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优化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以提高红薯渣的综合利用。[方法]以红薯渣为原料,利用碱化学法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料液比、碱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为1∶6,碱浓度为10.0g·L~(-1),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45min的条件下,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0.25%,持水力为4.16g·g~(-1),溶胀性为20.6mL·g~(-1)。[结论]碱化学法可有效提取红薯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2.
<正>醴陵种植红薯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湖南重要的红薯产区县(市)之一,常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所产红薯个大质优味美,尤以均楚、栗山坝、官庄等地所产为佳。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渣膳食纤维物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新  陈学玲  关健  施建斌  何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666-4669,4674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马铃薯渣膳食纤维,以马铃薯渣为对照,分析了p H、Na Cl浓度和温度变化对马铃薯渣膳食纤维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胀性和黏度等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马铃薯渣膳食纤维持水性、持油性和吸水膨胀性明显高于马铃薯渣,而黏度低于马铃薯渣,随着p H的升高,膳食纤维持水性降低、吸水膨胀性升高、黏度呈“Z”字型变化;随着Na Cl质量分数的升高,膳食纤维持水性降低、吸水膨胀性先上升后降低、黏度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膳食纤维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胀性和黏度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水果皮渣是水果加工后残余的最高比例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人体消化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等功能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水果皮渣中膳食纤维提取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膳食纤维的分类及功能性作用、水果皮渣膳食纤维的6种提取方法、在食品领域应用及展望等,旨在为水果皮渣膳食纤维附加值和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红薯是偃师市重要的秋粮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红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红薯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红薯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突出的营养保健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被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因此,为了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现就红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把好栽种关(一)适时栽种在适宜的条件下,栽植适时,生  相似文献   

6.
甘薯渣膳食纤维酶解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一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 ml/g,糖化酶4.0 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 40 min,pH值5.O;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l%,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 ml/g和910%.  相似文献   

7.
苹果渣膳食纤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并对发酵法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制取苹果渣膳食纤维的色泽保护进行了研究,对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干燥率及膳食纤维的溶胀性、持水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其蛋白质、粗纤维、乙醚提取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且其持水力显著高于化学法制取的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这表明发酵法制取的膳食纤维活性高,有较好的预防和保健功能.通过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抗坏血酸和EDTA混合液护色处理,它们对提高膳食纤维白度有一定效果,但它们的浓度变化对提高苹果渣膳食纤维白度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苹果渣膳食纤维干燥率的测定,可知发酵好的苹果渣中80%以上是水分和挥发物,而苹果渣膳食纤维只占18.70%左右.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渣制取膳食纤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陇南油橄榄加工废弃物果渣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膳食纤维,复配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添加木糖醇、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和D-异抗坏血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研制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进行营养成分和特性分析,并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依据国家标准对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呈紫褐色,粉状态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休止角和滑角均小于40°,总膳食纤维(TDF)得率为46.43%。该产品果香浓郁,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0.05 mg/kg),未检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大肠杆菌和真菌数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体外试验表明,陇南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酶法提取薯渣膳食纤维及制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mL/g,糖化酶4.0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40min,pH 5.0;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1%,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mL/g和910%。  相似文献   

10.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为国际一致公认的功能性食品基料。以枣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加酶量为4%,料液比1∶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6.20%。研究结果将为枣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数据,并能丰富膳食纤维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紫红薯膳食纤维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色泽较浅的紫红薯膳食纤维,以样品的白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对H2O2漂白紫红薯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紫红薯膳食纤维用40 g/L H2O2溶液按1:15调成浆,pH值调整为10.0,在60 ℃的水浴中保温处理180 min,样品的白度值达到85.39%.  相似文献   

12.
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酸法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1)用HCl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H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2)以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4因素包括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确定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3)采用酸法和酶法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结果】(1)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为:HCl浓度0.389mol/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75min,料液比1∶20;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为:纤维素酶用量2.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10min,料液比1∶20。(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酸法提取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葡萄皮渣干质量的27%~45%;纤维素酶液提取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葡萄皮渣干质量的24%~42%。佳美葡萄所得的SDF含量最高,分别为455.2和421.0mg/g,其次为霞多丽(438.6和401.8mg/g),而西拉最低,分别为277.2和242.8mg/g。【结论】HCl与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是可行的,且HCl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产量普遍高于纤维素酶液,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中华寿桃桃渣为材料,分析研究鲜桃渣在堆放过程中发酵对其膳食纤维各成分的影响。在室温下将桃渣挤压存放在无菌器皿中,压紧尽可能排除氧气并加盖封存以模拟其因完全隔离氧气而发生的厌氧发酵;另取桃渣存放在无菌器皿中,不断搅拌使其间隙增大以模拟其因接触氧气而发生的好氧发酵。结果表明:在15 d的好氧发酵中桃渣中,总膳食纤维、纤维素和水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下降14.9%、17.1%和14.4%,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上升了7.7%,总果胶含量变化不大;而在15 d的厌氧发酵中,桃渣中总膳食纤维、纤维素和水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下降20.4%、10.4%和9.86%,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上升了13.7%,总果胶含量下降了1.03%。因此在5~7 d内及时处理鲜桃渣可有利于其膳食纤维各成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OH对梨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30.0 mg/mL,提取时间2.38 h,液料比9.58∶1,温度89.63℃,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4.12%;梨渣膳食纤维对O2-.和DPP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41.32%和60.28%,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杏皮渣膳食纤维固体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粉及杏皮渣膳食纤维为主要原料,研究杏皮渣膳食纤维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杏皮渣膳食纤维固体饮料最佳配方:杏粉添加量8.00g,杏皮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2.00g,粒度140目,CMC-Na添加量为0.300g,黄原胶添加量为0.25g,果胶添加量为0.15g,木糖醇添加量6.00g,柠檬酸添加量0.08g,食盐添加量0.30g。该产品杏皮渣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1%,属于高纤维、低热量、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6.
以红皮黄心红薯为原料,采用酶碱结合法制备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工艺中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脂肪酶0.5%,混合酶(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0.6%,木瓜蛋白酶0.2%;碱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p H 8.5,温度60℃,碱解时间1.5 h。在最优条件下,红薯膳食纤维得率可达66.31%,其中膳食纤维含量从原料中的24.21%提升至可溶膳食纤维产品中的83.74%,产品膨胀力为6.23 m L/g,持水力为9.33 g/g,持油力为3.96 g/g,功能特性优良。  相似文献   

17.
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虽然红薯营养丰富,但食用红薯过量或食用不合理时,会引起腹胀、烧心、泛酸、胃疼等,故吃红薯一定要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马铃薯渣为试验原料,运用双酶法,将马铃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有效提取,α-淀粉酶与木瓜蛋白酶能够保证马铃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双酶法提取马铃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韦琴  黄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79-6381,6457
[目的]优化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提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用中性蛋白酶去除以上残渣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为3,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80 min,最佳料液比为1∶10 g/ml,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4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pH为6,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 min,加α-淀粉酶量0.6%,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7.63%.[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优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性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溶解性和粘性行为.[方法]以酶解改性获得的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度、pH和乙醇对其溶解度,以及浓度和离子对其粘度的影响.[结果]改性的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总体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并随温度升高而提高,60℃以后基本趋于稳定,溶解度可达95%以上;其溶解性受pH的影响较小,在pH =6.0时最大;其溶解性在乙醇浓度大于20%时随浓度升高而快速下降.改性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粘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大于0.4 g/ml时,粘度上升趋缓;不同离子种类对改性纤维溶液粘性的影响均随离子浓度提高而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后,该影响趋于平缓.[结论]该研究为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