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为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 cm×袋高15 cm时吊皮锥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 cm×袋高15 cm。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cm×袋高15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cm×袋高15cm无纺布网袋。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分级标准,为营建高效西南桦人工林奠定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西南桦轻基质容器苗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应用逐步聚类分析研究其分级标准,并通过造林效果试验对分级结果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西南桦苗木可分为3级,I级苗:苗高H≥28.5 cm、地径1)≥2.0 mm,Ⅱ级苗:28.5 cm>苗高H≥23.9 cm、2.0 mm>地径D≥1.5 mm,Ⅲ级苗:苗高H<23.9 cm、地径D<1.5 mm;造林半年后不同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差异明显,I、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两者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Ⅲ级苗的成活率低于75%,其生长量极显著低于I级、Ⅱ级苗(P<0.01).  相似文献   

4.
印度紫檀容器育苗适宜容器规格、基质和肥料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年生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为测定指标,对珍贵用材树种印度紫檀(Perocarpus indicus)容器育苗的适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适宜肥料种类及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和施肥对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基质配方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及容器规格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的组合幼苗生长最好,其平均苗高为57.6 cm、平均地径0.464 cm、平均鲜质量16.59 g,其次是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沼气肥、容器规格14 cm×18 cm和以70%森林土+30%火烧土为基质、苗期施用3%氮肥、容器规格8 cm×12 cm的组合处理。结合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可采用70%森林土+30%火烧土、追施3%的氮肥、8 cm×12 cm规格的营养袋组合培育印度紫檀容器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油茶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方法]在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中,将黄心土、松林表土、食用菌残料、泥炭、粪土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制成5种基质配方,以园土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各基质对一年生油茶容器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基质配方。[结果]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的苗木移栽存活率、苗高、地径粗度,高径比、侧根长度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黄心土40%+松林表土15%+食用菌残料20%+泥炭20%+粪土5%为配方的基质培育的油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及其余基质配方,因此可将其作为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用于推广。[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油茶容器育苗的最优基质配方,为油茶的容器苗培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丹 《安徽农学通报》2016,(13):105-107
试验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香叶树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不同母树年龄种子及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时间、芽苗不同移栽方法、不同基质配比、芽苗移栽方法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及播种时间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母树年龄种子、不同播种时间与芽苗不同移栽方法的交互作用对香叶树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无显著性影响。培育香叶树容器苗的最优组合为A1B1C1,即:冬季采用基质配比(阔叶树林下表土∶黄心土∶火烧土=5∶3∶2)播种,进行芽苗切根移栽到育苗容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柿树育苗技术,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菌渣、农糠、泥炭、蛭石等为试验材料,配制成10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就不同基质配方对柿砧木实生容器苗生长、根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等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基质中添加农糠、菌渣、蛭石等成分有利于提高柿子容器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蛭石:珍珠岩:农糠:有机肥:黄心土体积比1:1:4:4:5的配方效果最佳,可以显著促进柿子砧木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分析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育苗基质,促进油松容器苗健康、快速生长。选取一年生油松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原土作为育苗基质,试验组采用的是由5种原材料(原土、菌棒、腐殖质、蛭石、沙土)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4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分析180 d后不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生长指标(叶长、冠幅、地径、苗高、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油松容器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促进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效果较为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35%菌棒、30%原土、20%沙土、10%腐殖质、5%蛭石的促进作用优于试验组的其他处理。由此可知,35%菌棒、30%原土、20%沙土、10%腐殖质、5%蛭石的处理方案能够优化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应加强该种育苗基质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推广种植的卷荚相思轻型基质容器苗,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方法设计14种轻型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对卷荚相思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K1(100%泥炭土)、K6(60%泥炭土+40%锯屑)、K13(46%泥炭土+27%锯屑+27%稻壳炭)和CK1(10%松表土+70%黄心土+10%肥土+10%火烧土)的容器苗生长表现良好为生长促进型,K2(20%泥炭土+80%珍珠岩)、K4(20%泥炭土+80%稻壳炭)、K8(20%泥炭土+40%珍珠岩+40%锯屑)、K9(20%泥炭土+40%珍珠岩+40%稻壳炭)和K10(20%泥炭土+40%锯屑+40%稻壳炭)为生长缓慢型,其余处理为生长中间型.综合得出,K6(60%泥炭土+40%锯屑)是卷荚相思容器苗最为理想的轻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0.
