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据悉,黑龙江省将在该省10个猪场(户)启动生态养猪试点建设。每个试点投入3万元建设资金,在建设中通过推广应用生态养猪技术,使试点场(户)饲养生猪的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都达到100%,实现粪污的“零排放”。生态养猪试点建设是该省深入落实《黑龙江省5000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促进生态养猪法在全省的推广应用,提高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解决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而采取的新举措。据了解,10个试点分别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鹤岗、鸡西5个市,试点时限为1年。  相似文献   

2.
1 目前我国养殖规模发展现状 2007年以前我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和小型养猪场为主,生产水平低下,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快速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规模化养猪的优势也逐渐显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以及“猪周期”缩短等现象出现,传统养殖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成本高、抵御疾病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弊端逐渐显现,而规模化生态养猪集资本、人才、技术、  相似文献   

3.
环保与养猪如何两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泰 《养猪》2009,(3):2-2
1规模化养猪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传统农家养猪,粪尿积肥还田,资源循环利用无污染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单位或个人先后引进日本、韩国及国内相关企业的自然生态养猪模式,进行不同角度的试验和推广,全面探讨利用生态养猪模式规范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养猪效益。但总的来说,自然生态养猪法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即是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建设猪舍,舍内设置90~100cm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菌种(专业公司提供的优势菌种)对垫料发酵。  相似文献   

5.
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根据沪农委[2007]153号《关于本市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松江区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家庭生态养猪农场的建设,2007年在泖港曙光村率先发展简易大棚养猪试点,按实际情况拟定了“简易型种养结合生态养猪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研究方案,项目旨在探索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与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如何有机结合,以及其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5):65-65
福建省环保局在福清举行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现场会,正式向全省推广“零排放”养猪技术,并确定重点在养殖业污染比较严重的闽江、九龙江流域等上游以及重点养殖大县,选择一批对流域水环境影响较大的规模化养殖场,作为2008年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推广试点单位。目前已有78家养猪企业报名要求作为试点单位。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华中农业大学试验猪场为研究对象,将承担“九·五”国家中“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研究的内容,近几年来推行现代养猪生产新工艺,实施科学化管理的技术资料为重点,利用微机化处理技术,在Pigmap软件的技术支持下,对规模化养猪科研和生产数据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功能及构成,进行质化与量化的分析,阐述了微机化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重点介绍了生产管理子系统的应用,并对微机应用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北畜牧兽医》2007,(10):10-10
2007年以来,湖北省提出了“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创建生猪生产大县,打造生猪大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十一五”期末,全省生猪出栏达到5000万头,规模化养猪生产比重达到50%,生猪出栏率提高到150%以上,建成规模化养猪场800个。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奖代补”推进生猪大县建设。二是推广规模化养殖模式,主推“150模式”三是推进产销衔接。  相似文献   

9.
甘肃规模化养猪场污染物无害化循环利用研究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省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污染现状和粪污所含的养分含量,为了治理规模化猪场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施了“粪污-沼液-牧草一养猪”的生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采用“粪污-沼液-牧草-养猪”生态模式,配套足够面积的牧草、蔬菜和果树种植,完全可以消纳规模化猪场产生的粪污,但长期实施该模式且只施沼肥时需补施钾肥,可生产出大量牧草、蔬菜和水果,同时能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0.
潘越博 《养猪》2009,(5):44-45
分析了甘肃省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污染现状和粪污所含的养分含量,为治理规模化猪场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施了“粪污-沼液-牧草-养猪”的生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采用“粪污-沼液-牧草-养猪”生态模式,配有足够面积的牧草、蔬菜和果树,完全可以消纳规模化猪场产生的粪污,但长期采用该模式且只施沼肥时需补施钾肥,可生产出大量牧草、蔬菜和水果,同时能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