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炸食品由于其有特殊的香味和口感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炸制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致癌性的丙烯酰胺,通过对其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对减少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如何进一步控制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仍需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5,(15)
丙烯酰胺是2A类致癌物,对人体及动物都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以及生殖毒性等伤害。通过综述油炸食品体系中丙烯酰胺的相关进展,研究丙烯酰胺的形成与毒性、油炸食品丙烯酰胺形成影响因素、降低油炸食品丙烯酰胺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减少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靖巍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3,(5):22-22
2002年4月24日,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SNFA)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某些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发现有较高含量丙烯酰胺的消息。丙烯酰胺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据SNFA的专家估计,目前瑞典每年有数百例的癌症患者可能与摄入过多的丙烯酰胺有关。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证实了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并认为其可能致癌。1.丙烯酰胺的形成当食物(如土豆)中的某种天然氨基酸(天安酰胺)与葡萄糖等糖分,经过高温油炸后就会发生异常的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多环芳烃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中包含有丙烯…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加工.学刊》2021,(20)
丙烯酰胺自2002年在食品中被发现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通过大量研究积累,现已明确其在各类食品中的含量、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因素、预防措施及丙烯酰胺的潜在毒性等,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开发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以中国传统食品为探讨对象,阐明其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常用的检测方法、影响丙烯酰胺形成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为解决中国传统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全粉及油炸薯片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安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3,(10):20-21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为470万hm2,年产量约6000万t,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对马铃薯的加工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工产品主要为粉条、粉丝、油炸马铃薯食品等。目前国内市场马铃薯全粉和马铃薯衍生物产品还很少,有些还依赖进口。20世纪90年代后,亚洲也形成了世界马铃薯的新兴市场。欧美国家的炸薯条、炸薯片等加工食品和休闲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美式快餐麦当劳和肯德基连锁店的不断扩展,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的薯泥、薯饼等煎炸食品风靡全球,在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作为小食品的马铃薯全粉原料仍依赖进口,年需求量3万t以上,… 相似文献
6.
种子寿命是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的最长期限.蔬菜种子的寿命越长,它在生产上可利用的年限越长,这不仅减少了良种繁殖耗费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减少繁殖代数,避免在播种、去雄授粉、收获等种子生产各环节造成混杂和差错,从而保持种性长久.正确掌握种子生命活动规律,系统了解影响蔬菜种子寿命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可能延长其寿命与使用年限,在生产实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天文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6):25-25
1.生产工艺
马铃薯→人工削皮→清洗→人工切片(或用木工刨子)→迅速用清水浸泡→放入沸水中煮片刻→凉水浸泡并冲洗→取出控干水分→油炸→调味→冷却→包装→成品。 相似文献
8.
9.
豌豆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破碎现象,这不仅对产品的外观和感官乃至口感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浪费。对影响油炸后豆瓣破碎率及感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油炸豆瓣的最佳工艺参数,即:豌豆水分含量55.0%,油炸温度160℃,油炸时间490 s,送料频率38.0 Hz,可达到豌豆的破碎率最低、产品的外观和口感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7,(23)
丙烯酰胺是一种公认的具有神经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物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主要是由食品中含有的天冬酰胺和还原糖在油炸、焙烤等高温加热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综述了各种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生成量的方法,以及如何抑制丙烯酰胺在体内产生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东农303马铃薯组培栽植苗不同状态下的单叶节茎段对腋芽薯形成的影响,并对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片中叶绿素和N、P、K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倍液MS大量元素浇灌栽植的植株单叶节茎段形成腋芽薯效果最佳,移栽40d植株的上部单叶节茎段形成的腋芽薯重为0.79g;植株下部的茎段,扦插5d即可形成腋芽薯;去顶芽6d的植株上部茎段形成的腋芽薯重为0.93g。腋芽薯形成过程中,叶绿素a和b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时期分别为扦插后3~5d和4~5d,但叶绿素a和b间比值较平稳。扦插苗叶片中K含量最高,P含量最低,且腋芽薯形成过程中,N、P、K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真空油炸马铃薯片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的真空油炸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研究了切片厚度、油炸温度、油炸时间、真空度以及脱油条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7,(17)
卷烟生产主要的原料之一是烟用香精香料,香精香料配方是各个烟草企业核心技术之一,具有强化烟草香味、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使用率等作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安全性研究报道不多。从香料本身和外界环境2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烟用香精香料安全性因素,提出烟用香精香料安全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烟用香精香料质量安全监控措施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从食品中发现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形成机理、减少措施、暴露研究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科研均有所进展。本文就丙烯酰胺的性质、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分布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丙烯酰胺的深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奶牛胚胎体外生产环节,对体外受精和培养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奶牛性控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外周卵丘细胞至少保持3层以上,在成熟基础液中添加10 ng/ml的EGF,利于核质成熟;在精子获能液中添加咖啡因降低精子的存活时间;牛胚胎前3 d用CR1aa+BSA培养,再用SOFaa+5%FBS培养,获得高的囊胚发育率,并且添加50 ng/ml IGF-I后胚胎的发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利用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受精率有轻微下降,但对生产的胚胎发育质量无明显(P>0.05)影响,胚胎移植后受胎率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褐变的原因有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加工中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综述了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特性和褐变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在生产中抑制褐变可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如水洗、热处理、酸处理、添加褐变抑制剂等,抗褐变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