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日本和欧盟建立了较为完备、适合其发展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将转基因作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升为国家(地区)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总结了美国、日本、欧盟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其保护战略,以期为促进中国完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1美国双重选择机制:专利法与特别法双层保护美国是当前世界上转基因技术最发达、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也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题范围最宽泛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明都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美国政府沿着四种轨迹,不断延伸知识产权制  相似文献   

3.
亟待开展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健鹏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0-23,30
2008年的粮食危机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重新成为争论的焦点,我国在2008年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又迈进了一步。然而,目前缺乏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的研究。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粮食安全、知识产权、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种业及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分析了转基因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整体战略研究的目标,最后提出了整体战略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动植物新品种繁育的技术创新活动,是现代生物技术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育种不仅关系到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还事关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当前,加快实施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推动种业技术创新,确保国家种业安全已刻不容缓。知识产权保护是发达国家维护种业安全的根本手段。知识产权作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正日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利用制度对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并将转基因生物研发优势转变为知识产权优势和相应产业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完善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许可、出资、转让、质押及利益分享等制度,有助于我国在相关领域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上增强话语权和谈判资本,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保护和分享资源,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6.我国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战略是什么?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应用的基本政策是积极稳妥,也就是说,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一方面,要大胆研究创新,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法规程序,稳步推进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应用,确保安全。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新品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96-196,199
我国是农业大国,知识产权对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依托和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应大力实施保护和利用并举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催化、导向功能。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可以繁荣农村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更显迫切。所以开展新时期兵团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已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兵团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不足并基于此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兵团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运用,并使之纳入到兵团发展战略之中;重点强化兵团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兵团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对兵团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尽快设立兵团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等。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年增5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建伟 《北京农业》2011,(20):52-53
<正>转基因食品早已上了餐桌,对转基因的安全忧虑也经久未息。昨天召开的生物产业大会生物农业与绿色食品论坛上,专家们对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逐一释疑解惑,并呼吁加快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从黄连及其药用价值着手,研究其传统知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以及涉农专利、商标等农业知识产权资源。分析黄连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连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湖南省水稻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却稍显滞后.必须科学制定湖南省水稻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目标,明确重点,才能完整地建立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虚拟性、无国界性加大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难度。当前,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存在若干问题,如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冲突、法院级别管辖混乱、司法救济维权成本高、赔偿数额缺乏法律依据等。美、俄、日等国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架构、审判形式等方面可为我国借鉴。我国应从协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冲突、发挥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功能以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面着手,完善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创造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同样重要。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创新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云南企业缺乏高素质创新人才,并且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不完善。因此,云南企业应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适当选择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适时运用"血酬定律",从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保护技术创新成果,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综述对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就转基因大豆对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安全可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进行了叙述并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亦注重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使中国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心;同时加强对大豆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早日创造出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己的、安全和环保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从而定向改变生物体遗传性状的技术。基于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从技术研发手段、外源基因挖掘、转基因大豆品种、大豆除草剂、种植面积、研发体系等方面对国内外转基因大豆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发展中国大豆转基因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分析指出,国外转基因大豆研发能力较为成熟,大豆外源基因转化技术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微弹轰击法,通过cp4、dmo、Pat、cry1Ac、fatb1-A等目的基因的表达,得到抗虫、抗除草剂、高油酸以及具复合性状的大豆品种,同时转基因产权保护体系比较健全,促进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而中国转基因大豆研究多为基础性研究,侧重于基因检测和再生体系培育,外源基因转化技术缺乏创新性,存在转基因安全性结论未定、舆论环境尴尬、研发体系不完善、审批过程复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开发数量少,高油、抗生素抗性等功能性基因挖掘不足等问题,制约中国转基因大豆产业化进程。今后应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考核制度、强化产学研模式、完善转基因产权保护机制、加强转基因科普与监管,为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营造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我国茶类地理标志保护进展,探讨恩施玉露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扩大保护范围;尽快制订国家质量标准;充分利用农业品牌类遗产"恩施玉露",保护农业物种类遗产品种;开发恩施玉露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秦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7-21449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路径,即应从思想上增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减少农业知识产权被非法窃取甚至流失的可能;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为做好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保持权益人寻求法律救助的热情;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为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夯实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农业科技进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章分析了农业科学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本单位为例,探讨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途径与措施,对今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及其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完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通过政策导向,倡导全社会尊重智力劳动、重视知识产权,以人才为中心,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农业知识产权的概念、范畴、特征,提出了农业科研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是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的总量和质量,进而提高中国农业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管理制度、选择优先实施领域、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注重产权保护、信息收集处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出入境管理等8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