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视判读是云南省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区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目视判读应用原理的阐述及判读因子正判率的分析,指出目视判读中存在1.卫星影像;2.卫星影像分析;3.目视判读标志;4.辅助资料的应用;5.专业知识及野外调查经验等问题。为提高判读精度,提出1.选择理想的卫星影像;2进行预判;3.建立完整的目视判读标志;4.合理利用辅助资料;5.充分发 野外调查经验。6.加强现地验证等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1997年2月的Landsat-5 TM数据作为遥感信息源,进行普洱县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其小班因子判对率为92.8%,地类判对率为92.1%.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①卫星影像反映的信息特征不突出;②判读人员对影像特征掌握不完全;③建立的解译标志在某些方面不足,造成某些判读因子的随意性;④补充调查的详细程度不够;⑤非遥感资料的利用不充分;⑥专家智能的发挥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TM遥感数据在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M遥感数据,对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进行目视判读,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超过细则规定要求。(2)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TM遥感数据,通过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目视判读区划实例,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起过细则规定要求;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一体化监测试点工作布设样地的情况,在湖南省内抽取40个4 km×4 km的大样地,基于国产资源卫星影像进行遥感区划判读,并对其结果进行实地调查验证。结果表明,各地类综合正判率达到了77.85%,林地的正判率最高,达到了98.57%;各地类正判率与其面积成正相关,其它调查因子判读难度较大,国产资源卫星影像能够基本解决林地与非林地之间的界线问题;影响遥感正判率的主要原因是遥感影像特征不明显,占所有误判比重的80.53%,人为因素影响占18.25%。  相似文献   

6.
经致病力测定,比较出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的差异,并结合菌株的发芽率,优选出僵死率达96%的B1、B2菌株作为林间应用菌种。由皖东微生物制剂厂生产出高孢粉。采用纱布袋撒菌粉和侵入孔注射菌液两种方法秋季野外布菌,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期过后,劈样调查,结果显示:撒菌粉的僵死率为18.3%(B1)、13.4%(B2),占死亡百分比为41.3%(B1)、32.7%(B2);注射菌液的僵死率为10.5%(B1)、10.7%(B2),占死亡百分比为29.4%(B1)、25.4%(B2),都比对照高,但持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TM遥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图斑目祝判读区划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M遥感数据,通过迪庆州中甸县森林资源调查目视判读区划实例,对影像判读的关键检验指标——一致率、正判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致率为91%,面积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5.3%,均超过细则规定要求;在不同的建标线路上及不同的地类中均获得了较高的和较为稳定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8.
航天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TM影像在甘肃省白龙江林区(总面积56.8万ha)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实践,①分析了1:10万、1:51、1:2.5万比例尺TM影像图的技术性能及其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适用性。②TM影像图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情况。③使用TM影像图分层估测森林面积、蓄积的方法及精度分析。④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TM影像应注意时相选择、精度检验以及信息增强与压缩等技术问题。⑤建议TM影像图处理、成图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选取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stm1999年3月成像比例尺为1:5万的TM453卫生数据,于2000年1-3月,对江边林业局森林资源进行了外业建标、室内判读和现地验证。结果判读一致率达92.3%,正判率达97.5%。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及动态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甘肃省首次开展的沙质荒漠化土地普查工作,采用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遥感解译与地形图现地调查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分析了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按行政区及按沙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甘肃及其沙区从建国初期至现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演变趋势:沙质荒漠化土地年均递增率0.38%,其中以河西走廊西段沙区发展最为迅速,年均递增率1.47%;沙质荒漠化土地中固定半固定沙地(丘)年递增率0.89%,其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与蔓延速率之比为2.3∶1。  相似文献   

11.
TM影像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中的应用效果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第四次复查中,利用美国Landsat-5陆地卫星为遥感信息源,全省布设了95703个遥感判读样地以期提高各类土地面积的估计精度。介绍了调查方法和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遥感判读正判率的因素,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1植物名称:四季海棠(Begoniafibrous)。2材料类别:刚展平的嫩叶。3培养条件培养基:(单位:mg/L)(1)MS+BA3+2.4-D1,(2)MS+BA2+NAA0.2,(3)MS+BA1+NAA0.5,(4)MS+BA1+NAA0.1,(5)MS+BA1+2.4-D0.05,(6)MS+BA2+2.4-D0.05,(7)MS+BA0.4+NAA0.1,(8)1/2MS+NAA0.5,(9)1/2MS+BA0.01。其中蔗糖浓度除培养(8)为2%,其余均为3%,琼脂为0.8%~1.0%,pH值为5.7~5.8,培养温度为20±4…  相似文献   

