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家庭客观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和班级同伴地位间所起的作用,采用家庭客观经济地位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简化版)、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和班级同伴地位他评问卷调查了1 724名在校中学生.结果发现:①中学生的家庭SES、心理素质和班级同伴地位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父母教育卷入与家庭SES和心理素质也呈显著正相关;②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家庭SES与其班级同伴地位间起链式中介作用;③除链式中介作用外,家庭SES还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班级同伴地位的形成,同时还有部分间接效应是通过影响心理素质来实现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家庭压力模型和家庭投资模型的认识,还拓展了对心理素质在班级同伴地位形成中作用的认识.最后提出对于那些家庭SES较差的中学生,在短期无法提升其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强其父母教育卷入水平来弥补和抵消一些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家庭投资理论探讨了整体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中学生家庭客观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其班级同伴地位间的关系.研究以1 801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素质问卷对其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同时对其家庭SES和班级同伴地位进行评估和考察.结果表明:(1)家庭SES与班级同伴地位(r=0.10,p0.01)、心理素质(r=0.15,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素质与班级同伴地位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2)整体心理素质在家庭SES与班级同伴地位之间起显著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3(95%CI:[0.02,0.04]).(3)对心理素质的3个维度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3个维度中只有适应能力在家庭SES影响班级同伴地位的过程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4(95%CI:[0.03,0.06]),即良好的家庭SES主要是通过对中学生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进而促使其容易获得较高的班级同伴地位.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家庭投资理论的研究,同时加深了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作用与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4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所起的作用,以70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情感温暖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测试,同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链式中介作用的间接路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和希望感可能是父母情感温暖影响儿童情绪体验的内在机制.采用父母情感温暖量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儿童希望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1 350名小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父母情感温暖可以通过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希望感提高/降低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其中正负2种情绪上的连续中介机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正性情绪,心理素质和希望只是部分中介的作用;对于负性情绪,则是完全中介,并且在希望的路径思维维度上出现了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8~12岁儿童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的关系,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同伴提名问卷对785名8~12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3)心理素质在父母积极和消极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48.45%和46.28%.研究结果表明,8~12岁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的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还会通过心理素质间接影响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初一到初三的136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可以通过黑暗人格的精神病态维度预测其霸凌行为,也就是说,高家庭SES中学生的黑暗人格特质较少,因而其产生霸凌行为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在家庭SES影响校园霸凌的过程中主要是精神病态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家庭投资理论与人格特质研究,即对于中学的教育来说,应当注重其正性人格的培养,降低其黑暗人格特质,有效降低校园霸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很多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指导,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梳理分析,提出无为而治的家庭教育理念,旨在正确指导家庭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素质双因子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心理素质的全局因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成都市2所小学共891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2)心理素质的全局因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模型中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具有跨性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随迁农民工子女来说,家庭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绍兴市柯桥区随迁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整体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农民工父母对子女采取专制或放任的教育方式,同时两者之间缺少亲子沟通;农民工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过度关注学习,忽视子女心理健康;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存在脱节现象等。因此,应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帮助农民工父母形成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学习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观念,建立起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衔接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对中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4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107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家庭SES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中学生家庭SES、心理韧性均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采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抽样5000次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中学生家庭SES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预测个体社交焦虑水平,但中学生家庭SES对社交焦虑水平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本研究意在通过分析中学生家庭SES、心理韧性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帮助父母提高对子女教育方面的关注度,同时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成长,克服成长中的焦虑和困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攻击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使用攻击性问卷、家庭亲密度量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以及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对43 919名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攻击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和年级上的显著差异;(2)家庭亲密度和心理素质均显著负向预测攻击性总分及其子维度,家庭亲密度和心理素质共同解释了13.5%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2.
自杀意念与行为作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典型事件一直备受关注,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基于自杀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自尊问卷、中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和亲子亲合量表,在家长和孩子知情自愿的前提下,以学校为单位对中国西南地区17 3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潜在心理过程.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中小学生的自杀意念;(2)自尊在亲子关系对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心理素质对该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心理素质越高,自尊对自杀意念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这表明心理素质可以缓冲自尊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启示教育者和监护者,不仅应高度重视亲子关系对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着力建设良好的家庭生态系统和亲子关系,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和心理素质来降低自杀意念,维护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因其与父母分离的不利处境,致使其在适应、发展、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攻击性作为其突出的外化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考察留守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家长和学生知情自愿的前提下,以学校为单位对西南地区的3 938名留守儿童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心理素质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攻击性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心理素质和攻击性两两之间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留守儿童的攻击性;(4)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生活满意度、心理素质均在自尊对攻击性的影响中起单独中介作用,且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素质在自尊对攻击性的影响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启示教育者和监护者,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注重加强留守儿童自尊的培养,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其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尤其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降低其攻击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来有重视家访的传统 ,家访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常用的辅助手段。而近年来 ,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 ,这种卓见成效的教育形式几乎要销声匿迹了。家访不仅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 ,而且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有利于发挥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因此 ,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 ,应十分重视对家访的研究。为培养 2 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还必须动员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承担 ,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访问正是将学校教育和家长、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最直…  相似文献   

15.
龙培 《新农村》2008,(9):31-31
关爱原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孩子是一切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 民主原则 做父母的要努力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把小孩作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来看待,充分重视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由于处在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观念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更加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反之,在美国,强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两国应抱着"取其所长,去其所短"的态度对待彼此的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中职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和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对2 683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正向预测社会适应;(2)学习投入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性别调节了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社会适应的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这启示家长和教育者,不仅应重视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中职生社会适应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增强中职生的学习投入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互相配合.但这种“互相“,并非一半对一半,应该是家庭教育主动与学校教育配合.因为学校教育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教育,是三种教育的主导力量;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盲目性,家长素质悬殊很大,即使素质高的家长,也不一定懂教育科学,不一定都能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因此,家庭教育要围绕着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措施来开展,学校则有责任指导家庭教育.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真正的做到要求一致,步调统一.当然,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规和优良传统,要求家庭教育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并不排除和防碍发挥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季承勇 《新农村》2006,(8):31-31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个性孤僻、学习困难、纪律散漫的学生。这些特殊学生的性格、心理及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对特殊家庭学生的不良品行进行矫治,家庭、学校、社会必须齐抓共管。我们认为,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起“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1.家校联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抑郁作为评估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指标,其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目前,我国小学儿童的抑郁检出率偏高,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探究小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对于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来自四川省3所小学4~6年级3 853名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研,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负向预测小学生的抑郁水平;(2)学业压力在亲子关系和小学生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亲子关系越好,小学生感知到的学业压力越低,抑郁水平也越低;(3)心理素质能够调节学业压力和抑郁的关系,即高心理素质的小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更不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