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挖掘与探索大豆品种产量潜力,完善高产或超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对合丰50、合农60、合农71、合农85和合农91这5个创纪录品种产量结果与技术措施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了品种优势与产量潜力及发挥潜力的条件及措施,提出了三种高产或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大豆品种产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育半矮秆大豆新品种推广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采用美国半矮秆耐密植、高油大豆种质资源Hobbit与黑龙江省优良种质‘北丰11号’配制杂交组合,进行半矮秆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育成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农60号’。结果表明,‘合农60号’,具有半矮秆耐密植,株高50~65 cm,窄行密植条件下适宜密度为50万株~60万株,具有5467.95 kg/hm2的超高产潜力,脂肪含量22.25%,抗病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国高油、矮秆和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与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杂交,通过单交及简单回交与辐射诱变育种相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进行品种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高油、高产和抗病的4个大豆新品种合丰42、合丰52、合丰57、合农60,脂肪含量为22.25%-23.24%,其中合丰42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是矮秆品种。这些品种是高油、矮秆大豆育种的宝贵种质。  相似文献   

4.
在高施有机肥、地下亚表层灌水、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对大豆合农60及对照品种垦丰16地上部干物质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农60荚干重增加明显,后期干物重积累迅速。在高水肥和小垄密植栽培条件下,窄行密植品种间存在差异,合农60为抗倒伏,适合于窄行密植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5.
合丰25的间接利用与合丰号大豆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优秀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合丰25育成的品种(系)作母本,与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杂交,成功育成7个合丰号大豆品种,合丰40、合丰42、合丰43、合丰55、合丰56、合农60、合农62,这些品种对合丰号大豆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合丰25的间接利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佳豆32是2010年以黑河43为母本、合农7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以黑河43为母本、(黑河43×合农71)F1为父本配制回交组合,采用回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1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该品种重组与累加了核心亲本黑河43早熟、高产高蛋白、广适性和改良亲本合农71高产超高产、高油、抗病的优良基因,集成与聚合了双亲优良性状,具有早熟高油、高产抗病和广适性等突出特点,适宜北方春大豆早熟区种植;亲本系谱由5个核心祖先亲本和28个直接亲本组成,主要来源于东北三省和美国、日本与俄罗斯,含有黑河3号、黑河43、合农71和日本品种十胜长叶等重要亲本,拓宽了血缘关系,丰富了遗传基础,为品种改良创新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宋伟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72-12574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春大豆苗期抗旱类型,筛选抗旱资源,为黑龙江省选育抗旱春大豆品种提供优异亲本。[方法]利用干旱反复法对黑龙江省78份春大豆材料进行干旱胁迫,采用盆栽试验,每盆(50em×30cm)保苗10株,每处理3次重复,对照土壤含水量为80%,在大豆3初复叶时进行胁迫,通过调查幼苗的存活率确定不同材料的抗旱类型。[结果]78份供试材料中,抗线号、龙字号、大豆品种和黑河号品种抗旱和不抗旱类型分布比例相差不大,而黑农号大豆品种全部属于抗旱型材料,合丰号和绥农号大豆品种抗旱类型居多,垦丰号和垦豆号品种全部属于非抗旱类型。[结论]耐旱品种有抗线5号、黑农51、黑农52、黑农60、黑农61、龙小粒豆2号、龙青大豆1号、龙黑大豆1号、合丰48、合丰50、合丰51、合农62、绥农28、绥农30、垦丰7;较耐旱品种有抗线4、抗线6、抗线7、黑河43、黑河50、黑河51、黑河53、黑农38、黑农44、黑农48、黑农62、黑农64、黑农65、龙小粒豆1号、合丰35、合丰56、新合丰25、绥农15、垦丰11。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科学技术部农村中心组织专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现场验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合农71"高产创建实验。专家组对大豆新品种"合农71"实打实收现场测产的结果表明:该品种亩产447.47千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丰11作母本与父本高产、多分枝、广适应和耐瘠薄大豆品种合丰41配制杂交组合,按既定育种目标要求,经过多年对后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与试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和抗病鉴定等方法,选育出高产、抗病、多分枝和耐瘠薄的大豆新品种合农62并介绍了合农62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和抗病性以及主要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从美国引入Hobbit优异种质,利用单交、回交、梯级杂交的方法成功育成适宜密植的半矮秆高油大豆品种(系)合丰42和超高产半矮秆大豆合98-1667,以及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系合辐04-4、合辐04-38、合辐04-46、合辐04-52、合辐04-60,这些高油品系脂肪含量在23.1%-24.2%,是未来高油大豆生产和高油育种宝贵种质。通过研究表明:Hobbit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矮源,也是高油育种优异大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选用产量和品质水平差异大的小麦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其在产量、SDS沉降值方面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高产×强面筋型组合F1 产量高 ,但品质难达到优质品种的水平 ;强筋×强筋型组合可以使F1 品质好、产量高 ,但可能高产而不稳产 ;弱筋高产×强筋高产组合F1 产量高品质差  相似文献   

12.
孙菁菁  高肖贤  魏静  马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3-12835
[目的]为了建立适合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养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与农民习惯相比,管理措施优化组合的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肥生产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20.7%、30.5%和22.5%,氮肥生产效率分别增加67.1%、17.3%和29.7%。再高产模式下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生产效率最高,达47.3kg/kg。[结论]通过管理技术的优化组合,可以实现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10%~15%和30%~50%、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5%~20%和30%~50%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比较(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为大豆高产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3个产量水平的9个栽培大豆品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于V4期(苗期)、R2期(盛花期)、R4期(结荚盛期)、R6期(鼓粒盛期)和R7期(成熟期)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结果]在全生育期内,高产品种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显著高于低产品种。在V4期、R2期和R4期,高产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叶片蒸腾速率;在R6期和R7期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品种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V4期和R2期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产品种(中产品种(高产品种,而在R4期、R6期和R7期则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结论]高产大豆品种叶片的气体交换能力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选择高产大豆品种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了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育的14个玉米新组合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所得结果与田间鉴定的综合表现基本一致:WL13-4的高产稳产性更好,WL13-8丰产性好而稳产性差,WL13-6丰产性和稳产性都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水稻高产研究的意义及目的,探讨了近年来水稻高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影 响水稻高产的内在及外在因素,提出了制约水稻高产技术推广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提高水稻高产的研 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7~1998年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冬水组以及黄淮南片小麦春水组的区试结果。利用高穗系数法对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将高稳系数与常规的几种稳定性统计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是一个简单、准确地反映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高稳系数法是评价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绵阳26号小麦丰产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MMI模型对绵阳26号小麦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并且具有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等特性。其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穗、粒、重自身水平高,二是源、流、库协调,三是具有良好的冠层结构。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和有效穗对绵阳26号的产量贡献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10年生灵武长枣纺锤形丰产示范技术改造试验园和常规丰产园为试材,调查分析了枣树单株产量、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丰产性指标和树相指标,对比分析了枣树早期丰产栽培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通过对五里坡灵武长枣进行纺锤形改造提升,红枣产量、质量及各项树相指标明显高于对照,值得在宁夏灵武长枣栽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东油1号经济性状分析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分析东油1号产量构成因子,探讨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对东油1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构成、抗倒性与抗寒性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发挥东油1号品种优势的高产栽培措施。[结果]东油1号的产量、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抗倒性与抗寒性均优于对照(苏油1号)。[结论]生产上应因种栽培,加强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利于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