13.
蜡蚧轮枝菌用湿地松粉蚧连续复壮2~3次后,用其防治湿地松粉蚧,杀虫效果可提高12.3%以上,筛选出轮枝菌复合剂的最优配方为轮枝菌0.3亿/ml加机油乳剂1:28.6(机油乳剂:水)及适量增效剂、悬浮剂及轮枝菌0.25亿/ml加机油乳剂1:80及增效剂。悬浮剂,它们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92.8%和83.5%。林间采用轮枝菌151亿/hm2加机油乳剂0.75kg/hm2和轮枝菌15万亿/hm2加机油乳剂3.75kg/hm2,喷洒量为10kg/hm2,越冬代粉蚧(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8.5%和71.2%,第一代粉蚧(若虫、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9.3%和92.7%。越冬后期喷菌,第一代的虫口密度比未喷菌区下降52.7%;采用液、固双相发酵工艺生产的轮枝菌含孢量达55亿/g,比前人用高梁、小米作培养基密封培养的产孢量(4.1亿/g)提高了12.4倍,成本为3.38元/kg,此工艺流程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林业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林业调查方法有:(1)传统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旅游考察、参与式观察、旧式中国农村调查等;(2)特殊问题特殊分析法(SSA);(3)农村快速评估技术(RRA);(4)参与性快速评估(PRA);(5)参与性乡村快速评估(PRRA)等5种方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视判读是云南省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区森林资源遥感调查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目视判读应用原理的阐述及判读因子正判率的分析,指出目视判读中存在1.卫星影像;2.卫星影像分析;3.目视判读标志;4.辅助资料的应用;5.专业知识及野外调查经验等问题.为提高判读精度,提出1.选择理想的卫星影像;2.进行预判;3.建立完整的目视判读标志;4.合理利用辅助资料;5.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野外调查经验;6.加强现地验证等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TM卫星影像在楚雄市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瞿林 《林业建设》2003,(4):25-29
在楚雄市森林资源调查应用实践中,通过建立科学实用的分类系统,采用景观区分析、森林群落结构状态分析、季相变化分析、景观生态综合分析等方法,目视判读解译森林资源,地类综合正判率86.1%,判读效果较好,并提出了如下建议:选择多时相TM卫星影像图、积累和丰富目视解译标志、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加强判读人员的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松进行多年育苗试验,得出培育壮苗的关键为:播种时间以1~3月份最好,种子用代森锌、托布律或多菌灵拌种后播,播种较好的基质为黄心土(或生红壤)75%、茵根土20%~23%、钙镁磷2.5%;苗期用复合肥(1:1:1)或硫酸钾复合肥0.5%~1%液喷施,可使松苗全鲜重增加1.47~2.44倍.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火炬松春天嫁接夏天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 ̄3年生的移床大苗作砧木,其可用率达80%,春季(2月中,下旬)嫁接的接株接活率为84.4%,早夏(5月份)带土定植的植株平均保存率达92.5%,文中还详细介绍了火炬松春接夏移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TM影像在热带林林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M影像对滇西南7个地(州)27个县(市)开展了调查,并按2级分类的要求进行目视解译,其结果为:研究区热带林覆盖率为46.09%,郁闭林面积占研究总面积的10.46%,破坏林面积占总面积的35.63%,常绿阔叶林面积占总面积的32.61%,热带雨林和季雨林面积占总面积的0.20%,判读精度81.53%。表明TM影像能满足热带林宏观林地资源调查的需求,既快速,又省力,省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光肥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2.5%,1%和0.5%浓度的光肥溶液及清水对照处理对长白落叶松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浸种时间分别为48小时和72小时,结果表明:经10%和2.5%的光肥溶液处理的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均比对照显著降低,平均发芽天数较对照明显延迟;经1%光肥溶液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较对照提高4%(48小时),13%(72小时),发芽势较对照提高4.5%(48小时),12.%(72小时)经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