公顷,每年需大量灌溉用水。但由于落后的灌溉方式和设施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增加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果业的发展。借助物联网技术建设现代果园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将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开创果业节水灌溉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果业是汉中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果园面积58.12万亩,产量49.04万吨,产值13.79万元,在农业总收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切实应对果业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减轻果业损失,确保果业健康发展,对全市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应对措施。一、汉中果业发展中的主要灾害经深入调研,结合汉中果业实际,我们认为,汉中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灾害为冻害、旱灾及病虫害威胁。  相似文献   

8.
果树生产是山东省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果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自1996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果业结构同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样,经历了量的扩张、缩减、稳定的发展过程。总起来看,全省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不断优化,果品产业结构也要不断优化升级,向着区域布局合理、地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优质高效的方向健康、稳定发展。 果业结构现状 面积趋减,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根据果品市场需求量的变化,自“九五”以来通过果业结构调整,山东省果园面积经历了由“八五”期间的数量急剧扩张转向了逐步缩减,进入了稳定、优质、高效的发展阶段。“八五”期间全省果园面积扩大了32万公顷,年递增  相似文献   

9.
数字果园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果园是信息技术在果业中由单项应用走向综合应用的必然体现。从数字果园的概念出发,综合分析了中国数字果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数字果园技术对水果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提高果园精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果品质量和营销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对果园生产监管水平和提升果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后展望了数字果园技术智能化、网络化、机械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红山区果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特别是两镇一乡都在城市近郊,交通运输、市场、信息条件得天独厚,且有万顷宜林荒山荒坡,只要有水源,都是发展果业的理想之地。如南山生态园区近千亩果园,红山后的西山果园、六大份村原有的山地果园、哈达和硕村现有的山地果园都是山地发展果树的成功范例。此外,文钟镇划归红山区,宜林宜果的荒山荒坡很多,由此可见,在不与粮田争地的前提下,红山区果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国内外大量的调研结果表明,"全世界水果生产先进国家的果园都生草,唯有中国的果农都在忙活着锄草。"果园生草培肥地力技术不仅影响到我国果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及农民的持续增收,而且是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影响我国果树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从目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大局来看,虽然苹果产业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新春伊始,为响应栖霞市委、市政府号召,进一步提高果农果园管理水平,促进栖霞果业发展,2月23日栖霞市果业发展局联合烟台博士达集团在烟台博士达集团农业观光园举办2016年果树修剪及果园管理培训大会,参加本次培训大会的有市果业发展局领导、烟台博士达集团领导及来自各地的果农四、五千人。现场人潮涌动,彩旗招展,烟台博士达集团董事长张朋义发表重要讲话。郝文强副局长  相似文献   

13.
果园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推进果品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实现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结合我多年果园管理工作实际,现将果园冬季科学管理要点、技术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数字果园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果园是信息技术在果业中由单项应用走向综合应用的必然体现,是综合应用数字化技术研究果园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中的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目的】果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果园生产管理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差较大,尤其是果园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差距更大,因此需要系统总结数字果园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果园提供科技支撑。【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结合相关科研实践,综述近年来数字果园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研究现状。【结果 /讨论】果园信息获取、果树生长管理模型、果园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数字果园技术发展趋势是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果园技术的应用将会:提高果园精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果品质量和市场营销水平、提高政府对果园生产监管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就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发展山地果园的作用及意义、主要措施、秋冬季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陕西省咸阳市现代果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该市果业的主要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咸阳市果业发展的建议:①调整果树发展方向。②加快推行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生产标准化管理。③研究和推广果园科学水肥管理技术。④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⑤成立果业合作经济组织。⑥着力打造咸阳系列果品品牌。⑦建立建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宁南山区降雨量少,蒸发强烈,水是发展果业的限制因素。选择抗旱树种、利用工程整地、推行旱地果园栽植技术等可有效地促进果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果园大都建在山坡上,由于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降水稀少,干旱已经成为制约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2006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山地果园节水技术试验与研究。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技术进行了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果园生态开发是以实现增值为目的新型果园管理模式。当下,果园建设可大力推行"果、畜、草、沼、窖"五配套生态种植模式,即以果园为主体,以沼气池为纽带,由果树种植、养畜、果园种草、沼气池以及水窖入园五大要素共同组成的良性互动、优质高效的果业生态循环系统,使果业生产呈现  相似文献   

20.
老果园改造     
城关街道有几处果园都处于老龄化,由于种种原因树势衰弱产量低下,有的苹果园还有大面积的腐烂病等毁灭性病害,直接影响果产品产量和果业发展。为拯救果园,我们在近几年对几个大的老龄化果园因地制宜,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