以腐殖质、圃地土、细河砂为试验基质,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性质对狭叶冬青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狭叶冬青容器苗出苗率、苗高、地径、高径比、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及根系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的根系活力具有显著影响。基质的容重、速效P是影响苗木地上部分生长的主要因子,容重和有机质是影响苗木地下部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总孔隙度和pH对苗木干物质量的积累影响显著。从生产实际出发,培养狭叶冬青容器苗的适宜基质为50%腐殖质+25%黄绵土+25% 细河砂。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对金森女贞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珍珠岩、锯屑、稻壳、粗河砂和泥炭土为材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设计7种轻型基质配方,以常规基质为对照,研究这7种基质对金森女贞容器苗的株高、地径、叶片数、总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M5(50%稻壳+ 40%泥炭土+ 5%珍珠岩+ 5%粗河砂)、M6(50%锯屑+ 20%泥炭土+ 20%稻壳+ 5%珍珠岩+5%粗河砂)、M7(50%稻壳+ 20%珍珠岩+ 20%蛭石+ 10%粗河砂)混合基质容器苗的生长优于常规基质容器苗,而M1(稻壳)、M2(泥炭土)、M3(锯屑)和M4(东北草炭)单一基质容器苗的生长则显著差于对照。不同基质中金森女贞容器苗的生长分析表明,M5、M6、M7混合基质有适宜的容重、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化学性质稳定,有机质含量较高,为金森女贞容器育苗的优良轻型培养基质,对金森女贞的容器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泥炭土、锯木屑、珍珠岩、稻壳为原料配制成15种基质,进行枫香容器育苗及基质经济效益对比试验,分析枫香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等指标,研究15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枫香容器苗形态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基质5和4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部分基质处理;叶片数则表现为基质5、6、7、8较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组;基质3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基质2、3、6、9、15的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全磷的含量各基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此外,15个不同基质配方的目标效益值显著不同,基质5的处理最高,综合其理化性质及对枫香苗生长的影响,建议其可作为枫香容器苗培育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鲜黄小檗容器苗培育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6种育苗基质,进行鲜黄小檗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间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和总鲜重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70%耕作土+20%森林土+10%河沙为最佳培育基质,并指出培育灌木容器苗,应以侧根数作为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降香黄檀最佳的容器育苗方法.[方法]对降香黄檀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不同的容器规格、不同的基质配比、不同的肥料为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初步研究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对当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及冠幅影响.[结果]容器苗各生长性状受到不同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交互作用影响,使得不同处理之间生长差异十分显著.[结论]综合比较认为,容器规格40 cm×50 cm、基质配比为椰糠∶蔗糠∶大田土=1∶1∶1以及含N为3%的复合肥的组合最适合降香黄檀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对4个种源的柔枝松1 a生容器苗进行了基质筛选和年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柔枝松容器苗在60~90 d时地径和苗高生长同步,90~180 d时,地径和苗高生长不同步,即苗高生长最大时,地径生长缓慢;反之亦然。基质对柔枝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大于种源,在以泥炭为主的基质上生长较好,其中以M2号基质的表现最佳。M2号基质4个种源的苗高生长经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后,发现1 a生容器苗的苗高生长主要来自种子萌发时地径至子叶处的茎段,子叶以上的部分生长非常缓慢。地径、苗高与生物量间呈线性回归,且地径的贡献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6个处理分为三类,发现聚类结果与基质的组成和不同处理的容器苗生长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成分配比对青冈栎容器苗品质及生理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利于青冈栎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成分配比,本文以泥炭土、稻壳、锯屑、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15种基质,选择可降解无纺布(40 mm×100 mm)为育苗容器,进行青冈栎容器育苗对比试验。通过分析青冈栎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及氮含量等指标,研究15种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青冈栎容器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号、10号和15号基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质量指数、净光合速率以及含氮量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而3号基质的生物量、质量指数则显著低于其他基质配比;基质成分配比显著地影响着青冈栎容器苗的生长发育。15种基质均为轻型基质,但4号、5号和15号基质比较适宜青冈栎的生长发育,可作为青冈栎容器苗培育基质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十月秋枫为试材,研究了10种基质配方对十月秋枫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促进十月秋枫容器苗生长的作用明显,幼苗主要生长指标如主干高、主干叶片数、主干叶面积、侧干高、侧干叶片数都出现了显著变化.其中以50%的桂花枯枝落叶碾碎制成的粉末加50%的腐熟肥料组成的混合物:园土=40:60的配方促进十月秋枫容器苗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泥炭∶桂花枯枝落叶碾碎制成的粉末∶河沙=10∶20∶70的配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育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培育南京椴容器苗的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为南京椴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草炭、腐熟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按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通过对比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苗木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研究基质配比、容器规格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南京椴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光合特性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的协同作用对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基质中草炭比例的增加、容器规格的增大,南京椴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基质配比中,V(草炭)∶V(腐熟杨树皮)∶V(腐熟鸡粪)∶V(珍珠岩)=3∶0∶1∶1基质培育苗木理化性质指标表现较好,其培育的苗木苗高、地径、根系体积、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等指标值均高于其他基...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对油杉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利用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培育油杉容器苗 ,研究能保证苗木生长质量和适用于生产上推广的育苗技术 .结果表明 :采用圃地土作基质 ,容器规格为 7cm× 1 5cm,培育油杉容器苗最理想 ,该组合既能保证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充分生长 ,又能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菌棒作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以及菌棒在育苗基质中的适宜比例,试验以1年生油松苗为试验材料,以原土、腐殖质、蛭石、菌棒、沙土为主要成分按体积比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以苗圃原土为对照(CK),在营养钵内进行油松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在生长180 d后,测量其叶长、叶面积、苗高、地径、冠幅、生物量等生长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不同基质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育苗基质对油松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T1处理(原土30%、沙土20%、腐殖质10%、蛭石5%、菌棒35%)最适宜油松苗生长,育苗效果最好,对油松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其他3种基质中的生长也优于苗圃原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