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5.
在改良蘑菇菌种和选育优良新菌种的方法中,单孢分离育种是一个比较重要和值得应用的方法。因为含有某一遗传因子的孢子在单孢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地表现其潜在的特性而显示出较大的变异。从而,通过单孢菌株的出菇试验和筛选,可望选育出优良的新菌株,而使蘑菇的单产较大幅度地提高。本文探讨了刺激菌丝、不同种菇孢子、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培养温度和生长促进剂对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6.
7.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保加利亚尖椒"、"948辣椒"、"茄门甜椒"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采用水培方式,从根系气体环境、温度(15、20、25、30℃)、光照强度(0、60、117μmol·m-2·s-1)和收集时间(1、2、3、4、5、6h)4个方面研究了适合辣椒根系分泌物活体收集的方法;同时,以黄瓜幼苗为受体,对在该条件下收集的根系分泌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通气条件下,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117μmol·m-2·s-1,收集时间为3h的辣椒根系分泌物收集量最大;辣椒根系分泌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符合化感物质"低促高抑"的趋势;该收集方法可以作为辣椒根系分泌物活体的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8.
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蘑菇疣孢霉病(Mycogone)是一种世界性的蘑菇病害,在我国蘑菇老产区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一带是春、秋两季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不侵染菌丝体,而侵染菌索、原基和子实体。如蘑菇在出菇初期被疣孢霉侵染,将严重影响第一潮菇甚至以后各潮菇的产量。尤其是早秋抢早播种,在温度偏高、湿度偏大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此病。在缺乏精心管理的春菇菇床上,也经常可见因被侵染而产生的畸型菇,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疣孢霉病的症状疣孢霉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产生一团团畸型的蘑菇组织。发病初期,菇体呈白色绒毛状,随着生长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这些畸型菇体组织称为“硬皮马勃状团块”。在湿度大、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发病组织会产生琥珀色至深褐色的小液滴,随后团块逐步腐烂变褐、发臭进而污染整个菇房。在菇体生长的后期被侵染,只在菇柄基部发病,使基部变成褐色,并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菌盖发病则出现褐色病斑。2疣孢霉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是一种土壤微生物,来源于土壤,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病原菌能产生两种孢子:一种是单细胞、壁薄、寿命较短的分生孢子,另一种是双细胞、侧生的厚垣孢子。这种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 相似文献
9.
在2013~2015年期间,每年3月31日到5月28日,调查新疆喀什地区裂盖马鞍菌(Helvella leucopus)的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持续3年调查结果表明:在胡杨林和毛白杨中均有子实体发生,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发生在土壤pH 8.0左右、有机质含量20~36 g/kg、全氮含量0.8~1.3 g/kg和速效钾含量189~293mg/kg的地区;野生子实体形成期的土壤温度5.0~26.4℃,空气湿度20%~35%,光照3000~8000 lux.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粗提物得率的影响,并测定了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30和乙醇终浓度此时粗提物得率为(5.8±0.5)%.随粗提物浓度增加,清除率逐渐增大,当浓度为1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61.5±0.6)%;当浓度为5 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67.6±1.0)%.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孢子萌发融合技术获得元蘑菌株,并对其进行了产量和形态指标测定,选育出的菌株经3年的栽培试验,产量高出常规品种15%,菇形好,命名为元蘑1号。 相似文献
12.
白玉凤尾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白玉凤尾蕨( Pteris cretica ‘Albo-lineata’) 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 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 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1 /2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 可达82.3%; 低于2%的蔗糖浓度较适于孢子的萌发; 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最高, 可达53.4%;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草炭土+河沙(体积比1∶1) 是播种孢子的理想基质, 配子体成苗率达8912%; 当幼孢子体苗的第1片子叶长至1~2 cm长时分苗, 移栽到草炭土+蛭石+素砂+有机肥(体积比4∶2∶2∶1) 的栽培基质上,移栽成活率最高, 可达98.1%。幼孢子体苗长至10 cm左右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光照条件及外源物质对蕨菜孢子萌发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蕨菜孢子培养成苗率, 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及外源物质(GA3 、6-BA、腐殖酸等) 对孢子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孢子萌发及生长发育速度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以试验中所设最高光强1 800 lx 连续光照下的孢子萌发及成苗最好, 而光强低于1 000 lx 时孢子萌发速度极慢且不能成苗; 无光照时孢子不能萌发; GA3 对孢子萌发及生长发育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0. 2 mg/L GA3 处理成苗率最高, 达61. 42 %。光照条件与外源物质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